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教学探究

2021-01-03 13:00凌其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凌其光

摘要:随着新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不是简单地从课本中获取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探索物理知识。教师应切实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教育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第二课堂

前言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相同,但也存在差异。这种方法不受教学计划和大纲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变性。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开展初中物理课外活动的几个主题。

一、中学物理教育现状

1.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然而,鉴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学校和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其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高考成绩。这种分数式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和枯燥,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集中和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提高。初中物理知识本身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够集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中学物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物理是一门要求学生实际学习和探索物理知识的科学,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高中生经常根据教师和家长的需要学习物理,缺乏积极探索物理知识的意识不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中学生物理教學中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来学习和探索物理知识。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然而,物理学习必须严格,教师对教学提出了许多要求。严格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学习物理不仅仅是提高学习成绩,而是学习物理知识,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这种观念不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很难提高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重视考试教学,这改变了教学对学习的重视。目前,大多数物理教师使用教科书作为描述中学物理课程中教科书知识的主要依据。基本教学结构是教师对教材的讲解知识,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听讲,老师和学生缺乏沟通,导致物理课很无聊,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第二课堂的建设毫无帮助。

3.缺乏动手训练

物理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是理论知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物理知识,物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物理知识的意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实践分析实验结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原理。然而,在背诵物理公式的基础上,学生在考试中机械地回答问题,缺乏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使得物理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难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发展。

4.多媒体技术应用不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虽然中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实践的知识很多,但有些学校经济条件有限,物理实验设备不完善,无法进行实践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关于实验的视频,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物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可以简化物理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然而,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一些物理教师没有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设备,这导致了物理教学内容的简单和乏味,也无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教学策略

1.增加重视程度

人类的时代也在不断进步,教育领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学物理教师应在课程设置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在教材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丰富中学物理第二课堂的内容。

例如,在中学,教了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浮沉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带一瓶带盖的矿泉水瓶子和一瓶空口的口服液瓶子。瓶子里的水需要装满,但不能满溢,在口服液瓶中装入适量的水。用手堵住口服液瓶子的瓶口将其放入矿泉水瓶里面,让它在水面漂浮,最后将矿泉水水瓶盖住。捏住水瓶,逐渐控制手部力量,调节口服液瓶在其中沉浮状态。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以通过相关的科学方法来探索和学习知识,使学生对帕斯卡定律和压强的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与生活现实联系

第二课堂是基于教材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旨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它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到更多。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中学物理兴趣实验的“听话的易拉罐”的教学过程中,如今的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玩具。在解释了关于摩擦起电的知识后,中学的物理老师为学生制作了小玩具。使用约50厘米长的pvc管、一个空铝罐和三张纸。首先将瓶子放在水平桌子上自然滚动直至停止,然后用纸摩擦pvc管,使其贴近罐子上,其就会跟着pvc管滚动,将pvc管放在另一侧,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该测试基于摩擦起电。许多机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一原理。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和发现生活中有关物理学的知识,便能成功突破物理学习的关键环节,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物理第二课堂之意义

1.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记忆能力,这是第一课堂,而第二课堂便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后者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评价标准不仅是优异的应试成绩,而且是综合能力的变化。例如,学生在实验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甚至在与他人交流时的日常交际能力。在核心素养方面,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重点将放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上,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成为培养学生的全方位人才。

2.发挥教学改革创新作用

从古至今,人类的起源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趋势。教学模式改革不仅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学习和解释生活现象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核心素养方面,中学物理教学的探索有利于教师的动员和能力的培养。为了促进我国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小培养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人才。二年级物理课为学生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跳板,可以在物理教育中发挥改革和创新的作用。

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对当代教育具有指导价值。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提高学生对第二堂课的兴趣。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应在引导学生从课本中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切实增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应从各个层面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以培养团队间的默契,丰富物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鲁佩用,季卫新.指向核心素养之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J].物理通报,2020(3):41-45.

[2]陈文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2021,18(4):207.

[3]杨玉枚.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题材和原则[J].考试周刊,2016(74):142-142.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