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兰兰,过伟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眩晕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患者主诉之一,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1]。研究表明每年约有11.5%的成年人患有头晕,14.8%有头晕或平衡异常。眩晕及其伴随症状如跌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并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严重的中枢性眩晕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由于引起眩晕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多系统、多器官,且目前辅助检查的特异性低,定位不够精准,医师认识不足,所以多是在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后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诊断[2]。相应的,对眩晕的治疗就缺乏针对性,西医治疗往往无法取得确切而显著的疗效。
因此,诊治眩晕应当发挥中医审证求机、辨证论治的优势,中医学中眩晕的病理属性虽有虚实之别,但各种眩晕均具有肝风上扰、肝阳上亢之共同病机。过伟峰教授认为不同类型西医疾病引起的眩晕有其独特病机,故主张依据相应疾病眩晕的病机特征而论治眩晕,即审证求机、病证结合。过伟峰教授师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事中医脑病学教学、科研、临床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运用中医药治疗多种类型疾病眩晕,笔者有幸跟师临证,获益匪浅,兹掇菁撷华如下。
耳源性眩晕以突发眩晕,视物旋转,伴有呕恶痰涎、耳闷耳鸣、胸脘满闷为临床特征,约占眩晕的70%,主要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MD)和前庭神经炎[3]3种常见疾病。
“风胜则动”,风邪具有使物体及人体动摇不定的致病特征,挟痰上袭头窍,则发为眩晕,视物旋转。痰湿中阻,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见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等伴随症状,风痰上蒙清窍,困遏清阳,则耳鸣耳闷,或见头重。风邪善行数变,故耳源性眩晕多发病急骤;痰邪致病缠绵难愈,故耳源性眩晕常难以根治,呈反复发作。结合耳源性眩晕迷路积水、淋巴液流动障碍的病理特征,认为其基本病机为痰湿内盛,风痰上旋。
据此,确立以熄风化痰定眩为基本治则,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湿痰壅遏者,眼花头旋,以半夏白术天麻汤除也”“有湿痰壅遏者……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方中半夏、天麻相伍,共成化痰熄风之效,为风痰眩晕之要药,白术、茯苓、陈皮运脾祛湿、益气和中以从根本截痰断源,炙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药性,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熄风之效,使痰得以消,风得以熄,眩晕自止。呕恶加姜竹茹、旋覆花降逆和胃;耳鸣加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脾胃气虚加党参、黄芪。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以头昏晕或眩晕,甚则视物模糊,伴有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行走不稳脚踩棉花感,肢体麻木等为特征,为时数分钟,呈反复发作性。后循环缺血主要包括后循环的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4]。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好发于中老年人,《内经》言:“年过四十,则阴气自半”,年高体弱,肝肾不足,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肾藏精生髓,肾精亏虚,则脑髓失养;肝藏血养目,肝血暗耗,则目睛失滋,故发为眩晕目花。精亏血少,腰府失充,则见腰酸腿软、脚踩棉花感等肝肾下亏之证候;“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不滋荣,故肝阳偏亢”,见头昏、头重、眩晕等肝阳上亢之证候;肝阳化火生风,横犯经络,则致肢体麻木。劳则伤肾,怒则伤肝,患者多素体急躁易怒,每于情绪激动时或过度烦劳后发病。审证求机,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肾虚阳亢。
据此,确立以补肾平肝、育阴潜阳为治疗大法,过师自拟“补肾平肝方”治疗。药用天麻、钩藤、白蒺藜、菊花平肝祛风,配伍石决明咸寒质重之品,重镇平肝潜阳,以治风阳上亢之标;地黄、枸杞子、山茱萸、何首乌滋养肝肾阴精,配伍怀牛膝、桑寄生、沙苑子补肝肾、强腰膝,以治肝肾亏虚之本;川芎行气活血通窍,引药上行。临证加减用药时应当辨明正邪虚实之标本缓急,圆机活法,如肢体麻木较甚者,可加鸡血藤、路路通、全蝎、蜈蚣祛风通络;目干涩、视物不清明显者,可加石斛、密蒙花等滋阴养肝明目。
