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公正、效率、和谐及人文发展

2021-01-02 20:32廖建荣麻薷文
重庆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公正和谐效率

廖建荣 麻薷文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攻坚的关键时期,构建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公正是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的基础,要处理好种际、种内与代际的公正问题。效率是生态文明的手段,生态效率与生态观念相互促进,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后代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协同共生。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人文性建设的渠道有人文物质、人文精神、人文宣传以及人文行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的重要思想资源,对生态公正、生态效率、生态和谐、生态人文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公正;效率;和谐;人文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研究”(20FZWB022),广东省教育厅创新特色项目“环境美学的伦理追求研究”(2018WTSCX023)。

[中图分类号] D669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1)012-0045-0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1.012.004

当今,人类正面临重大环境危机。1970年第一个国际地球日是环境保护运动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明确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上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为全球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全球环境问题却越发严峻:塑料污染日益严重,热带雨林不断减少,人类侵占动物栖息地导致动物传染病变异,气候变暖带来频繁的极端天气等。这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有任何松懈,需要长期执行下去。然而,当前还存在着人与自然、不同国家、代际的生态不公正以及生态效率不高、欠缺生态和谐与人文发展等问题,需要建构兼顾公正、效率、和谐及人文发展的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引。

一、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公正

种际、种内与代际的生态不公正,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压迫与剥削以及当代人对后代人生态权利的忽视。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要以公正为基础。处理好人类与自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区域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之间的利益、责任与义务。只有坚持公正的原则,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确立各方的责任与义务,才能建立起有认同感与制度性、有持续性与可行性的生态文明。传统的公正主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实施问题,如休谟的“作为互利的公正”[2]追求人的互惠互利,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公正”[3]追求社会权利与物质财富的平等。生态文明时代的公正超出传统伦理学的领域,扩大至人与自然的公正问题实施,并研究各国的生态公正问题,要处理种际、种内与代际的生态公正实施问题。其宗旨是综合休谟互惠互利的公正观与罗尔斯平等的公正观。互惠互利可以使公正为尽可能多的人所认同,具有持久生命力;平等使公正超越个人或群体利益,具有精神号召力。

(一)种际生态公正

一直以来,人类自认为是万物的主宰、自然的主人,视自然为生产与生活的资源,可以任意支配其他物种。人类对自然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向自然索取的资源也大大增加,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导致了一系列反噬人类的恶果。深受其害的人类開始意识到自然生态的体系性,反思人类与其他物种、自然生态的共生关系,质疑人类的自然主宰地位。种际公正将人类从自然主宰回归到自然物种的一员,人类不应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尊重自然生物圈其他物种的平等权利,追求人与自然物种之间的公正。

实现种际公正,需要认识到自然物种的价值。自然物种不仅有经济价值、医疗价值、科学价值、哲学价值、历史价值等人类实用价值,还有生命支撑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等内在价值。自然物种的内在价值不以人类为中心,是生态整体价值的构成部分。只有充分认识到自然物种的真正价值,人类才能正视其地位与权利,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立场,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其具体实践途径是在伦理层面改变人类是万物主宰的观念,在社会观念层面建立种际公正的意识,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关法律,保护不同物种应有的权利。

(二)种内生态公正

不同国家、种族、区域等人群拥有平等享有环境的权利,共同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然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权利的不平衡,导致了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的不平衡。发达国家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过多地消耗人类共有的环境资源,从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污染。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不科学处理产生的大量有害垃圾,而是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将之输入到发展中国家处理,给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危害。

实现种内生态公正,应制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双重不公正行径,建立起对等的环境权利和保护义务,维护不同国家之间的公正。“在国际上,国际制度保障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可能并不会被相关国家执行。……以国际正义为价值取向,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积极呼吁国际合作,不断达成共识,共同治理全球环境。”[4]可见,种内环境正义要以国际生态公正为指导原则,造成更多生态负担的发达国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协助发展中国家,以维护全人类的环境权利、共同承担环境保护义务为途径,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可以呼吁制订生态公正的国际公约,推动建立各国人均消费资源与排放标准,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废弃物,并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补偿、提供资金与技术上的援助,帮助其处理环境污染和修复生态。还应规定发展中国家也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停止以生态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行为,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环境保护责任。

