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建构游戏推进策略研究

2021-01-03 08:29韩苹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推进策略建构游戏STEAM教育

韩苹

摘   要:STEAM教育理念为幼儿园建构游戏的開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综合性体现了STEAM教育中学科融合的理念,旨在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与材料,创设富有趣味的游戏主题情境,设置适宜的游戏任务,引导幼儿自主拟定游戏计划,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及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适时有效地介入指导,鼓励幼儿自主分享与自我反思,以有效推进幼儿园建构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帮助幼儿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跨学科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STEAM教育;幼儿园;建构游戏;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3-0051-04

STEAM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相融合的教育,它对于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价值日益凸显,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一种趋势。近年来,针对幼儿园开展STEAM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基于STEAM 教育理念,笔者对幼儿园建构游戏产生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幼儿园建构游戏有较强的综合性、包容性,能将科学、数学、技术、艺术等自然地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于游戏之中,为幼儿提供“整合性”的学习经验,提升幼儿的“综合性”能力。

一、投放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为幼儿整合性学习创设条件

(一)主题性策略

相较于以往的建构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在STEAM教育理念下,教师更加注重幼儿不同领域经验的相互整合,围绕主题投放材料,巧妙地实现了幼儿工程、科学、数学、艺术等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可针对不同的主题投放不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感知,与材料的搭建互动,加深对主题游戏内容的理解。比如,围绕《美丽的小区》这一建构游戏的主题,教师需投放一些可以用来建构房子、凉亭、围墙、花园、滑梯等的材料,还要投放一些树木、花朵等辅助材料来进行小区的美化装饰,围绕小区建设主题投放相应的材料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眼中的“美丽小区”。根据游戏主题来投放材料,并不意味着投放材料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游戏主题科学、有针对性地投放材料,并基于对幼儿活动的观察,随时调整、更换和补充材料。

(二)多元化策略

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幼儿园建构游戏应投放种类、材质、大小、形状、层次多元的材料,以培养幼儿的多元创造能力。

1.材料种类的多元。材料种类多元能让幼儿与建构材料产生多样互动,激发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进而提高幼儿思维、动手、交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中大班,建构区中不仅有实木积木、泡沫积木、纸砖、塑料拼插等类型的玩具,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材料,如能代表家庭成员、各种职业的自制人物手偶、指偶玩具,家养和动物园的动物玩具,交通工具和交通标志,大张的纸张或木质薄板等,以为满足幼儿搭建一些较为复杂、大型的建构游戏提供条件。

2.同种材料大小形状的多元。即使是同一种类的建构材料,如实木积木,也需要有大小、形状、长短不一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丰富幼儿对材料本身的认识,也能帮助幼儿感知材料大小、长短、数量与建构物空间大小之间的关系。

3.材料层次的多元。这主要体现在低结构材料与高结构材料相结合。例如,在搭建《停车库》时,教师既要投放可以用来搭建停车库的纸砖、实木积木、拼插积塑、易拉罐、纸筒等低结构材料,也要投放汽车等高结构材料,如此方便幼儿既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搭建出自己心中的停车库、车辆,又可以直接摆放车辆到停车库。

(三)目标性策略

STEAM教育强调跨学科、跨领域,但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仍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材料投放是为了更好地为游戏服务,为实现游戏的目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需围绕目标投放相应的材料。比如“楼房”主题游戏活动的目标之一“综合运用多种材料搭建楼房”,根据游戏目标,教师就要随之投放种类多样的材料,比如做柱子的易拉罐、做楼板的纸板、做楼房顶部装饰的实木积木等,然后经过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把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完成“楼房”的建构。