高血压性眩晕以头昏眩晕同时伴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常伴随头目胀痛,烘热汗出,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症状,易于患者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后诱发。尽管新型降压药物不断问世,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值,却无法根治高血压病,更不能完全逆转高血压病的病理改变,且未必能有效改善症状,而眩晕又会影响血压变化,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5]。
高血压性眩晕进一步发展有成中风之虞,中医每从“眩晕”“肝阳”辨治。高血压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存在肝肾阴虚,阴不涵阳的病理基础,复因长期烦劳过度,虚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则阴虚风动;或因五志过极,肝火暴亢,阳升风动;或因素体忧郁恼怒,肝气郁滞,化火生风;均可致气血逆乱,则见血压升高,风火上扰、气血上逆,故伴发头昏眩晕、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烘热汗出等临床证候。可见阴不涵阳,化火生风,阴阳失调是其基本病机,气血失调则是高血压病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因此,确立以清肝泻火、熄风止眩为治疗大法,方可以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加减,过师自拟“育阴潜阳方”治疗,药用天麻平肝熄风;钩藤清热平肝熄风;珍珠母、石决明、生龙骨咸平入肝,重镇潜阳;黄芩、焦栀子、夏枯草、野菊花清肝泻火,火甚者加龙胆草;生地黄、何首乌养阴清热,滋水涵木;川芎、青木香、丹参、牡丹皮调气行血;泽泻利水、川牛膝活血通经,引气血下行;配伍豨莶草、臭梧桐、罗布麻降压。诸药合用,共奏育阴潜阳、清肝泻火之功。
贫血患者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减低,携氧作用减弱,导致组织器官缺氧。低血压由于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导致血液循环缓慢,微循环缺血,影响组织细胞供养。两者所致眩晕的临床特征相似,多头昏沉不清而晕,很少伴有旋转倾倒感,常因劳累诱发或加重,除眩晕外,伴有全身各系统组织缺血、缺氧表现,如常见疲劳倦怠,四肢不温,唇甲淡白、食纳不香、心慌不宁、气短懒言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晕厥或休克。
笔者认为血液循环与中医“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功能极为相似,因此,贫血、低血压性眩晕虽然表现为气血两虚,仍认为其基本病机以气虚清阳不升为主,《灵枢》中亦有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顷,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脑窍失养,则头昏沉不清而晕;气虚运血无力,肢体失于温煦濡养,则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唇甲淡白;气血不能上荣头面,则面白无华;脾胃气虚,受纳运化失常,故食纳不香;气虚卫外不固,营卫失和,则形寒怕冷;宗气不足,心脉失养则见心慌不宁、气短声低。
据此,确立以补中益气升清为基本治则,方以补中益气汤化裁。尽管以气虚为主要病机,益气升清为主要治法,但主症为头昏、眩晕,病位在头脑巅顶,根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巅顶之上,唯风可到”的病机认识,必兼有风袭阳位、清阳失展,故在益气升清基础上加天麻、钩藤、白蒺藜、蔓荆子等祛风平肝、清利头目。
颈性眩晕以眩晕时伴有颈项疼痛,由头颈活动诱发,常伴随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为临床特征。研究认为该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劳损、外伤、小关节错位等因素压迫或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或局部软组织张力失调而导致眩晕[6]。Yahia等[7]认为,眩晕并伴有颈部疼痛,且头颈部转动可诱发,是颈性眩晕的唯一诊断标准。根据颈性眩晕由头颈转动诱发,并伴有颈项僵硬疼痛的临床特点,分析推理其病理因素与风湿邪气痹阻相关。
颈椎系太阳经循行部位,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邪气外侵,风湿闭阻,而致项强不和。多起因于长期伏案工作,或姿势不当,久之伤正,复加外感风寒湿邪,风湿痹阻,困厄清阳,清阳失展,则发为眩晕头昏,风湿流注肢体肌肉、经络关节,闭阻经络血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肩颈部的疼痛僵硬不适,甚则肢体麻木等。因而,审证求机,认为颈性眩晕以“风湿痹阻、困厄清阳”为基本病机。
