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中的使用
——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

2021-01-02 09:28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职业大学生

吕 翠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 北京 100101)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对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问题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调研与专家论证,课程设计过程我们发放了近800份问卷,了解学生群体对课程的诉求,在课程实施方式、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的设计。

从调研结果看,75%的学生认为开设职业生涯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阶段大学生对未来有一定的焦虑和迷茫情绪,需要通过优化设计课程,找到学生职业发展的困惑点并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希望职业生涯课程配备综合的师资队伍,包括:专职教师、成功企业家、企业经理人、企业HR和已毕业的师姐。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兼顾这五方面师资,形成了专兼职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资深职业经理人、企业家、专家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内容方面,学生对行业和自我认知理论方面的需求最大,我们在课程设计时对这两部分进行了重点设计,完成学生职业规划的知己知彼探索。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成功就业经验部分主要在大四上学期进行,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校到职场的顺利过渡。个体辅导部分贯穿本科四年,学生有职业发展问题都可以通过预约,获得一对一免费咨询的机会,通过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的沟通获得问题的解决。

1 课程的设计原则

1.1 体验式原则

本课程是应用型的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展开职业相关探索。我们尝试将职业理论、职业探索的方法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形成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资料库,学生课下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课堂的重点就是把工具和个性化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操练。

1.2 阶段性原则

大学四年学生的状态和需求是非常不同的,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职业生涯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大一课程主要解决学生的适应和目标设立的问题。大二的课程主要提供学生通用技巧提升的方法,大四的课程主要介绍求职面试技巧和心理调节方法。

1.3 性别特色原则

由于我校只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有小部分男生,职业生涯课程的授课对象绝大多数都是女生,而男性和女性在职业发展方面遵循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因此课程突出性别特色,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以下内容:女性的家庭和工作平衡、女性的职业发展路径特点、女性的职场优势等内容。

1.4 统筹优化师资原则

针对学生的课程诉求,为了综合发挥不同师资的背景优势,课堂教学板块由教研室专职教师或相关专业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实践能力培养板块由教研教研室专职教师与企业资深经理人,尤其是北京市女企业家讲师团承担教学任务,就业指导板块由各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及相关部门领导与专家承担教学任务。

2 课程的内容设计

2.1 职业生涯板块的设计

课堂设计部分,我们利用情模拟境、自我定位、体验互动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化。教师通过小组活动、个体展示等多样化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把课前环节中的知识内化、深化。职业生涯板块主要包括:女大学生兴趣的探索、女性与男性的能力特点及独有的优势、女性的价值观特点等内容,让学生学会从性别等角度进行生涯探索。

2.2 就业板块设计

2.2.1 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的讲授由各学院书记和辅导员承担。主题包括:三支一扶政策、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政策、大学生村官的选择和发展政策、公务员考试、就业签约的流程和合同、毕业生的户口转移、就业相关法律规定等内容。

2.2.2 就业心理

我们安排了个体辅导和班级授课两种形式进行就业学生心理调适辅导。同时就业心理大课我们也会讲授各种情绪和压力管理的方法,教研室老师联系了往届毕业生,录制职业发展小视频,增强学生的就业效能感。

2.2.3 就业技巧

就业技巧教育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开展:(1)北京市女企业家进校园系列讲座。讲座介绍女企业家创业史和创业心路历程,提升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规划能力。(2)面试简历辅导讲座。会邀请企业经理人和企业 HR开设讲座,讲座的主题包括:简历如何做?简历常犯哪些错误?面试礼仪、面试的注意点、常见的面试形式等。学生提供聆听讲座,课下演练,提升其就业技巧和就业信心。

2.3 多媒体教学、实训项目的设计

课程设计中尽量考虑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性,学生的个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等活动。同时组织辩论会、小组比赛等各种形式展示学习心得。

2.3.1 多媒体教学

在课程设计中,教研室教师录制了微课视频,每段视频大约10分钟左右。另外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教学案例,启发学生“发现我”过程的个体性和复杂性。另外推荐学生观看网易公开课中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库,形成较为全面的多媒体资源库。

2.3.2 实训项目设计

主要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1)职业生涯规划导入——教师将分享职业发展的三个成功案例和两个失败案例。实训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职业发展的规律。

(2)著名的职业理论——实训环节学生绘制自己的生涯彩虹图,分享基于性别的不同彩虹图。

(3)我的职业兴趣——进行“羡慕他人的工作”“职业兴趣分类卡”等活动。并从兴趣与职业的关系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培训兴趣。

(4)我的职业价值观的探索——此部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讨学习,并进行“敬业”“工匠精神”的案例讨论学习。

(5)我的职业性格——除了借助测评工具,此部分还需要学生写下自己的五个特质,然后分别找同学、朋友、家人等熟悉自己的人,列出此学生所具备五个特质,分析结果有什么异同。

(6)我的职业能力——进行“成功活动追忆”“求求你夸夸我”游戏,实训环节“求求你夸夸我”是进行小组讨论,每人手里分到一些纸张,写出你对其他组员的正面评价,学生拿到他人的评价后会发现一些自己不曾注意到的优点,之后重新对自己进行评估。

(7)了解职场环境——学生分组展示本专业毕业流向、典型工作的一天和朝阳行业的分析报告。比如实训环节“本专业毕业流向”,学生需要调研本学院负责招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拿到最近去年毕业生的流向数据,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8)如何进行职业生涯决策——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10位学生一组,给予一定的条件,自行解决一个难题。半小时讨论后进行小组分享,让学生总结决策的过程和风格的不同。

3 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估

3.1 教师教的评价

翻转课堂主要依靠录制的视频实施课前教学,视频质量和学生观看的认真度直接决定了教的效果,因此,课前对教的评价主要内容是对视频质量的评价。我们主要以上课时观察到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加以判断。

课中,教师讲解与示范时间的减少促使学生参与探究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容量直接加大,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向综合能力的内化。总体来看教师在课中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内容与传统课堂差别不大,只是在时间分配上与传统课堂存在较大差别。例如,传统课堂中,教师也可像翻转课堂一样巡回指导学生实践、组织学习活动等,但由于讲解和示范所占课堂容量过大,常常使学生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时间较短或无从安排。因此,本课程课中对教师教的评价标准我们围绕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来制定,通过课堂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实现对教师教的评价。

3.2 学生学的评价

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更加丰富,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在所有课时中的参与度和表现,不仅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评。在评价标准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重视人性化的定性评价。在设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时,不仅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还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做到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我们针对课程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

4 课程的创新点和效果

(1)理念创新——女性“角色平衡”的职业能力培养理念。以生涯彩虹图为理论依据,通过课程引导女大学生认识六大角色: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和持家者,学会平衡角色,并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统筹安排,最终达到实现女性事业成功、家庭和谐的幸福人生的目的。

(2)构建起“女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素质模型”。确立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独特培养目标,解决人才培养定位问题,以女大学生终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以培养女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就业技能等素质为着力点,最终达到实现女性事业成功、家庭和谐幸福的目的。

(3)探索并实践出了“课前微课学习+课中学生全员参与+课后个体辅导”的翻转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录制微课视频,形成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资料库,学生课下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课堂的重点就是把工具和个性化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自我操练,同时提供课下个体辅导。

(4)模式创新——采取“三模块联动、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根据女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发展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设计了三模块的培养模式,大一课程促进角色转变,规划四年学业和生活,大三课程增强对职场的了解,提升通用管理能力,大四课程强化求职技能,保证顺利进入职场。

(5)初步探索出了与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合作,服务于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模式。与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合作,建设了一支结构互补的高素质的校内外专家团队,解决了师资和顾问团队问题。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