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小娟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用英语来说就是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 , but the kindling of a flame.这是很多人喜爱的一句教育名言,他们中大部分是教育工作者,既有大学教授,又有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既有中国教育者,又有国外同行。
名言往往出自名人。这句深受中外教师喜爱的名言出自哪位赫赫有名的先贤圣哲之口呢?在很多中国的读物中,把这句话的作者归于古希腊大哲人苏格拉底,还有归到柏拉图名下。这些说法极可能是不可靠的。不过,我并不想找到某个结论,而恰恰希望用这句名言来点燃我们对教育真谛的探索。
这句名言引导我们追问的是:教育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抽象的问题,人们通常会引入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这样一来问题就可以转化为:教育像什么?
教育像什么?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把教育比作灌输、灌注、投喂的过程。比如,一些教师喜欢说:“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从教育方法来说,这种理论势必造成老师的自恋倾向,满足于带给学生一碗水的“成就感”,必会运用“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削弱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造就缺乏探索思想的学生。
因此,这一类以强制性知识传授为特征的教育被近现代教育家们不客气地讥讽为“填鸭式”教育。
灌输的教育为什么不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儿童本质的误读。儿童的生命是活泼泼的,无时无刻不在生长着;儿童的心灵是多彩灵动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中。怎能像对待无生命的容器一样对待儿童呢?
火在人类文明中有诸多象征意义,如温暖与团结,如智慧与指引,如光明与前景,如冲破黑暗的力量……奥运会的圣火则特别代表普罗米修斯从宙斯那里盗取并给予人类的火种。因此,火也是人类文明永续的保证。
如果火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生生不息的象征,那么,每个儿童都是等待点燃智识之光的火种。真正的教育只能是点燃火焰,让儿童燃起探索求知的热情。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先驱陈鹤琴先生记载过一个案例,讲他与3 岁的儿子一鸣之间发生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体会“点燃”的教育所蕴含的精神。
有一天,3 岁大的一鸣把自己的书搬到父亲房间里,玩卖书的游戏。游戏结束后,爸爸让他将书整理好,放回原处。一鸣不干,说要先吃饭,吃完饭再去整理。爸爸同意了。
饭吃完了,一鸣又说要睡觉了。
爸爸想了想,对一鸣说:“我帮助你一同弄吧。”说完,他就“嗨嗬,嗨嗬”地叫着,替一鸣整理起来。一鸣平时最喜欢“嗨嗬,嗨嗬”地叫着搬东西了,一听这个声音,立刻和爸爸一起“嗨嗬,嗨嗬”地把书搬到自己的书架上。
一鸣本来不乐意独自去整理东西,但爸爸用他平时所喜欢的活动去激发他的兴趣,帮助、引导他,他也就愿意做了。假如家长以强迫手段去对待孩子,固然也可以奏效,但孩子心里一定很勉强,很不高兴,弄得做父母的也没趣味,大家心里都不舒服,不是理想的教育效果。
凡是从事儿童教育的人,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该向陈鹤琴先生学习,在教育中注重点燃儿童的兴趣,这需要教育者自己先有“火光”。
什么意思呢?要点在于能真正欣赏童心童趣。
一方面似乎我们都很会欣赏儿童。比如,当我们从诗句描写中看到那个“也傍桑荫学种瓜”的小孩儿,或者“急走追黄蝶”的淘气包,或者“忙趁东风放纸鸳”的快乐学童,或者“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归”中偷采白莲的小娃,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柔了心境,笑弯了眼眉。
另一方面,类似的情境一旦换到现实中大概就是另一种景象了。现实中的人们确实常常不能做到像欣赏诗句中的儿童一样欣赏现实中的儿童。有人不喜欢爱模仿的孩子,有人嫌弃闹腾的小男孩,更别说偷采别人家东西的“小贼”了,不定会惹来多少麻烦呢!
怎样才能欣赏童心童趣呢?诗句给了我们提示。在面对年幼的儿童时,只有先放空自己——把头脑中习以为常的成人社会评价规则暂时放弃,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看到儿童、看懂儿童、欣赏童心童趣。陈鹤琴的不凡之处就在于他用欣赏的目光看到了一鸣,看到了这个三岁小娃儿“嗨嗬,嗨嗬”地叫着搬东西这一行为的天真烂漫,所以他能自然而然地模仿孩子的语言和动作,就像在邀请孩子来做游戏一样。一鸣“劳动”的兴趣果然被他的火光“点燃”了。
我见过很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他们出现时孩子们会争着围过来;他们在讲故事前不会说:“小朋友们,我要讲个故事,想不想听?”他们讲的故事常常是不知不觉中开始的;他们不会疾言厉色,却又有着一种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