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初中德育工作

2021-01-02 12:29:52姚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新形势教学策略

姚佳

摘要:德育贯穿整个初中教育教学过程,是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德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培养出具有社会公德的初中学生,对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初中德育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有效策略,现内容如下。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德育;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大都集中在11岁至15岁之间,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开展对初中学生德育教育对其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初中生道德情操有良好帮助。但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传统教育教学使学生良好的德育发展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初中德育教育应该形成良好的教学结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教学质量。

一、初中德育质量对学生的作用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逐渐的走向高峰,很大程度上教育事业也迎来了飞跃,教育要保证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在建设过程中有充足力量去支撑国家发展。新课程改革已逐渐深入教学之中,社会对学生的关注度不仅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情况,德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初中阶段,学生内心从情感上会有丰富的变化,变得更加敏感细腻,在面对很多事情时初中生手足无措,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同时,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没有尝试的新鲜事物充满了欲望探究。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学生面临着诸多诱惑与考验,如今高新技术的发展、享乐主义的蔓延对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直接的冲击。学生的好奇探索的心理使得学生对外部事物认知变得十分敏感,稍有不注意可能会形成严重后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良好德育品质,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些都是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德育质量现状

初中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政治教育,二是思想教育,三是道德教育。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初中学校已经开设了与德育相关的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依托思想品德课程开展具体的德育教育,少部分教师会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渗入德育,在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传授阶段,教师会引导初中学生认识生活,理解肤浅的法律知识等政治知识。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教师也会慢慢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部分优秀的教师会恰当地运用系统的理论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展开更丰富的教学活动,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道德知识。从德育的成效来分析,初中教师选择的德育方法大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夠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密切的关注,对国家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新形势下提升初中德育质量的策略

(一)基于“以人为本”,从情感交流上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

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主体地位,初中阶段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思维细腻,情感丰富,内心的矛盾表现较多。此时,教师在进行德育切不可生搬硬套、灌输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时刻牢记“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这一原则,对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尊重,从情感上进行交流,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意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全面了解后选择适当的方式与学生展开情感的交流。在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对学生表现较好的地方应直接进行肯定和表扬,对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应该辅助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切不可从语言上和行动上进行全盘的否定,不可一味地进行说教或批评。当学生表现出的具有典型性特殊性的问题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建议,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情,以及如何更好地分析处理事情,提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手段,使得学生能够从心底理解接受这些手段。

例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首先,教师开场可以以聊天的口吻引出所要探讨问题,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次,在意见较多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即时讨论,并从中派出代表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在分组讨论期间,教师应深入每一小组聆听学生的发言,并进行鼓励性引导评价。最后,教师对具体的看法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培养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事物,这对提高学生德育质量,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实现德育融入学科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的榜样。所以,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学生德育的提高。学校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定期展开培训拓宽教师的眼界,可选派教师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学习夯实德育基础,教师应积极参与高质量的课程和教学座谈,学习交流教学经验,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之后,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德育质量。

(三)教学联系实际,德育教学走进生活

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回归于生活。所以,教学最终还是应该联系实际,从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或实际经验出发,重视启迪和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德育应该不拘泥传统的束缚,教师可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从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活动出发、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帮助解决学生的各项疑惑,提高学生看待事物的能力。

例如,在对生活中某一现象展开讨论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从互联网、家人等途径获得更多的信息,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整理,梳理核心要点后以辩论赛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意见的交换,这样既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提高德育质量[2]。

(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初中阶段,学生最常接触的人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初中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言行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教师要积极的加深自身建设才能够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通过榜样作用,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通过自己的举动来熏陶学生,让学生在每天的言行中逐渐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三观,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例如,当教师看到碎纸屑时应及时拾捡,严格要求自己,自身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这样才能够同样去要求学生这么做。初中阶段教师与学生沟通一定要注意言辞和沟通方式,表达过程中一定不能存在偏激的行为,要正确理智有效的与学生沟通。当教师自身以一个优秀的状态与学生相处时,一定会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达到为学生树立榜样的目的,帮助学生能够正确的去学习和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三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下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对广大初中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能够帮助学生规范言行,处理好和身边人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初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希望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张天红.新时期德育工作方法创新初探[J].2021,8(21):12-12.

[2]杨万琴.新形势下初中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探讨[J].新课程,2021,15(9):246-246.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新形势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8:30:12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浅谈初中年级组长如何开展年级德育管理工作
论“以德促教,以德树人”的初中德育工作探究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探究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