据此,以祛风除湿通痹为治则,过师自拟“颈性眩晕方”治疗。方中药用葛根、片姜黄功擅解肌活血、缓急止痛;威灵仙、羌活专入太阳经,祛风除湿,以除颈项肩背僵硬酸痛;天麻、钩藤、白蒺藜祛风平肝止眩;川芎行气活血通窍,引药上行。颈椎病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多因长期慢性劳损所致,其形成非一日之功,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故配以蜈蚣、全蝎等虫类搜风剔络之品以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正如“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搜剔络中混处之邪”;路路通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红花活血通络、破瘀止痛,全方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若见形寒怕冷,加桂枝、细辛等辛温发汗之品,如张仲景所言“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神经症眩晕是指由焦虑、抑郁等神经症引起的眩晕,又称慢性主观性头晕,以慢性非旋转性头晕,持续不已,晨重暮轻,伴有情绪症状为临床特征,亦可表现为不为外人觉察的主观不稳感。其发病与精神因素相关,季伟华等[8]认为情绪因素在头晕病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相关研究表明,精神性因素为引起眩晕的首要原因,约占头晕原因的35.8%,且患者中女性占比要远多于男性。
神经症临床表现广泛而复杂多样,根据其主症特点,分属于郁证、不寐、健忘等范围。病始于情志不遂,病机重点以肝气郁滞为先,气郁湿阻生痰而致痰气郁结;肝郁横逆乘土致肝脾失和;气郁日久及血而致血郁,进而化火伤阴及心肾。而“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神经症眩晕同样与阳亢风动相关,而与脏腑功能失调互为因果。因此调和脏腑,平肝祛风是神经症眩晕的治疗原则。临床上以头昏头晕眩晕为主要表现者,治疗时应以平肝祛风止眩为重,兼顾神经症之脏腑功能失调;而以神经症证候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则治疗以调整脏腑功能为主,兼以平肝祛风止眩。
患者王某,女,46岁,2017年6月24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患者于晨起站立时,突然出现头昏晕,眼前黑朦,不欲睁眼,持续约10 s后自行缓解,近1个月反复发作。刻下:自觉头枕部沉重感,时有站立不稳,耳闭,时有胸闷气短,伴胃脘隐痛,腰部酸痛,怕冷,疲劳乏力,面白无华,食纳欠佳,夜寐尚安,二便正常,舌暗,苔薄白,脉细弦。查血常规:Hb 98 g/L,既往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10余年,合并贫血数年。西医诊断贫血、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断眩晕(气虚清阳不升),治当补中益气升清。处方:炙黄芪30 g,麸炒白术10 g,陈皮6 g,升麻6 g,柴胡6 g,党参15 g,炙甘草6 g,全当归10 g,蔓荆子10 g,白蒺藜10 g,川芎10 g,醋香附10 g,麸炒枳壳10 g,娑罗子10 g。服药2周,患者头昏晕、黑朦共发作3次,程度明显减轻,耳闭消失,胃脘隐痛减轻,仍有胸闷,呼吸不畅,气短懒言,颈部僵硬,腰部酸痛,舌暗苔薄白,脉细弦。秉持效方不变原则,守方加减,原方去当归、川芎活血之品,并减炙黄芪为10 g,党参10 g,加桔梗6 g,杜仲10 g,片姜黄10 g,葛根30 g。继服2周,患者头昏黑朦共发作1次,症状轻,耳闭未发,颈部僵硬感好转,寐中多梦,余诸症均有改善。上方去香附、娑罗子、桔梗、杜仲,另黄芪加量为20 g,枳壳减至6 g,葛根减量为20 g,并加当归10 g,继续服14剂巩固治疗。
按语: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不足则推动无力,精微物质不能上荣于脑窍,髓海失养,故见头昏晕、黑曚、耳闭;不能输布于四肢关节,濡养筋脉,故见腰部酸痛、头枕部沉重、疲劳乏力。宗气不足,心脉失养、肺气虚弱,故见胸闷气短。营卫之气不足,故怕冷、面色无华。结合舌脉,舌暗,苔薄白,脉细弦,四诊合参,审证求机,辨证为气虚清阳不升,以补中益气升清为治则。方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之功;陈皮健脾燥湿、行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当归养血和营,协黄芪、党参益气和血;升麻、柴胡少许升阳举陷以助黄芪升清,炙甘草补中益气兼调和诸药。在此基础上,佐以蔓荆子、白蒺藜清利头目,川芎行气活血止痛,香附、枳壳、娑罗子调畅气机。二诊患者主症明显改善,故微减益气之品,去活血之药,加以桔梗宣通肺气,杜仲健骨强腰,片姜黄、葛根舒筋通络。三诊患者诸症皆有好转,故去理气之品,回归补中益气汤原方,巩固治疗。
临床实践证明,过伟峰教授审证求机结合辨病诊治眩晕,无论是在解除症状上,还是控制复发上都有着确切而显著的疗效。治病必求于本,正如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曾言:“治病求本是针对病因、病机予以根除”。审证求机、辨证论治,抓住了病机,就抓住了病变实质,治疗也有了更强的针对性[9]。病证结合以诊治眩晕为求因求机是以求本,这在预防眩晕的发生和加重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为诊断和治疗眩晕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及方法,而作为当代中医师,启发我们不仅需要将中医知识融会贯通,还需要熟练掌握西医知识,以提高眩晕中医临床治疗的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