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丹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贯彻落实的背景下,我国已逐步实现各省区的高考改革,“艺术”领域的学习能力测试也被纳入高考范畴内。其中音乐在艺术能力测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深化新课改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顺应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创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良好发展的同时确保学生轻松应对高考。文章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
在素质教育形势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高中音乐教学不仅成为教师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还被新增为高考改革基本能力测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了新课改的落实、教学结构的变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新高考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革新教学形式深入落实音乐的新课程改革,深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高考测试能力,使学生满足新高考的需求,进而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新高考改革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音乐学科教学已得到快速发展,而将音乐能力测试正式纳入新高考,则进一步推动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彰显了音乐教学在新高考基本能力测试中的重要性,提高了音乐必修学科的教学地位,为学生素质发展夯实了艺术基础。音乐鉴赏教学是高中音乐的必修课程,也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内容。新高考改革利于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以高考测试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革新教育理念与教学形式,促进音乐课程改革的落实,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高中音樂鉴赏教学的当前现状
音乐鉴赏是高考艺术音乐方面基本能力测试的重要内容,已逐步受到学校、教师与学生的重视。新考高背景下音乐教学更偏重于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而音乐鉴赏则是强化音乐知识记忆的重要教学手段。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受多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其实际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以下内容阐述了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乐理基础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有效理解并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技能;其次,尽管音乐教学已成为新高考的必考学科,但教学安排仍偏重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致使音乐鉴赏的有效教学时间较短,且音乐鉴赏教材的内容相对较多,不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鉴赏知识的学习记忆。最后,高中生在应对高考的学习中,学习压力大,作业负担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音乐鉴赏学习的兴趣。这些都不利于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限制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与素质能力的发展。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探究策略
音乐鉴赏作为新高考背景下音乐应试考核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素质发展。为确保音乐鉴赏的教学效果,教师需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合理创新并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展开音乐鉴赏教学,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意识与能力。对此,文章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了教学探究。
(一)以教材内容为引导,强化乐理基础
在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标为依据深入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乐理知识,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了解与鉴赏掌握。音乐鉴赏的学习主要包含音乐作品的欣赏、人文背景的学习、作者生平的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及表达情感的感知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合理选择教材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作品的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作品的鉴赏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新高考背景下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学习音乐的技能,而不仅仅地会唱一首歌,听辨作品的名称。因此,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创作背景、文化内涵、表达形式等,帮助学生更好体验音乐、感悟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然而要达到对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感悟音乐,首先剖析各个音乐要素,这需要掌握一定的乐理基础。
例如,在讲授音乐基本要素“调式”时,教师紧扣教材作品《猎人的送葬行列》。此作品使用大家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的曲调改编为小调。在课堂上,首先教师用钢琴奏出《两只老虎》辨别歌曲,随后老师奏出小调的 《两只老虎》,让学生辨别哪只“老虎”更自豪,学生一致认为第一只“老虎”是最自豪的,相对第二只“老虎”,有些学生认为它是一只生病的老虎、伤心的老虎。最后引出大小调式。
(二)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是学科教学的核心基础,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围绕展开的。教师应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音乐鉴赏的教学目标为核心,以音乐作品的相关知识为切入点,创新改进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对音乐鉴赏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同时提高其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对结构的了解、对节奏的掌握、对风格的辨别、对情感的感悟及对鉴赏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高尚情操,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应对新高考的基本能力。北京教育科学研修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音乐教研室主任梁洪来老师曾说过:“教学目标的拟定要以学生的能力为起点。”教参只是针对全国的教育者拟定,仅供大家参考的书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本人在教学中尝试通过“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花城版《音乐鉴赏》模块的第二单元《音乐与时代》第1节《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教学目标是:知道近现代中国歌曲的发展;了解时代背景下歌曲的特点;感悟时代背景对音乐作品的影响等。在这课教学中,教师合理地整合本单元内容,把其分为“时代变迁的中国歌曲”和“时代变迁的中国器乐曲”两大部分。根据高中生对中国历史比较熟悉的特点,按歌曲和器乐曲历史发展的顺序对歌曲和器乐曲进行归类(如(下转第23页)(上接第3页)表1、表2),以时代特点为主题设计本课的学案,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做到耳、脑、手并用。学生自主学习后老师对作品再加以补充分析,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会更透彻。
再如,在《沃尔塔瓦河》一课中,教师备课时设计学案,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理解音乐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在学案中教师列出《沃尔塔瓦河》七个主题旋律乐谱,以及各主题的标题,学生根据给出的主题旋律谱分析节拍、节奏、旋律线、调式等特点选择相应的标题。
利用学案自主学习的方法更具目标性,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论
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紧跟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与鉴赏能力,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基于高中音乐鉴赏模块下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知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7495)】
参考文献:
[1]郑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7-8.
[2]季芸.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1(10):53-54.
[3]冯巍巍,查汪宏.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3):95-100.
(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