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施仁港
作文贵在创新和创意,故叶圣陶等名家向来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多要求在虚拟的交际语境下写作,一般有明确或潜在的写作任务指令,限制颇多,是典型的“戴着镣铐跳舞”。如果考生一味坚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多半会栽跟头。而观察近年全国卷的作文试题和官方发布的考场优秀作文,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优秀作文大多具备四种写作立场,即文章立场、受众立场、青春立场和阅卷立场。写作立场就是作者写作时的站位,主要指所处的地位和身份认定。下面,笔者以高考议论文的写作为例加以阐述。
这里的文章立场不是指传统的文章学立场。传统的文章学是专门研究文章性质、功能、构造及读写文章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而这里的文章立场是指考生要尽可能将文章写得文质兼美,即文章要写得“漂亮”,形式和内容都要追求尽善尽美。其实,通行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就是从文章立场来拟定的。“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是对内容方面的要求,“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是对形式上的要求。而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有创意”显然属于内容,“有文采”则属于形式。“有文采”并非仅指辞藻华丽,语句优美,根据通行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来看,更多的是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由此观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实际上就是“文质兼美”的具体化。“文”指文章形式,“质”则指思想内容。“文质兼美”指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辞藻雅丽,文章华美,它是古往今来评价所有文章优劣的标准,是万变中不变的规范,自由写作如此,考场作文也不例外。当然,作文要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需要诸多条件。基于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的命题模式,笔者以为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做到“符合文体要求”,二是要尽可能地追求文采。
“文各有体,得体为佳。”所以高考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这里的“文体”指文章的体裁,即文章的样式、体制,它反映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但是,近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试题大多强调任务驱动和情境写作,从2015年全国卷Ⅰ的就“小陈举报父亲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这件事“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到2020年全国卷Ⅰ的发言稿、2020年全国卷Ⅱ的演讲稿和2020年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的主持词,都概莫能外。因此,写作时首先要注意作文试题的文体要求,比如2020年全国卷Ⅰ的作文要求写发言稿,写作时就要注意符合发言稿的格式要求、措辞和行文上的特点。但这只是“符合文体要求”的第一个层面的内涵。因为像书信、演讲稿和主持词等,是以应用性或应用的场合来分类的,更注重其格式方面的特点,而格式等因素多属于外在的形式,尚不足以显示文章的内在特点。比如同是书信体文章,以现代教学文体分类的角度看,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抒情散文,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则是议论文(驳论文),因为书信体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抒情,可议论,还可融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所以,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书信体的文章完全可以因文而定,按需选用,十分灵活。但是高考作文就不一样了,它承担着特定的考查使命,所以它有明确的写作任务。2015年全国卷Ⅰ要求就“小陈举报父亲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这件事“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以表明考生的态度,阐述考生的看法,这显然是要借书信的形式来说理。这种情况下,如果考生以书信的形式写一篇记叙文(故事、小小说等),那么其文章是绝对不符合要求的,因为记叙文很难做到表明态度和阐述看法。因此,2015年全国卷Ⅰ的作文就其实质来看,其实还是要写议论文,只不过这篇议论文的外在形式是书信而已。同样,演讲稿、发言稿和主持词等都是作文的外在形式要求,是交际语境(情境)写作的要求,行文思路和逻辑还要看作文试题的具体任务指令,但就近几年全国卷作文题来看,基本上都是要求写议论文。比如2020年全国卷Ⅰ的作文试题就规定了特定的情境——“班级读书会”和特定的文体——发言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只能以发言稿的形式写一篇议论文。总之,这些作文形式上多要求写书信、发言稿或演讲稿等,本质上却要求说理,故实际上还是要写议论文,所以写作时既要合乎演讲稿等实用文体形式上的要求,又要遵循议论文的说理规范。考生写作时只有做到“内外兼修”,形式和内容都符合作文试题的要求,才算真正“符合文体要求”。