二、创设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以故事及搭建过程中的困难创设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幼儿的兴趣及探究欲望。以中班建构游戏“夏天的池塘”为例,教师以故事“春天时鱼妈妈生了许多鱼宝宝,到了夏天鱼宝宝长大了,原来的池塘住不下了,怎么办呢?”引出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搭建“池塘”的欲望,进而促使幼儿进一步思考如何搭建出更大更美的池塘。在搭建的过程中,教师以幼儿出现的困难或问题为契机,进一步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用所学的科学知识、生活经验等来解决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迁移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以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为问题情境,积极创设幼儿感兴趣的、贴近自身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探究、讨论和交流。例如,“马路上有缝隙、坑洞吗?为什么不能有缝隙呢?我们建造这样的马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哪些材料适合用来搭建马路呢?小朋友们去试一试吧!”这些问题情境能很好地带领幼儿进入到思考、讨论、探究之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

以多媒体视频创设问题情境,把要搭建的建筑物拍摄成视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从而为解决搭建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寻求解决方法。例如,中班幼儿自发想要搭建德阳市标志性建筑物“钟鼓楼”,可是他们尝试了很多次都不能成功,于是,教师实地拍摄了一段视频,引导幼儿欣赏并思考“为什么钟鼓楼经历了这么多年依旧非常稳固不会倒塌呢?”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了解了钟鼓楼的建筑结构与“上小下大”的特征,从而解决了幼儿搭建过程中钟鼓楼歪斜倒塌的问题。

三、拟定游戏计划,帮助幼儿科学实施“搭建工程”

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拟定计划是幼儿建构游戏的必要环节,也是幼儿在日后学习、生活、工作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教師通过引导幼儿自主“做计划”,包括规划游戏内容(设计图纸)、安排游戏时间、成员合理分工等,帮助幼儿树立工程意识、计划意识、时间意识,由此科学实施“搭建工程”,拓展游戏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大班的幼儿可逐步尝试做计划。比如,大班幼儿“美丽的花园”游戏计划,幼儿共同规划“花园”的景致,斟酌、安排“花园布局图”,预估搭建的时间,商议搭建的程序与分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做计划”,可提高幼儿搭建花园的目的性,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学会提前思考、推算,发展数学思维。而幼儿在与同伴协商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他人的经验,为自主学习交流提供了契机。幼儿在完成计划后,在搭建花园的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完善计划,在实践、分析、调整的反复循环中,自主解决搭建花园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促进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四、设置适宜的游戏任务,促进幼儿相互协商、团结协作

在STEAM教育理念下,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特别是中大班幼儿,教师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设置较为复杂的游戏主题,引导幼儿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主题的搭建。例如,中班幼儿自发讨论想要搭建“我的家”,跟随幼儿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家里有哪些房间,房间里有什么物品?家的外面有什么?”借助这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合力完成“家的建构”。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由一名幼儿建造一个完整的家具有较大难度,但往往是这样的主题能够激发多人分工协作进行游戏的欲望,包括围合地盘,搭建客厅、门、卧室、饭厅等,教师在此过程中虽然没有过多的介入指导,但是主题本身就蕴含了教师对幼儿进行协作引导的隐性策略。二是引导幼儿在合作中解决各种问题。幼儿在建构过程中会出现搭建方法与技巧方面的问题、材料的问题等,当出现问题时,教师则要引导幼儿团结协作,利用集体的智慧和能力合力解决困难。三是教师要投放诱发幼儿合作意识的材料。例如,教师可提供一些低结构、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在创造性的使用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协商与合作的机会。

五、适时有效地介入指导,促进幼儿各领域均衡发展

STEAM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建构游戏更需要教师的专业观察、介入指导与技术支持,将现阶段幼儿健康、科学、数学、艺术、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融入到游戏中,灵活采用示范指导、角色参与、环境暗示、观察讨论等多种策略,促进幼儿各领域均衡发展。

(一)示范指导

就刚刚接触建构游戏并且处于摆弄建构材料阶段的幼儿而言,教师要通过示范一个完整的材料建构过程,让幼儿了解建构游戏的玩法和基本的搭建方法。与此同时,在中大班幼儿的搭建过程中,幼儿也会出现部分搭建障碍,此时教师要进行重点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搭建技巧。示范指导能让幼儿直观地获得数学、科学、艺术等领域内的知识经验,为进一步搭建提供技术支撑。

