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视域下道德与法治和谐课堂构建思考

2020-12-31 00:16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吴艺斐
亚太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视域初中生法治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 吴艺斐

道德与法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当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讲解中,需要帮助初中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初中生健康全面发展。思想价值观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健康、积极的思想可以让学生形成更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而错误的思想观念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导致其无法取得成功。为此,本文将主要阐述学讲视域下道德和法治和谐课堂的构建,以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高效化。

一、和谐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分析

和谐课堂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中收获更多。具体来说,道德与法治和谐课堂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但是,道德与法治的教材里大都是一些文字性的内容,需要有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理解,因此,需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和谐课堂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谐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学习、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现阶段,和谐课堂的构建存在阻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固化,学生难以高效学习。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内容讲解过于注重课本知识,没有对课外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一知半解,难以全方位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下降。与此同时,部分教师的知识讲解方式单一化,对互联网、新媒体等新技术手段难以熟练掌握,更加难以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手段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贯穿课堂始终。第二,教学过程中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难以主动学习。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自身的成长、进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道德与法治和谐课堂的构建,除了要依靠教师的科学合理引导,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配合。但是,在应试教育教学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难以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第三,讲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割裂,没有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道德与法治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内容讲解,很难让学生对问题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但现阶段,在道德与法治和谐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忽略了将课本上的理论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殊不知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升讲课效率,促进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断进步、成长。

三、学讲视域下构建道德与法治和谐课堂的策略探讨

(一)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在学讲视域下构建道德与法治和谐课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学讲视域下,科学地设计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对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充分的讲解。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还需要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当前社会实际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

教师应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教学讲解内容,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讲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故事导入、案例导入等方法,激发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学讲视域下学到更多的知识,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构建道德与法治和谐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在“生命可以永恒吗”这节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采用故事导学法,让学生知道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珍贵,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目前来说还只是在按部就班进行知识讲解,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讲解比较枯燥和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难以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单一讲解下,大多数情况下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要想在学讲视域下为道德与法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就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感悟知识,让道德与法治知识成为初中生的潜意识,驱动初中生做出正确的行为。

此外,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用案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初中生在交流与沟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教师需要注意案例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提升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第五节课“交友的智慧”时候,主要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上,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如何交友、有什么心得体会。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体会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意义。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3 至6 个小组,让其把关于交友的智慧想法写下来,并与小组成员分享。每组都要选举出一个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的想法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都在整个班级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化探讨,学生能够了解交友的注意事项,并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从而可以在学习、生活中与人更好地相处,营造良好的同窗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趣味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形式的转变,多媒体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说,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更能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鉴于此,教师需要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多媒体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情境下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悄悄变化的我”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对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观察中对成长的概念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感受生命的意义。此外,教师可采取自我推荐的形式,让初中生对自己成长的照片进行展示。这个过程是十分有趣的,初中生在进行自我观察的时候,对自我的变化也会有所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动画《人的一生》,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变化进行直观化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初中学生也会发现变化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体,还有自己的内心。

(四)创设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直面教学课堂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直面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对自己进行重新的审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的意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扶不扶》的小品,并在视频观看之后,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是应该扶起来,反方是不应该扶起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扶不扶”这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辩论。这种将实际的生活情境与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让学生直面教学课堂。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两难”提问,让学生对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在学讲视域下,教师既需要重视对知识的讲解,同时也需要引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不断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小组合作、运用多媒体、创设实际的生活情境等教学方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趣味性,构建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猜你喜欢
视域初中生法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