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游戏支架,为幼儿学习助力

2021-01-02 10:11倪霞影
幸福家庭 2021年15期
关键词:沙水玩沙鸟巢

倪霞影

本文提及的支架是指一种为幼儿学习提供帮助的概念框架,亦可称为教学支架。幼儿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主动建构并内化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幼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幼儿园课程的实施途径众多,例如区域活动中的玩沙活动。幼儿通过玩沙、垒高、挖沟、建坝等方式,在玩沙活动中收获愉快的感官体验。教师要找准自我定位,帮助幼儿找到最近发展区,为幼儿搭建各种游戏支架。教师通过连续性的观察和记录,边实践边调整,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恰当的帮助和指导,从而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

在构建教学支架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目前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帮助幼儿确定最近发展区,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最恰当的帮助。

一是找准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幼儿的学习发展为出发点,统筹管理玩沙活动,培养幼儿五大领域的能力。以玩沙活动中社会领域能力的培养为例,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社会性经验,培养幼儿善于表达、善于交往的意愿,鼓励幼儿乐于接纳同伴、与他人进行友好合作,支持幼儿主动发起活动,锻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玩沙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科学领域的能力,帮助幼儿积累科学经验和科学知识,锻炼幼儿的意志,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学会合作、乐于分享。这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规划能力,教师可以让幼儿采用各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培养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是找准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以主题活动“我周围的生活”为例,笔者鼓励幼儿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环境,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家、熟悉家周围的环境、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建筑等,让幼儿通过收集不同图片等方式,帮助幼儿积累一定的建筑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幼儿进行了“鸟巢”玩沙活动,鼓励幼儿构建个性化沙水建筑,通过“小小建筑师”系列大班鸟巢作品巡回展览等方式,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欲望和创作欲望,丰富了幼儿的经验积累。

三是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独立完成对他们来说最困难的任务和在他人帮助下儿童能完成的最困难的任务这二者之间的距离。以“鸟巢”玩沙活动为例,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把自己对鸟巢的想法说出来,彼此商量使用哪些建筑材料,共同思考怎么做才能把鸟巢建得更好。笔者发现,这种团队合作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比如一个女孩想要挖一条水沟,然后将水沟变成一条小河。在其他幼儿的帮助下,他们挖出一条三角形的河。一个男孩建议说:“我们再把河口挖深一点、挖大一点,让水都流到这里吧。”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后,他们又开始蹲下身来挖沙。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表现自己的意识逐渐增强,这有利于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帮助幼儿感受游戏的乐趣。

二、搭建三类支架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化教学能力结构,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为幼儿搭建各种游戏支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区域玩沙活动中,笔者主要创建了以下三类教学支架。

一是向导型支架。在玩沙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及时发现共性问题,调整游戏活动的方向。以“鸟巢”玩沙活动为例,幼儿利用沙水的可塑性,把沙子堆起来,用石头、树枝装饰建筑,利用现有的游戏材料进行不同主题的建构活动。虽然幼儿能辨认出一些简单的图形,但是如何表现复杂的图形,这对幼儿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鸟巢是镂空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小圆圈表现镂空的效果,或是用嵌入鹅卵石的方法来表现鸟巢的外形特征。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支持幼儿大胆展现自己的建构想法。

二是任务型支架。教师为幼儿提供任务型支架,有助于幼儿明确自己的活动目标。在以上的“鸟巢”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安排了建构鸟巢的任务,鼓励幼儿不断创新、由易到难,支持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商量计划。比如,在搭建鸟巢时,幼儿需要大小脸盆、铲子、水桶等沙水工具,需要树枝、树叶、贝壳等自然游戏材料。部分幼儿突发奇想,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小动物的模型,在鸟巢举办动物运动会。教师要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为幼儿安排不同的活动任务,帮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是策略性支架。教师要有策略地、有针对性地指导沙水活动,从丰富幼儿的活动经验、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等角度入手,合理设计沙水游戏的时长和内容,为幼儿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笔者组织幼儿从建构鸟巢到建构小路、单孔隧道、多孔隧道,再到建构各种水坝、高架桥等,一点一点逐步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比如,在主题活动“生活中的交通”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道路、隧道、河流等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了很多交通知识。幼儿利用粗水管建造了单孔隧道,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幼儿还找来了石头和树枝装饰了隧道,这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实践经验,促进幼儿的长期发展。

教師要合理设置教学评价,根据幼儿沙水游戏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更改评价的内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肯定性、建设性和提示性游戏评价。

一是肯定性评价。教师要表扬幼儿的玩沙作品,对幼儿的活动表现给予肯定性评价,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相信幼儿,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或是通过团队合作找出解决方法,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性评价不仅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是建设性评价。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例如,笔者建议幼儿将玩沙和玩水相结合,通过挖山洞、修水渠、修地道等方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搭建过程中,笔者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干沙、湿沙的性质,建议幼儿尝试各种沙水比例,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观察和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性,发展了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在沙水游戏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为幼儿提供建设性评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是提示性评价。沙水游戏是幼儿以沙土为基本材料,通过一定的想象和动手操作活动,创造性地反映自己对周围事物认识的一种活动。它没有固定的玩法,辅助材料丰富多样,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提示性评价也是启发性评价,有利于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游戏的内容,突破游戏的方式。在玩沙活动后,笔者会组织幼儿进行分享交流活动,让幼儿利用视频记录回顾游戏过程,直观地分析和讨论游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引导幼儿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促进。

教师要巧搭游戏支架,科学合理地引导幼儿进行沙水活动,让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搭建教学支架时,教师要找准活动的教学目标,根据幼儿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沙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多种反馈,充分发挥向导性、任务性、策略性评价的引导作用,提高幼儿区域玩沙游戏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幼儿园)

猜你喜欢
沙水玩沙鸟巢
投材料,引发展
——幼儿园沙水游戏中材料投放的策略
托班婴幼儿玩沙游戏初探
浅谈幼儿园户外沙水游戏的有效开展
中班幼儿沙水游戏的有效开展
鸟巢
探究在沙水游戏培养幼儿探索意识的途径
重回鸟巢
趣拍沙滩照
从“玩沙”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