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理论指导下汉语词汇附带习得教学策略分析

2020-12-30 20:00辽东学院朝韩学院
亚太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附带生词汉语

辽东学院朝韩学院 李 静

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词汇,在教学过程中,词汇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掌握句式、理解语篇、接受文化熏陶的首要条件。在传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词汇教学方法是讲授法,通过图示、翻译、动作等方式来进行词汇教学。近年来,随着教学法的不断丰富,很多专家发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词汇教学,然而这却并不影响学生的词汇学习,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学生开始逐渐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对汉语词汇的附带习得了。

一、“i+1”理论

语言教学从业者都知道,语言输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克拉申的输入假说。“i+1”理论是克拉申输入假说的核心。他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所接受的语言输入是能够理解的语言输入,也就是比其目前语言水平略高的第二语言输入,同时学习者能够充分把握输入材料的信息或者是意义,而非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面时,学习者才能习得。这就是“i+1”理论,“i”表示学习者现在的水平,“1”表示比学习者目前水平略高一些的输入材料。“i+1”理论支持语言的自动输入,不需要人为地去教授,只要学习者能够理解输入材料,就能自然习得相关输入。

不过,“i+1”理论的成立是有前提的。第一,我们的语言输入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只有被理解的输入才能够被吸收,学生的水平也才能够得到提高。第二,就语言的输入量来说,必须是大量输入。语言学习时,学生会有沉默期,如果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大量的理解性语料,学生就能够自发顺利交流。第三,输入过程中,教师提供的语料应该是连续的、有趣的,因此语言输入过程中的重点应该是传递信息的内容以及如何表达,而不是语言外在的形式。这种要求主要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减少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第四,语言的输入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有序地组织安排。在克拉申的理论中,其提到语言输入是有丰富结构的,以语法项目作为基础的输入是无趣的,同时还会降低教学的质量。

基于“i+1”理论的原则以及优势,我们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地运用该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词汇习得。

二、“i+1”理论与“词汇附带习得”

“附带习得”主要是指学生并非有意地去关注一些生词的含义,而是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词汇。有心理学专家指出,儿童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并没有依赖于对词汇的记忆,而是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感受来学习语言,同时记忆词汇。这就是“词汇附带习得”理论。后来人们一致认为“词汇附带习得”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意识的,即学生不会通过背词典或者背词汇表的方式去主动学习词汇、记忆词汇。

词汇附带习得有很多优势,学生能够通过这一方式了解词语的丰富的语义还有用法。首先,配合“i+1”理论,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就会有不同的语境,学生的习得是在语境的帮助或者参与下完成的,这和传统教学过程中所做的词汇练习相比,词义以及词汇不同的用法会更加丰富而且真实。其次,词汇附带习得常常和听说读等技能训练一起进行,这样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学生能够自主安排,具有极强的个性化,怎么学习、怎么掌握、学习多少都是学生在自己选择的阅读材料上进行的。除了阅读材料以外,学生还有更多语言任务或者方式可以选择,比如在听中文流行音乐、看中文电影、看中文综艺时,附带地复习了一些熟悉的词汇或者学习了一些新的词汇。这些词汇学习尽管比较零散,但是因为具有一定的可理解性,同时以复现率较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语言任务以外,于是,随着看见词汇次数的累积,学生慢慢地就会对这些汉语词汇有更深入的理解以及把握,同时增加自己的汉语词汇量。

