张金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数学教育。初中阶段教师对学生不再简单的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讲授知识,而是通过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思考,使学生查询更多的数学资料,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创设过程中,采纳学生的建议,使情境更符合学习实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措施
问题的设置、思考、解决和寻找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问题的种类、问题的深度、问题所涉及到的具体知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问题的设置必须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智力水平,问题的创设要更加的生动有趣,能够推动学生进行有效的内容钻研和数学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方式以及创设的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使自己在课堂上能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思考、解决问题。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现如今大多数数学教师都是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或者是板书讲授解题步骤将知识讲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理解解题步骤,学习套用的解题技巧,但是不利于学生灵活的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时间让学生思考,但是并没有让学生深入的去了解问题所考察的内容是什么,只是让学生一味的套用解题技巧去解答题目,这样只能够使学生掌握固定的模板,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学生的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面对这种现状,数学教师要重视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对学生提问,但是要改变提问的方法。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也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联系多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数学学习思路,有助于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更好的探究问题所体现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的措施
(一)启发性问题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对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性进行解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逻辑能够不断的完善,这就使得他们的问题思维在不断的形成。从而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养成多思考,多问问题的习惯。
(二)问题情境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教师在对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专注于听取教师讲授的数学内容,从而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当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这样可以使情境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是为了将问题情境更好的呈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问题,进一步寻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授“物体位置的确定”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物体位置的摆放,让学生作为物体随意站位置,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同学在自己的哪个方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适当的讲解物体位置的确定,然后对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思考、观察并回答,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讲授的物体位置的确定,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教师让学生到操场中观察,并对学生提问,就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三)教师做好备课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做好备课。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学内容,熟读课本知识,而且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问题。教师在布置问题时要遵循分层原则,问题由易到难,这样能够使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思考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备好教学方法,备好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教师要积极的采纳学生提出的意见并融入到自己的备课过程中,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使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的联系在一起。当然,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进行虚拟的演练,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备好措施应对,这样有利于情境更好的创设,有利于推进课堂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学习知识。
(四)问题情境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之时,不仅要将教材之中的具体知识融入到情境之中,还要在设置问题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挑战。一眼就能看见答案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只有在了解学生具体水平的基础上,给学生的问题设置相应的难度,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不斷的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发散,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由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设置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爱动脑筋积极思考,探究数学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并且要与日常生活联系,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不断思考,从多个角度考察,进而更好的学习、探究问题,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王晓青. 关于在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20,18(8):164-165.
[2]瞿建明. 例析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130.
(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区公道初级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