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本土资源,助力幼儿园美术创作

2020-12-30 20:00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黄青惠
亚太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丝瓜络幼儿教师美术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黄青惠

一、什么是本土资源

本文中的本土资源主要指幼儿园所在地域的资源,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文物名迹、名俗风情、名人轶事、民间艺术、语言文化、经济特征等。本土资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幼儿因耳闻目染,对之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并感兴趣。

本土资源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特殊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因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经过漫长的积累与变迁逐渐形成各异的本土资源,以语言、民俗、景观、神话传说等为载体得以流传,教师可在幼儿教育中予以应用。第二,可用性。本土资源重点在于“本”,与各地区的发展关系紧密,依托本土资源进行幼儿美术教育可增加育儿内容亲切感,同时幼儿教师运用相关资源更加得心应手,无须担心幼儿不理解、排斥等消极现象的发生。第三,发展性。本土资源在时代发展的同时不断累积,在此过程中更迭演进,犹如大浪淘沙,有关资源通常情况下育人有效性较高,只要教师妥善地予以运用,可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将幼儿的发展与本土资源的发展关联在一起,继而使幼儿教育中本土资源的应用质量得以提高。

二、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创作中的教育价值

(一)有利于体现“生活即教育”教育观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种教育观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具体的实施带来深远影响。幼儿生活地区的本土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能让美术教学从教材中走出来,为幼儿教育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让幼儿园教育真正“活”起来。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本土资源之所以能够走进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根本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蕴含的生活性和价值的综合性与幼儿园课程的特性是一致的,同时感受和学习本土资源独特形式是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本土资源以活生生的姿态展现在幼儿面前,利用本土资源有利于促进幼儿与社会互动,拓宽幼儿对社会的认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爱本土资源的情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三)有利于丰富幼儿审美经验,促进幼儿美学情怀的塑造

本土资源本身充满诗情画意。让幼儿与本土资源互动,把美术创作与生活经验相联系,通过美的环境和美的艺术作品激发幼儿的审美想象,有利于增进幼儿对事物的审美感受,增强幼儿对本土资源欣赏的敏锐性,逐步提升幼儿的个人审美能力。

三、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学材料不充足

幼儿美术创作重点在于动手实践,在实践中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材料。以往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会为幼儿准备卡纸、瓦楞纸、塑料瓶等,显然这些材料并不具备地区特色,不属于典型的本土资源,无法凸显本土材料美术创作教学价值。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甚至不知如何筛选本土材料并将其应用到幼儿美术创作教学活动中,对本土资源的理解过于片面。

(二)文化渗透力度需要加强

新时代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中的应用需侧重培育幼儿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明晰本土资源的文化内涵,多渠道地利用本土资源,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将美育、智育、德育融合在一起,使幼儿可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然而,部分幼儿教师对本土资源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解析其对幼儿全面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过于关注其色彩、结构、线条、空间,轻视本土资源文化底蕴,降低了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

(三)育儿氛围缺乏自主性

有些幼儿教师因担心幼儿过于活跃扰乱课堂秩序,降低育儿效率,过于强调自身在育儿活动中的掌控力,虽然能按部就班地完成美术创作教学任务,但却无法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不关注幼儿美术创作过程中对本土资源的接纳程度,容易使本土资源的利用脱离实际,无法在育儿过程中点燃幼儿美术创作的热情,影响本土资源在幼儿美术创作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成效。

(四)本土资源应用模式单一

本土资源若想在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活动中得以高效利用,需教师拓宽育儿思路,丰富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多渠道输出本土资源。受部分幼儿教师教学材料驾驭能力有限、文化渗透力度较弱、教研经验较少等因素影响,本土资源应用模式较为单一,阻碍了有关资源在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发展。

四、依托本土资源,助力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的实施

为使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活动中得以高效利用,幼儿教师可践行如下原则:第一,实事求是。立足本土探寻可用资源,从实际出发挖掘本土资源,科学利用育儿规律,使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能凸显其特殊性,彰显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特色。第二,以人为本。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美术创作个性化需求,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有差异性地运用本土资源,确保幼儿能了解本土文化,在此基础上引领幼儿全面发展。第三,自省反思。在利用本土资源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加强自省反思,及时发现美术创作育儿活动的薄弱环节,明晰其缺陷,通过教研弥补短板,使本土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

