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在诸多体育运动项目中,足球运动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强烈对抗性受到了各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也因此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教育改革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深入,足球训练的教学力度也在同步加大。笔者立足于当前国内高校足球训练的实际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以此为背景,提出了训练教学中的创新措施。
受到高校自身的教学环境所影响,足球训练教学呈现出了以下特征:
高校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任务,不可能将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足球训练中,此举使得足球训练活动只能在课余时间或是体育课上得以开展。但是,碍于这项运动对学生的就业可谓是帮助甚微,因此,不管是学生或是老师,都未对这项运动给予充分的重视,难以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在进行正式训练时,受限于时间安排冲突的影响,不能确保全部学生都到场参与训练,基于此点,即便教师已经规划好了训练内容,却依旧无法顺利实行,而未能得到时间保障的足球训练的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落实,校内的人均场地面积在不断下降,以此对需要较大空间的足球训练活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训练的过程中,校内与校外人员经常会为了争夺场地而大打出手,此举不仅会耗费师生的时间,还会令师生逐渐丧失参与足球训练的热情,由此削弱足球训练的效果。另外,我国的某些高校甚至都并未建设符合标准规定的足球场,师生只得在土地或水泥地面进行训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高校学生在繁忙的课业生活中,仍愿意抽出时间参与足球训练者,必然是喜爱足球运动的学生,但是这些学生与专业球员不同,由于其没有经过长期性的系统训练,因此对于足球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在足球场上不能准确把控比赛节奏,队员之间也没有建立起配合意识,造成了训练效果较差的情况。除外,随着毕业季的来临,学生足球队中的大四成员要面临着离开球队的情况,虽然球队可以从刚入学的学生中招募新的队员,但是,这种流动性却会使教练付出的心血功亏一篑,并且新老队员在能力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也是阻碍球队的整体水平上升的因素。
许多高校学生都非常热爱足球运动,而且足球训练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足球专业水平,增强其体魄,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识,长此以往,还可以促进我国的足球事业实现良好发展。然而,与足球强国相比,我国高校在足球训练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善。
硬件设施短缺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1)场地过于老旧。足球训练活动对于场地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学校若想构建一个标准化的足球场则需要花费众多资金,且在后期的维护成本上仍需持续投资。因此,即便许多高校内都有足球场,但是多数场地陈旧,欠缺及时的维护;(2)器具不完善。足球训练活动需要的器具包括了足球、球门、球网等,然而依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多数高校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器具不完善的情况,进而不利于足球训练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由于我国的足球运动并未得到相关政府部门或是学校的重视,致使高校内的多数体育教师并未拥有专业的足球教学经验,严重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师在开展足球训练教学时,通常都是以教学大纲的内容为指导,内容过于空泛,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足球训练意识,并且,非专业的师资力量也难以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致使足球训练教学的变革变得愈加困难。
学生在经历了高考之后,紧接着要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不少高校学生为了使自己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在校期间都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专业技能,未对足球训练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应有的热情与动力,长此以往,会对足球训练教学的正常开展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形成较差的教学效果。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背景,针对多数高校的足球训练效果较差的情况,教育部门及高校管理层人员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对训练教学中的各项举措加以创新,从而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顺利发展。
教师在开展足球训练教学的过程中,若想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率,以期进一步促进足球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就需要教师变革现有的高校足球训练模式。以传统理念为背景的足球训练,主要偏重于传授战术与各项技能;然而经过变革之后的足球训练,则偏向于多样化的训练模式。
首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进行足球训练。教师在进行训练活动时,要致力于营造出同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节,并使学生深受感染,令其将注意力放在足球运动之中,切身感受到足球运动的魅力,进而激发自身的足球运动潜能。教师应当参照主要的训练内容和目标为学生创立相应的情境,促使他们可以主动参与到训练中,以此提高训练质量。比如,当足球比赛的解说员满怀激情的为观众进行讲解时,观众的情绪就会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比赛的氛围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适当播放带有解说的足球比赛的视频,借以令学生对足球运动产生兴趣,使其置身于如同比赛现场一般的教学情境中;
其次,使用探究性教学的方法进行足球训练。教师先使用正确的方法指引学生将先前的学习经验进行整合,然后对后期的足球学习方法加以创新,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知识与技巧。以这种教学模式为背景,教师可以采用为学生预留问题,然后让其观看球赛视频的方式,令其主动学习视频内容中所隐含的知识,继而由浅入深的掌握知识。譬如,教师在就足球规则的相关内容进行授课时,可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比赛视频,并令其判定其中是否出现违规行为,借由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其学习效率;
最后,使用互动教学的方法进行足球训练。教师在高校足球训练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担任着组织人与引导人的角色,因而,其理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其构造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引领学生之间建立互动合作关系。学生只有处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思维才可以得到发散,进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足球技能。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传球”的技艺时,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号召组内同学开展合作练习,即由学生a将球踢给学生b,学生b改变传球轨迹后,将球传给学生c,如此循环往复加以练习。借助这种合作练习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传球水平以及课堂训练效果。
体育教师不仅是开展高校足球训练的人,而且还是直接将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对于能否提高教学效果将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而,在高校足球训练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务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高效在聘请体育教师的时候,需对其掌握的足球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进行考察。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者,则不允许其开展足球训练教学活动。同时,学校还要为已经就职的体育教师定期举办培训讲座,以期借助学习和互相交流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
其次,教师在日常工作之余,也要注重增强自我能力,借助不断的反省与学习,进而改善现有的训练模式,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训练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考虑到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有助于足球训练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各高校应做好如下措施:(1)学校方面应在场地内铺设人造草坪,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铺设专业化草坪,并且委派专业人员从事足球场地的养护工作,及时对损坏处进行修理,以此避免在训练时产生安全隐患,确保场地可以满足训练活动所需;(2)学校对足球训练方面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不仅需要保证训练器具的数量符合需求,还要同步提高其质量。除外,学校需定期更新器具,继而推动足球训练工作的有序进行。
考虑到部分高校教师及学生不重视足球运动的现象,高校应当加强足球文化的宣传工作,在学校里打造出良好的氛围,此举有助于引发学生产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公告栏、广播站或是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足球文化,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其转变以往的错误认知,了解足球运动在加强学生体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积极影响,进而使其重视足球运动的重要性。除外,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还可举办一些足球体验活动,比如说足球知识抢答、研究足球的发展史等,以期增强学生对于足球训练的自信心,将足球训练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做到足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完美交融,继而提高足球训练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内普遍存在着对足球训练教学不重视的情况,由此也引发了各种问题,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然而作为一名高校的体育教师,应当为改善这种现象做出一些创新举措,以期促进我国高校足球事业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