三、汉语词汇附带习得现状

以辽东学院非洲学生为例,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课堂词汇积累量非常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导致词汇的附带习得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阅读过程中词汇的附带习得过程非常缓慢。针对非洲学生的教学,不管是名词还是动词,基本都需要教师的讲解,而且学生在语境当中接触过一次就能掌握的生词基本不存在,大多数词语都必须经过数十次复现才能够被认识,要想记住,就还需要进一步复现。由此看来,如果学生的阅读水平很低,同时不能够保证同一个生词在不断的复现过程中得到不断重视的话,那么仅仅依靠课外的阅读方式是无法增加学生的词汇量的。再加上学生本身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外阅读时间非常少,因此,附带词汇习得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其次,学生自身词汇量很少,所以无法在阅读过程中习得更多的其他词汇。劳弗曾谈到,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将词汇作为阅读学习的指标,阅读过程中常常是依靠词汇而不是背景知识,句法知识更是被忽略了。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要想顺利阅读第二语言的阅读材料,并采用二语阅读的阅读策略,最低词汇掌握量需要达到3000 左右的词族。以辽东学院非洲留学生为例,非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学习一年的词汇量仅能达到hsk 一级。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止学习了这么些词语,但是能够完整保存在他们记忆中的词汇量可以说是极低的,这个数量远远达不到劳弗所说的水平。而经过调研,只有当阅读材料中95%的词汇是已经认识的词汇时,才能够为学生建立相当的语境,学生才能够猜到词义,然后习得词汇。

四、汉语词汇附带习得教学策略分析

(一)增加可理解输入内容

根据克拉申的阐述,教师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三点。首先,要明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是符合“i+1”理论的,即语言材料的难度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这样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的情绪。其次,学生能够自然习得的前提是有大量的可理解语言材料和内容,不管是课堂中使用的汉语教材、教师准备的教学资料,还是教师跟学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交流,这些课堂材料一定要有足够的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对汉语词汇的内在意义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关注汉语词汇的词性和词义。最后,在克拉申的假说中,趣味性以及关联性对学生自然习得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汉语教学方法、机械性的授课方式在汉语教学中对自然习得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要提高词汇的附带习得水平,教师就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关联性。

(二)丰富可理解输入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会让学生倦怠。因此,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同时丰富语言材料的输入方式,比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手段,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充分掌握汉语词汇的含义。同时课下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水平的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对语篇的理解,从而无意识地习得词汇,这种在阅读中习得词汇的方式非常方便而且效果显著。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材料应该和中国的文化、风俗、历史等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在习得汉语词汇的同时还能够了解中国文化,构建文化知识结构,增加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三)合理布置阅读任务

前文中提到辽东学院的留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短,所以课下教师需要合理布置阅读任务。阅读过程当中,学生能够获得词汇附带习得和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有非常大的关系。针对不一样的阅读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辛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投入和辛苦越多,学生就会习得越多,而且这种语言习得的效果还会保持得越久。学生如果只是进行阅读而没有相应的教师指导,或是缺乏相应的词汇练习,是很难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习得大量词汇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设置阅读任务,在考虑学生水平的情况下,设置需要学生付出的“投入量”。

(四)提高学生生词处理技能

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重视语篇,从而会忽略掉生词。这样做,学生不但不能进行词汇的附带习得,而且还会因为漏掉生词,导致文章理解起来很困难,从而丧失对阅读练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认识生词意识的培养,同时要增加学生的猜词训练,向其提供一些简单的猜词方法。比如让学生学会观察前后文线索,生词周围的句子、语法等。同时构词法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词义的猜测,提高学生生词处理的技能,这样就能够增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信心,提高其积极性。

(五)坚持传统教学与附带习得方法两手抓

虽然附带习得这种教学方法方便而且有效,但是教师也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手段。有学者对词汇的附带习得和课堂学习进行了比较,在交际练习过程中如果增加了直接学习的过程,比如学习词汇的时候,让学生做词汇练习或者查字典等练习,学生能够增加其词汇的产出能力。由此可见,这两种方法没有孰好孰坏之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运用其一,而是应该同时把握并运用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取所长,运用附带习得词汇法时要充分结合传统的词汇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发挥课堂词汇学习的长处,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附带习得词汇法并从中获益。

综上,汉语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遵循“i+1”理论,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语言材料,丰富可理解输入方式,营造愉快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从而提高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水平。

猜你喜欢
附带生词汉语
学汉语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权利保护研究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