近年高考作文试题比较强调情境写作和任务驱动,有人就认为只要完成了任务指令便万事大吉,对作文的“文”并不重视,甚至有一些专家对讲究文采的文章不屑一顾。实际上,任何文章都是讲究文采的。国人对文采有一种本能的推崇。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多是文采斐然之作。
讲究文采与追求内容严谨准确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两全其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正)》序言第一句话是“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句话就很有文采,运用了“悠久”“光辉”“灿烂”等多个形容词。《共产党宣言》的语言也具有雄浑有力、浓墨重彩、透彻鲜明、言简意赅的特点,如开篇第一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就别出心裁,不同凡响,令人回味悠长。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和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想》等经典议论文,有的是书信,有的是演讲稿,都是文采斐然之作。丘迟“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名句至今脍炙人口。《我有一个梦想》则是中外演讲史上广为传诵的篇章之一,慷慨激昂,气势磅礴,语言典雅,极富感召力。
因此,情境写作也好,任务驱动也罢,高考考场作文自然是要讲究文采的。文采斐然才更能打动人心、说服受众,从而达到交际目的。当然,文采要与思想融为一体,文章内容才能深邃,正如秦牧先生在《艺海拾贝·核心》所言:“一味在那里讲究辞章,讲究文采,而思想贫乏以致错误的人,不可能写出好作品。”
受众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影电视的观众等。但在高考考场虚拟的写作情境中,所有的受众都被简化为读者,于是,所有的交流也都要转化为书面表述,不管是演讲稿、发言稿还是主持词。
如前所述,近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大多强调任务驱动和情境写作,从2015年全国卷Ⅰ的就“小陈举报父亲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这件事“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到2017年全国卷Ⅰ的从“一带一路”等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再到2018年全国卷Ⅰ的“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2019年全国卷Ⅰ的“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2019年全国卷Ⅱ的“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特定情境下的演讲稿、观后感或书信的写作,乃至2020年全国卷Ⅰ的发言稿、2020年全国卷Ⅱ的演讲稿和2020年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的主持词,都无一例外。正如荣维东先生所言:“写作就是特定语境下的书面表达和交流。”
因此,写作时一定要明确文章潜在的受众,从而采用特定的交流方式。这也是交际语境写作的应有之义。2015年以前的全国卷作文试题不怎么强调交际语境,或者说交际语境写作的任务还不够明显。但是,在现在的交际语境写作试题中,如果考生还是自说自话,缺乏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会被视为没有完成特定的写作任务。
如演讲稿的写作,孙绍振教授认为:“演讲是一门独立的学问。总起来说,其特点有:第一,演讲的现场性;第二,与听众的互动生成性;第三,具体分析的深邃、智性的张扬为上;第四,适当的鼓动、煽动、抒情;第五,故作大言,大词小用的幽默感;第六,演讲词汇贵在口语化,就句法而言,则以短句、干脆利落为上。这一切,都是题中之义。”孙先生总结出的演讲的6个特点,除第3个属于文章立场外,其余均与演讲稿写作的“受众立场”和“交流意识”有关,可见在写作此类文章时具备“交流意识”是何等重要。孙教授的这些要求比较高,考生在高考限时写作的环境中很难全部做到。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将演讲稿的“受众立场”和“交流意识”仅理解为开头应有“亲爱的同学们”,结尾应有“谢谢大家”,而应该与受众有更深层次的互动交流,例如运用“适当的鼓动、煽动、抒情”以引以共鸣等。如2019年全国卷Ⅰ的演讲稿,考生写作时就要充分考虑特定受众的特点,尽可能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审视自己所写的文章,以期更好地达成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目的。
当然,其他的应用文体如书信、发言稿和主持词等同样需要有“受众立场”,注重“交流意识”,不过因为文体各异,落实的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各有各的注意事项。
2017年以来,全国卷的作文试题强化了考生当代中国青年身份的表述,具体表现为在写作指令和写作任务的拟定中,明确强调或预设考生要以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份来表达,即要求考生强化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份认同,运用青春(青年)立场来写作。