(二)角色参与

教师通常借助师与幼、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指导幼儿游戏走向深入。例如在大班“立交桥”建构游戏中,幼儿始终不能搭建出一个高低不同的可以相互穿越的立交桥,此时教师就要以工程师的角色参与其中,引导幼儿感知立交桥:每座桥都是一座独立的桥,但方向不同、高度不同、造型不同,在建构时可以在桥面处形成立体交叉。这样,“工程师”巧妙地将立交桥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等跨学科知识融入到指导中,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搭建的方法与技巧。

(三)互动支持

教师通过观察知晓幼儿的行为之后,首先要判断幼儿目前的活动处于建构水平发展的哪一阶段,然后思考可以提供怎样的经验给幼儿,支持幼儿继续建构或者进入更高水平的建构。例如,教师走到垂头丧气的幼儿身边,仔细观察幼儿的建构过程,通过适时的点评与引导,鼓励他们不要放弃,提升幼儿的建构水平。教师无须长时间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在必要时采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互动,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又如,在大班建构游戏“我心目中的小学”中,教师引导幼儿实地参观,观察小学的布局及学校建筑的特征。随后,与幼儿展开互动,启发幼儿思考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了校园布局(科学空间方位知识)、建筑造型(美术欣赏)、建筑楼层(数学测量、数概念)、建筑的稳定性(物理力学知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幼儿在此过程中收获了跨学科的经验与能力。

六、鼓励幼儿自主分享,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自我反思

秉承STEAM教育理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建构作品互评、搭建经验分享、后续游戏设想,这对于丰富、整合、迁移幼儿经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享经验

在每一次建构游戏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对建构作品进行互评,让幼儿总结游戏经验,梳理游戏方法,分享独特感受。教师可鼓励小班幼儿分享“今天你搭建了什么?”“你喜欢哪个作品?”可与中班幼儿交流“你和谁一起搭建的,采用了什么方法,怎么来分工的?”而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请幼儿自己来介绍:“你在游戏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大家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你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你是怎么想的?”“你对今天的作品满意吗?你觉得哪里还需要调整?”引导幼儿积极分享游戏中的经验。教师不仅要抛出话题,而且要认真倾听幼儿的意见,适时为幼儿补充不完整的表达,帮助幼儿提炼有益的游戏经验,让幼儿在表达、倾听、思考中主动学习、整合经验,以全方位提升自己。

(二)拓展思路

建构游戏具有延续性,一个游戏主题往往需要在多次游戏中不断地推进和完善。因此,每一次游戏结束后,教师可启发幼儿进行后期游戏设想,帮助幼儿拓宽思路,逐渐丰富游戏的主题、情节、材料等,使幼儿对后续游戏有一个更加完善的计划,并满怀期待地进行下一次尝试。

STEAM教育理念赋予幼儿园建构游戏新的内涵,商讨搭建主题、拟定游戏计划、收集制作游戏材料、团结协作进行搭建、作品分享及交流等都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游戏内容。教师要提供科学多元的环境与材料,创设富有趣味的游戏主题情境,给予幼儿充足的搭建时间以及综合性的学习探究机会,并在观察的基础上适时、适宜地介入指导,推动游戏的发展,进而构建出跨领域、整合性的建构游戏课程,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

参考文献:

[1]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侯   杰,刘   洁.STEAM理念下的游戏课程初探[J].山东教育(幼教版),2018,(001).

[3]郝和平.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6,(06).

[4]徐   倩.毛臻勤、李胤珩、张琦:我们这样“玩”STEM+[J].上海教育,2016,(18).

[5]邵爱红.幼儿园室内外建构游戏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6]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幼儿园经典建构游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推进策略建构游戏STEAM教育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STEAM教育在科学课堂中实践与思考
基于大数据对STEAM教育进行师生互动研究
创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开展
新时期高校党代表任期制的思考:历史、现实与推进策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创造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在建构游戏中建构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现状与对策
新常态下实现外资高水平引进来的影响因素及推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