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一般规律分析

2021-01-01 12:04田学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不良反应

田学美

[摘要]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选取86例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作为样本,分析患者年龄、用药类型及临床症状等规律,同时探究合理用药方法。结果: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依次为皮肤及皮肤附件46.51%、消化系统22.09%、神经系统13.95%、全身9.30%、呼吸系统5.81%、循环系统2.33%;高不良反应药物类型依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9.30%、左氧氟沙星胶囊19.76%、莫西沙星片12.79%、左氧氟沙星片6.97%、诺氟沙星胶囊1.16%;高不良反应年龄依次为≥66岁44.19%、51~65岁30.23%、36~50岁16.28%、18~35岁8.14%、<18岁1.16%;静脉注射不良反应59.30%、口服给药不良反应40.70%;不良反应转归时间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临床抗菌药物中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率较高,因此使用期间需严格掌控药物适应证及禁忌证,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一般规律

[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090-02

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较多,是一种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具不良反应风险低、耐药性强等优点。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合成、复制DNA,可灭活2型拓撲异构酶,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细菌死亡[1]。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及诺氟沙星等。但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率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发生率随之增加,可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掌控药物禁忌症,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在减少药源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本文以86例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样本,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特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研究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研究样本共86例,均为腹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41例男性、45例女性,年龄16~77岁,均值(45.18±12.57)岁。纳入样本原发疾病类型如下:38例泌尿系统感染、21例肺炎、15例呼吸道感染、12例消化道感染,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胶囊、莫西沙星片、左氧氟沙星片及诺氟沙星胶囊。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86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对出现不良反应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年龄、服药方式、药物名称、不良反应受累器官、出现不良反应时间与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等。

1.3统计学研究本文选入86例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资料均选用SPSS33.0计算,采用%与x±s形式记录计数与计量指标,采用χ2、t形式检验统计差异。P<0.05,组间数据可对比。

2结果

2.1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本文纳入86例患者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其中40例累及皮肤与皮肤附件,占比46.51%,表现为水泡、瘙痒、红肿、过敏、皮疹等;19例累及消化系统,占比22.09%,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食欲不振、恶心、消化道出血等;12例累及神经系统,占比13.95%,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抽搐、谵妄及耳鸣等;8例累及全身,占比9.30%,表现为寒战、发热或过敏性休克等;5例累及呼吸系统,占比5.81%,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等;2例累及循环系统,占比2.33%,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室传导或心悸等。

2.2引发不良反应喹诺酮类药物分型分析86例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诱发不良反应药物分型占比分析。如表1。

2.3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年龄对比≥66岁者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不良反应占比44.19%,对比51-65岁30.23%、36~50岁16.28%、18~35岁8.14%及<18岁1.16%,χ2值分别为3.5833、15.8768、28.9225、45.3958,P<0.05。如表2。

2.4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方式对不良反应影响86例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51例静脉注射给药,占比59.30%;35例口服给药,占比40.69%,χ2值为5.9535,P<0.05。

2.5喹诺酮类药物诱发不良反应患者转归情况分析依据年龄分析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间及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差异,年龄≥66岁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短于<66岁者,且不良反应时间长于<66岁者。如表3。

3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较广,属于广谱抗生素,在人体内可长时间发挥药效,可抗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球菌等病菌,抗菌活性较高。此外,氟喹诺酮类药物还可增强脂溶性,且有效成分可穿透细胞,有利于病变组织吸收,抗菌、杀菌效果显著[2]。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率不断增加,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因此,临床需严格把控氟喹诺酮类药物适应证与禁忌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3.1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结合本次研究,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不良反应累及皮肤与皮肤附件风险最高,多与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制剂中杂质可诱发病理性免疫反应有关,如光敏反应等。喹诺酮类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抑制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作用,可与神经递质受体结合,进而抑制γ-氨基丁酸活性,刺激中枢神经使其兴奋。此外,氟原子存在脂溶性,可穿透血脑屏障作用于脑组织,若过量应用可损伤肝肾功能,影响药物代谢,导致脑组织液内血药浓度增加,进而增加渗透压,严重者诱发细胞水肿,引发头晕、头痛、失眠、疲倦等不良反应。且部分喹诺酮类药物进入人体后,受患者饮食状态及心理因素影响,可诱发心悸、头晕等症状,若患者空腹状态服药,还可加快呼吸、心跳,甚至引发低血糖反应,同时喹诺酮类药物可阻滞胰岛细胞内钾离子通道,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紊乱,进而引发心悸、头晕、冷汗等症状,情况严重者丧失意识。

3.2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喹诺酮类药物能够抑制肝微粒体细胞内P450酶活性,联合环孢素与华法林等药物时,可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增加患者血液内血药浓度,因此需严格控制用药指征,降低对机体代谢功能影响;联合镁制剂、钙制剂应用时,可诱发络合反应,影响药物吸收,因此硫酸铝与硫酸镁类药物需尽量减少与喹诺酮类药物联用,若有需要,可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2h后服用其他药物,降低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联合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时,可影响胃液浓度,进而影响药效;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时,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引发惊厥;联合红霉素或氯霉素类药物时,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3]。

3.3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方案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需严格掌控药物适应证与禁忌证,结合患者病情进展及临床用药原则,科学选用药物,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微生物药敏试验。对于药效不佳者,可结合实际病情调整药品种类、剂型、剂量、用药次数、服药方法、疗程等,以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在保障用药安全基础上控制感染[4];结合不同用药人群,合理选择药物,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基础疾病,加上部分患者伴有肝肾功能损伤,因此临床用药时,需考虑老年患者代谢能力,调整整体给药方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此外,由于喹诺酮类药物能够影响软骨发育,因此低于18岁青少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孕妇尽量减少应用本药;明确联合用药指征,结合上文药物相互作用机制,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期间,需谨慎服用钙、铝、镁等含有金属离子类药物或茶碱类药物,否则可诱发血液学反应;用药期间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及时采取药物干预;做好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征及规律,做好预防措施,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不良风险风险高,且经静脉注射给药及超过66岁患者不良风险风险较高,超过66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显著低于未满66岁者、持续时间长于未满66岁者。因此临床可结合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特点及一般规律,严格严格掌控药物适应证及禁忌证,进而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珍.喹诺酮类药物导致临床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评价[J].医药前沿,2018,8(7):181-181.

[2]唐清萍.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研究[J].医学信息,2017,30(25):75-76.

[3]黄翠丽,郭代红,朱曼,等.军队医院310例喹诺酮类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中國药物应用与监测,2018,15(01):28-31.

[4]龚立雄,王丽,王新茹,等.1249例氟喹诺酮类口服制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及说明书对比分析[J].中国药业,2019,28(08):94-96.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不良反应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