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游戏强化幼儿审美体验

2021-01-01 14:11屠玥
江西教育C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动手能力

屠玥

摘   要:幼儿教育不能仅是知识层面的灌输和实践,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幼儿进行感知。为此,教师需要把握幼儿成长的基本特征,针对这个阶段的幼儿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审美意义的体验活动,提升幼儿的内在思维能力。本文提出了“激发思维,尝试服装设计,开发角色体验”“强化自主,聚焦实践焦点,历练动手能力”“深入建构,借助解构元素,深化统整思维”“仔细观察,挖掘生活元素,巧妙融入创意”四种策略,旨在不断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活动区域   审美体验   解构元素   动手能力

生命个体的成长,既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文化的浸润。因此,幼儿教育不能仅是知识层面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幼儿进行感知。为此,教师需要把握幼儿成长的基本特点,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提升幼儿的内在思维能力。游戏是发展幼儿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实践和创作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动手、动脑,从而深化对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水平。游戏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释放和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儿童在实践和创作的过程中增强艺术感知力,提高创新能力。

一、激发思维,尝试服装设计,开发角色体验

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穿衣得体是生命个体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审美的重要体现。幼儿在从事实践活动时,可以借助服装来强化角色体验,激活内在思维,从而更加愉悦地投入活动中。

例如,“DIY大家庭”就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游戏,教师可以围绕“花儿朵朵开”“小鱼游”“不一样的帽子”等主题,组织幼儿进行服装设计。教师可以提问:“糖果店的工作人员穿的衣服是怎样的呢?”随后从幼儿的认知规律出发,和幼儿一起创作儿歌:“小小瓶盖子,一起手中拿,穿上新衣服,一起做花花。”在歌唱中,幼儿就将服装设计好了。

幼儿在得到角色之后,设计服装的兴趣会不断高涨,教师可以趁机借助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有序地参与游戏过程,感受设计服装的乐趣。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幼儿是不同的个体,因此他们的感悟会有所不同,甚至对设计思路产生分歧。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时机,让幼儿讨论角色体验,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从而让他们的思考内容更加深入。例如,有的幼儿认为在帽子上添加颜色相同的花朵,可以给人整齐、协调的感觉;有的幼儿则认为色彩缤纷的花朵更好看。在探讨中,幼儿各抒己见,逐步懂得尊重他人的看法。

在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幼儿的爱美之心和服装设计的平台,更好地激活了幼儿内在的思维,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强化自主,聚焦实践焦点,历练动手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不再仅限于解决温饱,更为重要的是追求食物的口味和设计感,因此现在很多儿童食品的形状、色彩十分丰富,甚至添加了很多艺术元素,从而激起了幼儿的兴趣。

鉴于此,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并利用美术区投放的材料,自主选择泥塑或拼贴的方式制作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为了营造宽松自由的美术氛围,教师还可以将美工区进行细分,如将美工区分为雪糕组、薄饼组、棒棒糖组等,以更加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方式,更好地推动幼儿认知能力的不断生长,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丰富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例如,有的幼儿就尝试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借助一些常见的吸管和糖纸,积极制作自己感兴趣的美食,从而将美术制作与生活进行联系。同时,在活动中,教师坚持幼儿的自主实践原则,即使幼儿遇到了困难,教师也不会主动提出解决方案,而是用引导的方式,促使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幼儿提出:“我想要制作一条鱼,但是我找不到合适的材料。”于是教师提示他,可以开动脑筋,想一想什么材料能够塑造出各种形状的物体,最后幼儿想到可以用橡皮泥捏出一条小鱼。

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不再是被管理、被控制的被动学习者,他们通过美工活动,自由而率真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积极享受创作带来的愉悦体验,提升了美术审美能力。

三、深入建构,借助解构元素,深化统整思维

对于正处在生命成长、发展阶段的幼儿来说,家园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怎样的概念?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原始经验积累,但是他们难以用语言将这些生活经验表达清楚,而相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来说,幼儿的画图和构建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可以借助画笔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构建出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从而获取更为丰富、直观的认知体验。例如,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卡片并不陌生,他们习惯于利用卡片进行美术创作,因此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在卡片上绘画,并构建出一个立体化的作品,从而在活动中将幼儿的绘画、编织和拼接的美术思维过程呈现出来。

以大型户外活动“我心中的家园”为例,这个活动就是让幼儿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动手制作卡纸版建筑物。在活动中,幼儿要先在卡片上绘制出建筑物的基本形状,再将画有建筑物的卡片从两端分别剪开,并逐个拼接、组装起来。这样的手工制作过程,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幼儿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纷纷邀请自己的伙伴,在卡片上画出不同的图案与线条,并运用不同色彩的卡纸进行组合。要想成功用卡纸做出建筑物,就需要幼儿对建筑物的特点、结构有所了解,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大胆的创造。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解构,总结出各种建筑物的特点。有的幼儿提出:“很多高楼大厦都是长方体的建筑物,我觉得除了卡纸以外,还可以用火柴盒来制作,比较方便、省事。”还有的幼儿发现:“亭子的顶部是三角形的。”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组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四、仔细观察,挖掘生活元素,巧妙融入创意

为了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应组织幼儿积极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美的元素,并将它们运用到自主创作中。这样一来,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例如,在以“过年”为主题的角色扮演类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互动交流,说一说自己在观察生活后获得了怎样的启迪:“过年是什么样子的?你能说出过年时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吗?”有的幼儿提出:“过年会挂红灯笼,还有彩旗。”有的幼儿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提出:“爷爷会写对联贴在门上,奶奶会剪窗花,贴在窗子上。”这样一来,幼儿便挖掘出生活化的元素。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角色扮演类区域活动中融入这些元素,并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例如,有的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表演了拜年的场景,有的幼儿和同伴一起表演放烟花的动作,有的幼儿和同伴一起制作彩旗,对美术活动区域进行装饰,让美术活动区域呈现出浓郁的节日气氛。

总之,教学绝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要将其转化为一种经历、体验和感悟。生活是快乐、真实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指导不当,就会导致幼儿无法真正体验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需要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特点入手,借助生动化、情境化、直观化的资源,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唤醒幼儿内在的表达欲和学习热情,充分激活幼儿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承载情感和信息的作品,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展思维和语言能力,丰富自身情感,强化想象力,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赖斯慧.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同伴互动的研究[J].华夏教师,2020(17):40-41.

[2] 甄传芳.我的游戏我做主——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初探[J].教育界,2020(4):84-85.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动手能力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浅谈利用布艺手偶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打击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思考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