种内生态公正也包括国内区域之间的公正。国内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环境保护状况不平衡。一方面,重工业区或者废弃排放物处理地区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生存环境的恶化速度与所得利益的增长速度难以形成对等关系。其所得收益既不能相应地提升民众收入,也不能承担修复环境生态费用,造成该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良好地区的不公正。而近年兴起的环境权主张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环境要求,更加剧了这种不公正感。另一方面,生态功能区被赋予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健康水源、农产品的义务,不能过度开发,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水平相对落后,造成另一种不公正。“如何妥善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就是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历史进程中亟待破解的重大现实难题。”[5]解决区域之间的生态公正问题,需要国家统筹,制定配套政策、安排经费,并引入市场补偿机制,为欠发达的重工业区与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补偿,帮助修复生态环境,给予当地民众相应补偿。在生态补偿措施制订与分配过程中,尊重当地民众的环境监督权与环境参与权,避免产生新的不公正。

(三)代际生态公正

要处理好当代资源使用与保护后代自然生态环境的公正问题。核废料或废弃塑料等生态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不是立即显现,要经过较长时间才显现,这为生态文明提出了代际公正的新要求。虽然当代人与后人不在同一个时空,后人不能向当代人主张自己的权利、提出自己的申诉,但他们都是生命之流的一个环节,都是不同时代的地球生活者。正如祖先尽力为当代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留下更好的生存环境一样,当代人也应有长远的目光与计划,有责任与义务为后人保存更好的生态环境,而不是抱着涸泽而渔的心态,不能将当前的责任留给后人承担,更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或者享受不惜破坏日后的环境。因此,必须要保护子孙后代的环境权利,尽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约束当代人的享受欲望与利益追求,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只有坚持代际公正的生态文明才能长久永续、繁荣富足。实现生态文明的公正,可以突破个人、区域、单一国家的当下利益,着眼于种内、种际、代际的整体长远利益。

二、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效率

生态文明新框架还有深刻的现实意义。1993年,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遵循“效率优先”原则,将国家建设的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效率”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追求。各传统产业看重经济效率,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遭到破坏、资源供给紧张,如今造成了生态为经济买单的局面。工业、城市、农业环境污染从长远看来也是经济效率的牺牲品。塑料、橡胶、玻璃等难以被大自然所吸收循环的废弃物,在造成陆地污染的同时影响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原油、杀虫剂、化肥、化学溶液污染了水源,最终导致水质恶化、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更是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对人类的使用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9.8亿吨标准煤,和去年相比以2.2%的速度呈增长趋势,原油、煤炭消費仍在增加。”[6]种种资源投入消耗迅速、回收利用率低下、生物生产量下降,使得环境资源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最终阻碍经济发展的脚步。归根结底是因为资源是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体,人类忽视了生态和效率的紧密联系。人们对于效率的关注重心需要从经济效率转移到环境效率,不能让国家的“生态”让位于“效率”,而应认识到二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生态效率

环境科学的“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体现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生态文明水平。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委员会(WBCSD)将生态效率定义为:“在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在全生命周期内逐步减少产品的环境影响和资源的消耗强度,使之至少达到与估算的地球承载相一致的水平。”[7]通俗地讲,生态效率是一个衡量经济价值与环境影响关系的指标,通过比值数字来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经济价值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创造,环境影响则揭示了环境质量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紧密联系、相互平衡,构成生态效率的两个方面。生态效率呼吁国家将经济与环境共同纳入社会可持续发展议程,以维护生态完整性为前提,更少地消耗环境资源,更多地提高社会生产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生态效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可以使文明发展之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8]生态效率作为构建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的重要手段,体现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环境经济理念,推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提高生态效率可以促进社会生态观念的形成。生态环境与生态观念作为上层建筑,自身具有惰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往往步伐滞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时,社会经济成果和环境结果出现大幅错位。此外,受到环境资源公共性的影响,如果市场经济体制在没有制度规范的情况下运行,市场无需向环境损害做出补偿,将进一步加深社会经济成果和环境结果的错位。依靠市场在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生态补偿等机制,有利于引导企业意识到生态效率的重要性。生态效率的概念一旦被市场所接受,不仅有利于推动企业履行自身的环境保护职责,还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中逐步放大观念影响,推动公民形成健康的生态观念。

