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原则

2020-12-30 20:00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集初级中学薛炳顺
亚太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语文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集初级中学 薛炳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与此不相协调的是,社会出现了不少道德滑坡现象,部分人的素质日渐低下,甚至部分中学生出现了道德缺失现象。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德育教育的需求,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当代很多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备受宠爱,缺少责任感。因此,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大势所趋。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就是语文,语文知识包含了很多情感和信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束缚,通过文章所表达的观点和作者的情感引发学生共鸣,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中学语文德育渗透原则

(一)文道统一的原则

文道统一的实现并非一件易事,其不仅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及扎实的教学能力,而且还需具备教学中主动渗透德育的意识。德育通常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教学中主动渗透德育的教师却很少,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如果缺乏主动的德育渗透意识,只是强调语文知识教育,就如同是空中楼阁,毫无实用价值。韩愈曾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可知,教师自身的职责并非单纯地讲解知识以及解答疑惑,还需要将道理、真理传授给学生。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德育的缺乏就会影响到智育,若脱离了教材单纯地谈德育,那又只是单纯地说教,毫无实际价值。学习语文知识通常是需要以许多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感染,以实现字词句篇的知识性学习。因此,语文课程具备的人文内涵不仅对学生自身的精神领域有着较深的影响,而且还对学生的智育有着较深的影响。基于此,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做个讲故事的人,使语文的德育具有“语文味”,而非硬性说教。因此,想要使“文道统一”真正地实现,不仅要求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且还需注重对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二)和谐共鸣的原则

教学通常是师生相互配合与共同参与的过程。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想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正确地处理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的矛盾,以促使师生间产生和谐的共鸣。语文教师还需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等进行主动的了解,注重对学生在品德方面的“频率”与“脉搏”的把控。同时,教师还需对语文教材当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以小见大,从细节处入手,通过具体的人与事使学生进一步地感知到德育的内涵。另外,在具体教学时,语文教师还需通过眼神、表情等非语言的形式,促使学生对友爱与信任进行感受,以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相应的德育教育目标。

(三)与时俱进的原则

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的中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发育均比过去的同等年龄段提前约3 岁。这就要求德育内容也需跟得上学生的智力、心理、生理的发展脚步,反映出时代特点。同时德育教育需与学生的实际相贴近,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具体生活情况来进行,以此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能认同德育教育的内容。基于此,语文教师需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并走进学生的内心,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对教育内容、思想、方法等进行不断改革,以此适应教育对象的特点及环境的变化。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通常与成人教育相同,但是中学生由于智力的局限,对道德的内涵理解不通透,想法与成人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对《陌上桑》开展教学时,中学生通常对罗敷的行为无法理解,并单纯地认为太守如此有钱有势,为何拒绝他,嫁给太守的话,以后的日子将会比现在更强。面对学生产生的该想法,教师不能随意地加以批评,要知道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当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对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而不是责骂。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以此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使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通过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分析与评价,能使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适时适度的原则

中学语文的具体教学中,德育教育尤其要注重“度”的问题,一旦超过相应的“度”,语文学科的教学就会变为政治教学,导致语文课程的性质发生变化。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德育时,不能由于要将德育置于首位就牵强地硬性教育。这不仅无法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德育为先,通常指德育需充分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以此使智育获得正确的教学目标和动力支持。德育虽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最重要的部分。德育与智育是不能分离的,二者应该是有机结合的。因此,语文教师需注重坚持适时适度原则开展德育教育。语文教师需按照语文学科具备的特点与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将教学内容、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找出相应的结合点,以确保德育适时适度地开展,尽量做到天衣无缝。比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在讲解到鲁提辖使用三拳将镇关西打死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你路见不平吼一声,就把那个人打死,行不行?”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再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并学会遇事要通过法律武器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二、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

语文知识内容丰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时候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众所周知,语文教材包含相当多的文学作品,刻画了正邪、善恶、美丑等,这些文学作品寄托了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评价,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材料。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文章作为德育教育的材料,借助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对学生的引导,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个人觉悟,以形成良好的信念。

例如想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时,教师可以选择《岳阳楼记》这篇古文作为教学材料。这篇文章中,滕子京是作者的好朋友,因为动用官家的钱被贬,作者正是借着这篇古文,想用自己的爱国情怀感染朋友,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之情。所以,教师通过这篇古文的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当今社会,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通过这篇古文的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重要贡献。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适时渗透德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语文课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某种思想产生的原因,同时教师也要用全新的观点审视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发挥语文思想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此外,教师也要明白自己面对的学生并非一无所知的,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能够在自己的视角下观察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机会,自然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例如学习《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时,有的学生会直言:“每个人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不就好了,多做事为什么还要开心呢,工作那么忙谁会开心呢?”这种观点不可笑,很多人觉得工作是一种负担,感受不到工作的乐趣。教学中,教师不能对持有这种想法的学生进行训斥,应该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爱岗敬业的重要性,知道工作中充满趣味,应该提升工作效率,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快乐,实现合理的生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品格。

(三)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例如语文课前的讲话活动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要求学生准备鲜明的主题,课前上台演讲三分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话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判断。课前讲话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经过日积月累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日记里,教师根据学生的日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学生写日记可以让自身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通过日记,教师也可以知道学生的喜怒哀乐,看到学生的真实想法。日记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写作文,这能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不仅仅可以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德育教育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感知,需要教师把德育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德育教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教材中的事例影响和感化学生,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德育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