(一)收集本土低结构材料,激发幼儿美术创造力

本县位于闽南金三角,自然资源丰富,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捕捉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并与幼儿一起收集本土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如在角色游戏娃娃家里,小主人之间的交流触动了笔者:“我们家是用丝瓜络洗碗的。”“我家里种了好多丝瓜,我知道丝瓜络怎么来的!”“我和我爸爸还把丝瓜络加工成梨子形状呢,很好看!”看到幼儿对丝瓜络如此感兴趣,我们开展了“丝瓜络大变身”主题活动。活动中,幼儿在大小形状不一、长短纹路各异的丝瓜络前观察讨论:“这个丝瓜络很像飞机,前面粗后面细,再加上机翼就完美了!”“我能把丝瓜络变成一辆汽车。”“我能把它变成美丽的孔雀。”……幼儿的美术创作热情被激发,一件件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如公鸡、汽车、孔雀、娃娃、飞机……在他们手中孕育。

(二)充分利用本土民俗文化,拓展美术创作形式

本土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活动中我们尝试将南靖的民俗文化进行大胆地选择、改变、加工与整合,建构起以景点名胜、地方戏曲、土楼建筑、剪纸、提线木偶、泥塑等为基本内容的显性美术课程,并在相应的节日里通过走廊、墙面展示幼儿的创作,形成幼儿园本土文化特色环境,让环境成为教育的课程。同时以家园和社区作为隐性课程的创作体系,使幼儿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幼儿对美的向往。

(三)创设自由宽松的美术创作环境,支持幼儿大胆创作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活动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必须以情感体验为基础。” 幼儿园美术教育不能单纯依靠美术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而是应该支持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大胆想象并进行创作活动。例如,我们开展“土楼美”美术创作活动,不是通过简单的图片进行,而是带领幼儿参观本地特色土楼“田螺坑土楼群”,让幼儿在每一座土楼里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玩一玩,而后引导幼儿尝试用油画棒、线描画、纸板画、水粉画、废旧纸盒、手工制作等自己喜欢的美术形式表现土楼形象,感受南靖当地文化。当笔者问到“土楼的屋檐像什么?”时,幼儿纷纷大胆想象,回答五花八门,“像元宝”“像香蕉”“像月亮”等。笔者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继续深入引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想法,真棒!那你想画怎样的屋檐呢?那就行动起来,动手来画一画吧!”从而鼓励幼儿大胆自主进行创作。在轻松的心理环境中,幼儿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大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发挥创造潜能,真正感受美、创造美。

(四)丰富本土资源利用模式

为保障本土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幼儿教师需在积累美术创作教学经验的同时探寻育人途径,增强本土资源渗透性、教育性。例如,教师在进行美术创作教学活动前可率先讲述闽南的建筑、民俗、宗教、方言等文化。为保障本土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教师可运用电子交互白板,以图片为载体,展示当地的“宫殿式”建筑、“番仔楼”、赛龙舟、舞龙舞狮、搏饼、妈祖、广泽尊王等相关文化,还可展示手工艺人建筑、雕刻的过程以及当地传统民俗节日欢庆的情景,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观察图片及视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彩泥捏出图片或视频中的事物,拓宽幼儿美术创作思路。其中,幼儿观察图片及视频并动手实践的过程,就是运用本土资源科学开展美术创作活动的过程。再如,幼儿教师可组织大班幼儿学习当地传统的雕刻工艺技术,通过雕刻再现本土山水人物、神话传说、飞禽走兽等。为提高幼儿美术创作质量,幼儿教师可组建本土资源美术创作学习小组,各组组员需均等,营建民主、高效美术创作氛围,助力幼儿深入生活观察雕刻作品,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体现在雕刻作品中。同时组内幼儿还可相互帮助、探讨交流、设计创新,共同完成一幅雕刻作品。其间,幼儿家长及教师可给予帮助,在幼儿美术创作中给予鼓励,使幼儿能更有自信地完成创作任务。并帮助幼儿利用本土资源,使幼儿可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提升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继而提高美术创作教学中本土资源的综合利用质量。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创作教育中价值无限,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教育资源,追求最佳教育效果。接下来笔者会继续挖掘越来越多的本土资源,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创新方式将其融入幼儿美术创作活动,让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创作中绽放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丝瓜络幼儿教师美术
丝瓜络改性方法及其对水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吸附特征
创意美术
痛经,喝丝瓜络汤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丝瓜络纤维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