(二)生态观念

生态观念的形成有利于推动生态效率的提升。虽然生态观念作为上层建筑具有滞后性,但其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反作用。健康、可持续的生态观念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既遵循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规律,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反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工业化经济社会发展观念会阻碍社会整体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的落后力量。如果没有及时地引导民众形成与时俱进的生态观念,容易造成社会的环境自适性降低、环境价值迷失。健康、可持续的生态观念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重要准则,也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它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也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在环境与经济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关系,提高生态效率,使环境保护的步伐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是构建生态文明新框架的必要条件。

面对愈发突出的环境问题,需要从效率着手,在产品生产、公众消费等方面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既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又调整公众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求企业在生产末端投入资金和技术的同时,还应在生产头部做好环境保护的准备工作。例如,对于释放污染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减排治理的能力,前期降低资源能耗的运行成本,中期保障污染处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后期回收资源成本,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并形成循环经济,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应引导公众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自然资源,如提高购买效益、节约使用能源、减少废物排放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碳中和”的生态效率目标:“力争在2030年以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以前实现碳中和。”[9]国家统计局也指出我国的碳中和进程取得初步成效:“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3%,上升1.0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2.1%,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上升0.3%,吨钢综合能耗下降0.3%,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0%,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6%。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6]因此,以生态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认知框架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生态效率在推动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架起了一座天秤,使人们意识到应以长远的目光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循环的关系,进而缓和环境为经济买单的态势。追求生态效率,有利于满足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减轻生态负担、优化环境影响,既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又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率,构建环境保护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格局。

三、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和谐

生态文明新框架的准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进一步促进生态系统的和谐。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切都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必将受到大自然的反噬。近年来,大自然的报复为人类敲响了警钟,2021年8月31日,联合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WMO)在日内瓦发表报告表示,在过去50年里,由气候变化引发的洪水和热浪等灾害的数量增加了5倍,造成200多万人死亡,总损失达3.64万亿美元。这些数据警示人类,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酿成生存悲剧。

(一)生态和谐

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余村时首次提出“两山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后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多次强调并不断完善相关理论表述,揭示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作出概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8]金山银山不能换来绿水青山,但绿水青山在合理的开发利用下,却能创造出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了阶梯式的上升,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生态和谐、环境保护方面应展示出大国担当,阐明中国理念,提出中国主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只有倡导全人类共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深化“地球村”概念,构建人类共享未来的命运共同体,才有利于支撑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和谐

生态和谐不但有利于纵向层面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促进横向层面的社会和谐。对生态和谐的追求直接关乎生态危机能否解决,间接影响国际社会政局是否稳定。一旦环境问题恶化,损害人类健康和国家利益,社会的和谐关系也随之被打破;环境改善则能够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提供和谐保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生态和谐是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必要的生存条件。只有因地制宜,基于现实生存资料的支持开展社会活动,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和谐。生态和谐不仅是现代社会所关注的议题,更是中华民族古往今来一直强调的理念。例如,中国道家思想常谈及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创造人为环境时需要注意的禁忌,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达成人与自然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事实上,这与现代理论中所提到的人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合理地改造自然有异曲同工之处。

人类想要获得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接受生态和谐的条件制约。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首先,要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拒绝对利益无休止的追求,摒弃享乐主义,这样才有利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人类的历史进程发展到今日,不能再以征服自然来实现自身的生存。面对自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人类应该拓宽眼界,顾全大局,建立合理的环境道德尺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只有改变自身观察世界的方式,不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而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共生,才能在人类继续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生态和谐的生存方式,开发出人类的潜能。最后,在快节奏生活和个人主义的推动下,自然规律常常被忽视。高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变化,社会节奏越快,事物的变化就越快,让人们的精神常常处于紧张和不安之中。物质的过度发达会使人的目光囿于当下,技术的高度发达会使人的精神变得空虚,但这不是割裂人类与自然的理由。在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更要尊崇自然规律。所以,人类对物质和技术的追求本质上也應是一种“扬弃”的过程,以实现生态环境观念的重塑。