2017年全国卷Ⅰ要求考生(试题中的“你”)从来华留学生关注的“一带一路”等12个“中国关键词”中任选两三个,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显然,这里的情境就是中国青年向外国青年讲述中国故事。2018年全国卷Ⅰ要求考生为2035年时18岁的中国青年写一篇文章,让当代中国青年向未来中国青年讲述自己经历的中国故事。2019年三套全国卷的作文题考生的身份都只能是青年学生:卷Ⅰ的考生是“复兴中学”的青年学生;卷Ⅱ明确要求“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卷Ⅲ的漫画中画的是老师和学生。2020年全国卷Ⅱ要求写作演讲稿,提供的虚拟情境为:“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这里,演讲的情境、主题都与“青年”有关,演讲者和受众也都是“青年”,可谓将青年身份强化到无以复加了。但其实,2020年全国卷Ⅲ和2020年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也都明确规定了写作者的青年身份。2020年全国卷Ⅲ为“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作者自然是典型的青年学生身份。2020年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设置的情境是电视台邀请考生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写作要求中明确说明要“切合身份”,显然,这里的“身份”就是当代青年学生的身份。
以上,笔者简要梳理了一些2017年以来高考中明确要求以当代青年的身份写作的作文试题。其实,还有的一些试题虽然没有明确要求考生以青年身份进行写作,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隐性的要求。如2020年全国卷Ⅰ,要求写作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试题中又以“你”来称呼考生,可见,考生也只能以青年学生的身份进行写作。
为回应作文试题中对写作者青年身份的预设,作为当代中国青年,考生必须增强身份认同感,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胸怀家国,放眼天下,努力培养大视野、大心胸、大格局,秉持家国情怀,弘扬时代担当。写作时,应坚守青春立场,不管是宏大主题的议论,还是细致入微的记叙,都应该尽可能体现青年的观察、青年的思考和青年的理解,尽可能呈现青年的气质、青年的气度和青年的格局。这种焕发青春色彩、激扬青春力量和充满青春朝气的表达正是青年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具体写照,既是高考作文青春立场的应有之义,也落实了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近年高考作文试题比较强调情境写作和任务驱动,但对考生来说,所有的情境都是虚拟的,所以考生的表达和交流很难做到完全真实,不论是2015年全国卷Ⅰ的书信,还是2020年全国卷Ⅰ的发言稿,其实际的受众(读者)无一例外都只是阅卷者而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阅卷者就是考生的“上帝”。考生是否完成作文试题所规定的任务指令,或者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都由阅卷者判断,考生已经完成了任务而阅卷者没有感知到,等于考生没有完成。
众所周知,阅卷者是一群特殊的受众,他们主要是教学一线中有一定教龄的高中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阅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他们要根据相关的评分标准或规则,对阅读的内容即考生的作文进行对标权衡与判断,然后进行量化赋分。而且阅卷者身处特殊环境,行动上受到纪律束缚,阅卷又有任务要求。阅卷者在阅卷时必然会产生有利于提高阅卷效率、完成阅卷任务的心理期待,包括期待考场作文书写工整、中心明确、结构清晰等,因为这些特征有利于阅卷者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对作文的判断。这样,与阅卷者的心理期待相符的考场作文,自然更容易受到青睐。
提到“阅卷立场”,许多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书写是否美观。考场作文,书写当然要尽可能规范工整,但这仅仅是前提条件。书写工整自然便于阅读,但也正因为便于阅读,文章的优点和缺点也会一览无余。因此,文章内容不好但书写工整的考生不一定更占优势,考场作文还是要靠文章本身取胜。
以议论文的写作为例,基于阅卷立场契合量化要求的文章在标题的拟写、主旨的呈现、结构的安排和素材的选择等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就主旨的呈现来看,议论文的主旨上承作文试题的材料和要求,是判断文章是否切题的直接依据;下启文章逻辑结构框架,往往决定着文章论证说理的体式。所以,为便于阅卷或避免被误判,在服从文章论证说理需要的前提下,考场议论文要尽可能采用开篇呈现主旨的方式,即在文章的首段末尾或第二段以单独成段的方式呈现中心论点,并且在结尾重申,加以强调。或者在文章的首段末尾或第二段以单独成段的方式提出论题,主体部分围绕这个论题展开具体分析论证,最后再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回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
因此,在备考阶段,考生们不妨以阅卷者的立场来审视自己的作文,在标题拟写、主旨呈现和结构安排等方面来修改、升格自己的作文,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既符合作文试题要求,又让阅卷者觉得赏心悦目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