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艺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有效学习数学知识可以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德育教育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落实德育教育不能单纯地依靠德育课来讲解德育知识,而是要在所有科目中都融入德育教育,数学作为重要学科也不例外。如果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构建魅力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引言
新课标对立德树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就目前来看,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理念,而发展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德育工作成了根本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关心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的同时,转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观念,积极顺应现阶段的教育潮流,将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与德育完美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教育循环,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对小学生日后人生发展的作用。
一、以教材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为抓手,渗透德育内容
小学数学课本事实上包含了很多有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阳光文明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隐藏在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教师若是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则很容易就能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大好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对教材当中包含的与德育有关的素材进行挖掘和利用,并根据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延伸和渗透,提升德育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完成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1)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研究,对其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素材记录下来,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2)结合教学工作的目标和内容,把整理好的德育素材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采取适当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把德育内容传达给学生,使他们产生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讲解“圆周率”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解释圆周率及其发展历史,再向学生阐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对于圆周率的巨大贡献,教师需要借助这些先进的事实案例来宣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家,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民族认同感,从爱国情怀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二、通过生活实际展开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因此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往往直接说明了德育教育的成果。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应该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让学生从小事中树立德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观念。例如,在教授“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介绍比例尺的基本知识,然后提问学生:操场的周长为400米,你怎么在练习本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出来?教室的长为10米,宽为6米,你怎么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出来?这时,有学生提出:将操场的周长缩小为4厘米,教室的长缩小为10厘米,宽缩小为6厘米。教师让学生先画出图形,再说出它们之间的比例是多少?学生发现,图上4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400米的长度,将400米转化成40000厘米,它们之间的比例为4∶40000,化成最简比例也就是1∶10000,同理,操场的长和宽的比为1∶1000,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例尺的关系,之后学生发现,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后项则根据实际比例的不同而不同。教师为学生展示了我国的地图,小小的地图将我们祖国的山河概貌一览入内,而且比例尺在我国的科研、建筑和军事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三、注重德育的教学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小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父母的教導,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需要注重德育的渗透,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多制订课堂方案,约束自身的行为,不迟到,不早退对待不同学习基础的同学在有耐心与恒心,帮助他们寻找数学学科德育的切入点,逐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的学生对学校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教育,我们可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无痕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够强,只有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才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学习。每个学生从小的成长环境不同,只有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德育,才能让他们明白有错必改,在生活中努力做个诚实、正直的人,培养其大胆求证的学习精神。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可以给出“三步计算式题”,让学生掌握“小括号”的计算运用,加强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比如“4+6×7+(1+21)”这个复合运算,应该先计算括号里面的“1+21”,再按照“乘除法优先,加减法后之”的计算原则,得出最后答案。
结束语
在新阶段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认识、解决问题,进而培育出道德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小学生德育观念培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以身作则,在开展知识传授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导,让小学生不仅能提高数学知识水平还能发展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任伟平.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4):71-72.
[2]马德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1(10):31-32.
[3]张凤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