四、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人文发展

社会的生态文明认知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的误区,忽视生态文明世界观、生态文明价值观、人文宣传和人文行为的研究,不利于培养公民形成科学的生态观念,从而指导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以人文发展为生态文明新框架的最终目的,才能更好地将生态文明认知深入人心、深入日常生活。生态文明新框架要注重人文发展,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社会文化艺术、日常生活活动中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号召全社会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并将其写入宪法。为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我国提出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计划,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人类创造了自身延续的人文发展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建设。生态文明人文性建设的渠道通常体现在人文物质、人文精神、人文宣传以及人文行为四个方面,与生态文明认知理念不谋而合。

(一)人文物质

在物质上,通过人文发展指数对社会发展结果进行评估,能够唤起社会对生态问题的正确认识,进一步解决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的低效利用问题,提高社会发展质量。人文与物质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在生态评估过程中,积极利用物质支持提高社会动员能力,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形成物质基础推动人文发展、人文发展推动物质进步的良性循环。通过物质支持创造人文环境,将人文融入物质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

(二)人文精神

在精神上,生态文明的人文性建设包括生态文明世界观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世界观是对保护、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从广义上看,生态世界观由物质基础所主导。在生态世界观的说法兴起之前,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历史進程,并形成相对应的生态文明。学界认为农业文明以土地、汗水为物质基础,将其称为“黄色文明”;工业文明以烟囱、浓雾为物质基础,将其称为“黑色文明”。历史进程发展至今,当代社会呼吁的文明以自然、生机为物质基础,“绿色文明”随之出现,形成了不同阶段的生态世界观。从狭义上看,生态文明世界观是继物质文明世界观、精神文明世界观、政治文明世界观、社会文明世界观之后延伸的同级世界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种新横向维度,引导人们将生态环境作为思想关注的焦点”[10]。

生态文明价值观是生态文明人文性建设的另一渠道。它肯定自然生态价值、自然生命价值和自然精神价值。自然生态价值是“生态哲学”的基础性概念之一,强调自然界中任何物种都对其他物种的生存、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人类对自然生态价值的见解经历了从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到人类与自然二者并重的“绿色文明”的转变。康德最早提出人类在伦理学中的重要命题:“人和所有理性人的存在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工具。”[11]这一命题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启蒙标志,认为人类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处于中心地位,除了人类本身以外的事物均是环境。在后续的人类中心思想发展下,自然环境沦为围绕人类服务的工具。随着人类中心思想的影响,过度占用资源的行为使自然生态危机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与自然共生的渺小个体,进而肯定自然生态的价值。

自然生命价值是中西方学界一直以来探讨的话题。18世纪,西方学者卢梭提出自然生命观,其理论出发点在于肯定自然生命价值,否定社会生命价值。波旁王朝堕落,他试图通过人的自然生命原则来拯救当时动荡而病态的社会。然而这同费尔巴哈“二元对立”的自然观类似,潜移默化地将自然和社会进行了分割。学界对于自然生命的看法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这种观点存在不足,认为自然生命的发展脱离不了实践,社会生命本就起源于自然生命。所以人类既是自然生命,也是社会生命,肯定人类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是对其自然价值的一种认可。尊重自然规律,学会欣赏生态的美,以长远目光看待自然生命对社会发展、子孙后代乃至全人类发展的价值,响应绿色文明新发展理念。

自然精神价值是指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之感。自然精神来源于人的内在,能够影响人类自身情感、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价值选择。如我国古代诗人所作的山水田园诗,通过抒发自然精神展现自然美的意识,选择了自然天成的思维方式和融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然而到了现代社会,人们随着时代惯性将自然拟人化,分裂其理性与感性,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之情逐渐淡化。征服、占有的欲望使自然精神陷入沉睡,人类渐渐失掉自然信仰,用快节奏生活掩盖精神的空虚。只有唤醒、平衡、贯彻人的自然精神,感受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无限精神价值,才能听见自然的协和之音。自然精神价值囊括了道德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使人从心底与自然产生共鸣,对自然怀抱敬意和关切。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培养生态公民也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呼唤人们重新审视内心,重担自然责任,重建自然精神,追求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统一的目标。

