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肖雪丽
如今,幼儿园教育活动被越来越多的目光所关注,教师应根据幼儿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幼儿的性格特征,开展数学生活化活动。教师应根据数学活动生活化在幼儿园的实施现状,不断完善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幼儿园生活化数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数学活动生活化是指,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找到生活。生活是幼儿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场所,实际生活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种,给幼儿了解抽象数学知识提供了便利。教师应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引导幼儿使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数学教育的重点是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在为幼儿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实践环节,使幼儿尽快适应数学活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由于幼儿学习兴趣、认知能力、数学素养各异,幼儿教师需根据幼儿数学学习切实需求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若有关活动无法契合学情将直接降低育儿质量。例如,在组织小班幼儿开展生活化数学活动时,将幼儿常见的物品拿到班级中,如圆形的钟表、长方形的盒子、正方体的沙包等,这些事物幼儿较为熟悉,将这些事物作为载体导入“认识常见图形”数学知识,有利于降低幼儿数学知识学习理解的难度,使幼儿通过认知迁移掌握数学知识。
为保障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施资源充足,幼儿教师需深入幼儿生活环境统筹、存储、筛选、利用数学教学资源,为提高幼儿园数学活动有效性奠定基础。例如,在组织幼儿认识人民币时将样币贴在黑板上,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搜集与货币变迁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可创建生活化情境,鼓励幼儿以区域游戏活动为载体分别扮演商家与顾客,在纸条上写“100 元”“50 元”“20 元”“10 元”“5 元”“1 元”字样,在圆形的纸片上写“1 元”“5 角”“1 角”字样,而后开始游戏。“商家”与“顾客”在游戏中交换货币及商品,助力幼儿体悟“交易”内涵,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使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效果更优。为引领幼儿全面发展,教师还需渗透“财商观念”,培养幼儿运算能力,为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给予支持。
课程是教师开展育儿活动的重要依托,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以突出本园育儿特色为导向创编生活化教材,为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展开铺平道路。例如,在针对大班幼儿组织开展生活化数学活动时,可以“幼小衔接”为目标创编教程。如添加“用七巧板拼生活中的事物”课程,在该课程中幼儿通过摆弄七巧板可拼出帆船、小鸡、房子等图形,不仅可引领幼儿树立几何意识,还可激发幼儿想象力、联想能力、创造力,使幼儿得以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首先,幼儿教师需热爱生活,能在生活中看到数学的身影,同时根据学情筛选生活化资源,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效果更优。其次,幼儿教师需深入解析纲要、课改标准、立德树人内涵,明晰新时代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实施目的、要求、标准,找准育儿方向。最后,幼儿教师需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加强教研、不断学习,使幼儿教师生活化教法驾驭能力得以提高。
1.将幼儿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到教学中
幼儿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将幼儿身边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数学元素的学习环境,如为幼儿的椅子桌子编号,在教室中摆放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不同的积木,为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提供素材。由于幼儿的整体年龄偏小,教师应使用趣味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以便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在教幼儿分辨形状时,可以利用身边一切肉眼可见的物体帮助幼儿认识图形,如通过教室中的皮球、电视等帮助幼儿认识图形。
2.在日常生活中开拓数学素材
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幼儿起床到入园再到回家的活动中,都有与钟表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可询问幼儿:“小朋友,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什么时候吃早饭?几点到幼儿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不断思考、回想,从而掌握和时间有关的知识点。在学习多与少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日常生活设计教学情境:“小明有3 块糖果,小李有6 块糖果,是小明的糖果多,还是小李的糖果多?”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将数学知识与幼儿一天的活动融合
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幼儿一天的活动融合,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数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数数活动,根据幼儿数数的情况,引导幼儿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活动,如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帮助幼儿尽快学会数数。在吃午餐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人数摆放凳子,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幼儿一天的活动融合,有利于使幼儿尽快掌握数学知识。再如,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到室外开展体育活动时可引领幼儿依次报数,一方面可清点人数,另一方面可加深孩子对数字的印象,夯实数数基础。在体育游戏中亦可渗透“数一数”知识,如组织幼儿两两一组用羽毛球拍、乒乓球拍颠球,还可组织学生拍篮球,在一名幼儿颠球或拍球过程中同组幼儿负责计数,待运动中断后角色互换,由另一名幼儿负责计数,期间两名幼儿还可互相监督,避免数错数。这能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数数,达到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一天的活动中的目的。
1.就地取材进行数学活动
合适的材料对实践活动极为重要,教师要为一个班级中的所有幼儿准备材料,由于人数较多,教师总是在材料的准备上浪费大量时间,但是幼儿还是可能对教师准备的材料不是很满意,从而降低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多数幼儿喜欢生活中的物品,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大都可以用来进行数学教学,如石子、瓶盖等可以用来练习数数,弹力球、扑克牌等可以用来认识图形。从幼儿的生活中选取材料,不仅可以解决教师准备材料耗时的问题,还能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到数学。幼儿教师还可鼓励幼儿用生活中的废布贴画,有的孩子用橙色的圆形代表太阳,用红色的窄布条(线段)贴在该圆形四周代表光线,就地取材能够赋予数学活动生活化特色。幼儿教师还可在合理选用生活化材料授课的过程中渗透更多数学概念,引领幼儿看到数学之美。以用废布条制作贴画为例,幼儿教师可率先在黑板上加以演示,在一条棕色的布条上方按顺时针方向每隔90°放置一个三角形的彩色布块,最终得到一个风车图案,而后引领幼儿利用直角、旋转概念设计图形,在渗透数学知识的同时培育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2.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材料准备工作
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前将所有材料都准备好,只等幼儿进行实操。教师的这种做法使幼儿成了课堂教学的配角,而教师代替幼儿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教师应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参与材料的准备工作。幼儿会通过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观察、比较选出自己想要的材料,这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对物体进行排序前,让学生观察家中和教室中物体的摆放顺序,自己找到一组有规律的排序,把它带到幼儿园。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物体的排序规律。再如,在开展测量的活动前,教师提出“用什么测量身高”的问题,让幼儿自发寻找测量身高的工具。幼儿在寻找工具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分析,有利于思维的发散。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1.借助网络搜集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所需资源
信息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改革主流,幼儿园也配置了可供幼儿教师开展信息化育儿活动的设备,如计算机、电子交互白板等,还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学习“互联网+”教学改革理念、方法,为幼儿教师利用线上教育资源提供条件。例如,幼儿教师在引领幼儿学习了解立体图形时可借助网络搜集一些立体图形分解小视频,用三维立体成像技术透视不倒翁、魔方等幼儿常见事物,而后引领幼儿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剪一剪,在动手制作不倒翁、正方体过程中明晰立体图形概念。
2.利用IT 技术创新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创新是幼儿教师完成生活化数学教学实践任务的内驱动力,这就需要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在创新中渗透数字资源、IT 技术,提高“互联网+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质量。例如,幼儿教师在创建生活化情境引领幼儿解答数学问题时,可利用网络播放一段小朋友过年收压岁钱的视频片段。基于过年收压岁钱的生活化情境对幼儿来讲并不陌生,其容易带入主观情感积极分析并仔细观看视频。在视频片段中,小军爷爷奶奶每人给了他500 元,爸爸妈妈每人给了200 元,请问小军一共收到多少红包?以视频为依托创建生活化解题情境更具感染力、带动性,虽然数字较大,但均为整数,计算难度较小,教师可鼓励幼儿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尝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简化大数算法,使幼儿运算能力得以提升。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对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帮助,能为幼儿提供学习动力。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制订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