(三)人文宣传

除人文物质与人文精神构建外,人文宣传和人文行为是生态文明人文性建设的现实渠道。“生态公民”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把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于人,让人们自发形成生态伦理意识,认同自然价值,清醒意识到对自然的掠夺、伤害和践踏必将毁灭人类的美好未来。由此可见生态人文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推动公民生态文明观念的内在构建。第一,在环境部、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的牵头下,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广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模式。建立并完善公民参与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的动员机制,如建议信箱、听证制度和监督网站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广泛传播生态价值观。第二,需要在生态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上寻求更多创新,运用艺术方式宣传,同时在影视、动漫、游戏等现代文化新业态内容中融入生态观念,创新生态价值观念的宣传手段。这有助于拓宽公民的环境认知眼界,既能看到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又能看到全球的、长期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第三,加强生态教育和伦理教育的开展,提高生态观念普及率。一方面,向公民传递古往今来优秀的生态伦理观,使其在自然精神的熏陶和浸润下接收对自然美的正向认知,促进自然精神的铸造以及对自然美的传承。另一方面,向公民传递生态危机预警信号,通过道德认知辅助教育手段,鼓励其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揭示遵循人与自然互动规律的重要性,帮助公民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协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念基础。

(四)人文行为

生态人文宣传是观念的传递,还需要有生态人文行为的实践配合。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认为,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观念正确外,还需要通过实践判断观念的可行性。国家组织实施的环境保护计划少不了公民的参与配合,要推动全员认可生态人文行为的重要性。因此,培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公民”,需要倡导人们把生态观念付诸行动,从日常行为上践行科学、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要号召人们注重资源和能源节约,节约电、水、粮等能源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其次,拒绝享乐消费,坚持绿色消费。消费主义常被认为是体现经济增长的最高价值,过度消费促使自然“超载”只会诱使生态危机愈发严重。推动公众形成绿色消费自觉,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减少购买一次性用品,自带耐用日常物品如水杯、餐具等,有益于生态社会的绿色发展。再次,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在交通出行方面将步行、骑行、公共交通作为优先选择的交通工具,在排污上减少焚烧行为、控制农药、化学物质洗涤剂等日常污染品的使用,在环保实践上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参与植树以及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志愿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生态问题,有利于将个人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上升为群体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达成社会观念共识、生活方式共享,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局面。只有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构建以人文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

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的启示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发表讲话,再次强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深化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呼吁生态文明建设应以绿色转型为驱动,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以国际法为基础,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完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认知新框架公正、效率、和谐、人文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公正的重要启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仅仅关乎经济,还关乎政治、民生等环境公正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也是生命共同体。其绿色发展主张关乎全球的生态安全问题,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与文明本为一体,二者同呼吸、共命运。从种际公正的角度出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公正需要各国主动维护生态价值、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而非被动地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2]从种内公正的角度出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了一种公正、共建、共享的国际视野。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我国作为全球资源消耗与生产最多的国家,主动解决能源问题、缓和生态矛盾,能够体现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此外,当代世界的经济和生态格局并不平衡,我国积极提出绿色生态理念,树立生态榜样,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平衡、资源公正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还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不平衡问题有启示意义。其重点强调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促进生态文明行为,有利于扩大公民的共同生活圈,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固国家的治理格局。最后,从代际公正的角度出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要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不仅要让当代人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綠水青山,还要让子孙后代能看见蓝天、嗅到花香。只有筑起生态文明的根基,才能使每一代人都能平等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效率的重要启示

现代化国家飞速发展,人类的实践能力提升,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强度增加,环境压力日益严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把遏制环境恶化当作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的,把进一步恢复、改善环境当作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要贯彻落实绿色生态理念,提高生态效率是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也是“一融于四”战略的突出要点,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然而,社会危机的出现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加难以平衡,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社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如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其经济压力与环境保护意愿成反比,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关注减少,在环境投资、绿色生产上的投入也有所减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淡化甚至隐形。对于需要持续投入的环境修复工程、节能减排项目甚至起到反弹影响。所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3]的现代化目标,重视人与自然的现代化,强调了生态效率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4],树立环境红线观念,划定环境红线就是严守环境底线;坚持环境底线思想,严守环境底线也是尊重发展底线,这两条线坚决不能逾越。只有生态与经济做到协调发展,国家和人民秉持经济理性、追求生态与经济建设平衡,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人们需要将经济建设活动强度维持在环境的承受力范围内,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既不停止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又不放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二者健康稳定、协调统一发展。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和谐的重要启示

生态和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生态和谐的基本内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生态和谐的概念前提,人类源于自然,自然孕育出人类,尊重自然也是尊重生命之源。顺应自然是生态和谐的基本规律,遵循自然的运行道理,人类才有美好的前途,反之只会带来反噬人类自身的自然灾难。保护自然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实践路径,也是实现生态和谐最终目标的必然要求,应该让保护自然在全社会成为一种常态化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态和谐的论断也发生过变化,最初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两点论”,强调人与自然两手抓;后来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重点论”,强调自然与人应该序列分明,遵循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最后融合前两者,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生态和谐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既促进经济发展的和谐,又促进人民生活的和谐。一方面,走绿色发展之路能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美的环境,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获得幸福感、营造健康身心,有利于实现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民生福祉最大化。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在彼此适应中达到平衡、统一的境界,形成相互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关系。因此,树立生态观也是树立大局观,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实现民生幸福、经济进步,建设生态和谐的美丽新中国。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人文发展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对人文发展有着历史性见解,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部分组成的社会有机体,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不断发展变化,是由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各部分以及各方建设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共同体促进人文发展水平的提升。生态文明彰显出重要地位,体现了生态文明与人文发展之间互相促进、相互支撑的密切联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启发人们思考与自然的关系,在观念上传承并发展优秀的传统自然观,在行为上推崇绿色低碳、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参与的人文发展新格局。人文发展着眼于与人民利益攸关的人类文明建设,如保留传统村落文明,保留自然原始风貌,在尊重人民生活习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使人重拾内心真正的幸福,在促进人文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人文发展良性循环与相互促进,顺应可持续发展整体趋势,描绘富有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的美丽中国新蓝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24.

[2]  大卫·休谟.道德原理探究[M].王淑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0.

[3]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4.

[4]  詹秀娟.论环境正义的可能性——从关注到实现来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4-40+150-151.

[5]  钟成林,胡雪萍,陈竹.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结构对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影响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20(1):68-81.

[6]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2-28).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8/content_5589283.htm

[7]  VERFAILLIE H A, BIDWELL R. Measuring Eco-Efficiency: A Guide toReporting Company Performance[R]. Geneva: World Business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0.

[8]  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中国生态文明,2021(2):6-7.

[9]  习近平.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9-22).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68.htm

[10]  王學荣.生态文明的“文明”之维: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探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35.

[11]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5.

[12]  习近平.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J]. 社会主义论坛,2021(10):4+7.

[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01).

[14]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

A New Cognitive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Justice, Efficiency, Harmony and Humanistic Development

Liao Jianrong   Ma Ruwen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construct a new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gnition. Justice is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need to deal with interspecific, intraspecific and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Efficiency is the mea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concept promote each other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nefit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Harmony is the guarante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nly by properly dealing with the interests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people and people, and people and future generations, can we achieve symbiosis. Humanistic development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channels of humanistic construction include humanistic material, humanistic spirit, humanistic publicity and humanistic behavior. Xi Jinping's ecological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 for the new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cogni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cological justice, ecological efficiency, ecological harmony and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w cognitive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ustice;efficiency;harmony;humanistic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易晓艳)

猜你喜欢
公正和谐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名家谈教育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跟踪导练(一)2
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