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鹏 王玉兰
【摘要】地理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通过地理课本插图,使学生养成读图、析图、用图、绘图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方法,锻造地理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关键词】课本插图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实践能力 人地协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8-0052-02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四大核心素养。下面以人教版2013年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为例说明怎样通过课本插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在地理课本中,各类的地图与图表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因为课本中的文字部分主要任务是对理论知识加以阐述,而课本插图是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使其具有画面感。在初中地理教材的改革过程中,一直不停地在向教材内容的形象化、理论知识的直观化以及知识体系的具体化发展着。丰富地理教材中的课本插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对知识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而可以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提升独有的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以更为开阔的眼界去进行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对地理学习也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在借助画图分析知识点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提升学习与记忆效率,使得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被掌握。除此之外,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地理教科书的插图主要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地图。地图具有内容简明扼要、局部突出放大重点、以及便于获取信息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地图掌握相应知识点所需要的信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地理课本与地图册相辅相成,通过对专图、简图、特写以及示意图等不同类型地图的合理运用,进而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二种是剖面图。剖面图的应用可以对地理事物的成因以及分布特点加以说明,通过对地图加以补充与发展提升对地理知识的延伸。第三种是鸟瞰图与模式图,借助独特的视角与详细的思维框架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第四种是分解图与统计图。分解图可以从微观的角度上,有效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内部的了解,从而将内部与外部有机地集合起来;而统计图可以对各类数据加以汇总归纳,直观地展示出各个参数的区别与特点。第五种是插图画。其中包括彩色图片与素描黑白图片等,大大增强了学生在插图教学中的趣味性。
在地理课本插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很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交流表达机会,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图像的理解。通过图像所表达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借助演讲等形式使得学生理解图中的原理与规律。例如在观察黄土高原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收集一部分关于黄土高原的资料,并在课上的时候对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等因素进行汇报。培养学生绘图的习惯,提升学生知识再现、结构重组以及创新应用的能力。通过对学过的地理图像加以绘制,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地理原理的记忆,理顺知识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对薄弱环节进行自查,教师也可以借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学生对区分黄土高原上不同的地貌特征有困难,就可以通过图像对黄土梁、黄土塬以及黄土峁等地貌进行展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加强对学生地理信息以及图像收集能力的培育,使其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关注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地理图像的识别能力。教师可以举办地理图像的展示会,以插图教学的方法对知识线索进行总结与梳理,例如开展黄土高原专题展示会,通过对黄土高原各个方面的图片进行集中展示,带领学生讨论黄土高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相应解决措施。另外,进一步发挥学生对图像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不断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提升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能力以及地理外貌的识别能力,进而增强对地理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成就感。例如可以组织知识竞赛,学生科学运用相应的地理插图解答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对图片的实际运用能力,促进知识体系的架构与重点难点的掌握。
学生在掌握读图能力之后,就需要借助这一能力提升对地理的学习能力,而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总的来说,通过课本插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的方法有培养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等。
区域认知是学习地理的一种方法。区域认识以区域地理知识为依托,包括区域位置与分布、区域特征与成因、区域差异与联系、区域环境与发展等方面;区域认知方法是区域认知的手段与途径,一般强调区域观察、区域调查、区域比较和区域综合分析方法;区域认知能力是人们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区域问题的综合能力,表现为区域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地理因果分析与推力能力,区域预测、评价和优化能力等的综合运用;区域观念是区域认知过程中所秉持的地理思想,可以概括为空间观、人地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和因地制宜观等。课本插图具有直观性,能把具体的地理事物反映在图上,能够激发初中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读图时让学生图中找一找、口中念一念、手中画一画、脑中想一想,加深对区域的认知。如在课本中6.24黄土高原的景观图,学生就能对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特征有了大概的影响,教师只是强调“壑”字的写法而已。在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图阅读中,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并画出乌鞘岭、太行山、秦岭、淮河、长城,黄土高原的位置与区域范围就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此时进一部让学生在图上找出黄河、延安、黄陵,结合图6.27黄帝陵,教师实时地讲述黄土高原是母亲河黄河流经的地方地、革命圣地、华夏始祖开创文明之所,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学生在学习黄土高原人文地理特征时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综合思维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因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因此,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学生要学会综合地思考有关地理的现实问题,以解决现实问题,应具備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的思维基础。要重视学生“地”的概念形成和“理”的逻辑思维,以及与地理位置密切联系的知识的推理,这也是地理教学的必然之所在。图6.3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中让学生找出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易溶于水,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过垦过牧、采矿、修路破坏了植被,从而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实时地指出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盛,现在植被为何稀少?学生思考后得出植被遭到破坏,理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
地理实践能力是让学生在现实的地理场景中感受真实的地理环境,通过室内室外的真实实践,来研究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实验的考察、研究、实验等行为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行动能力。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在课堂外进行实践能力的条件不足,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各种景观图、模拟实验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中观察、感受体验、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利于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地理野外考察、地理社会调查和地理模拟实验等各项能力的提升中。在图6.34阅读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在降水相同的状况下,三个烧杯中的水、泥沙的多少,分析比较水、泥沙多少与图中的哪个条件有关?学生观察思考后不难得出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比较沙土与黏土、陡坡与缓坡、暴雨与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图6.33、图6.35两幅景观图阅读中,观察景观图的同时要注意图上所配人物的对话,让学生说出水土流失的危害,尽管学生从图中得出的结论不同,但核心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教师通过倾听及时用简明扼要的板书总结就可以了。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后,及时审视自己的行为,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提升利用自然的能力。图6.28中的传统民居窑洞、信天游的形成原因分析,由于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当地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冬暖夏凉的窑洞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体现了人地协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使得坡上与坡下、塬与塬、墚与墚居住的人之间的沟通不方便,为便于沟通产生和演变为歌腔高亢而悠长的陕北民歌信天游。通过图6.33和图6.34水土流失已经危及到人类生存环境,人类必须审视反思自己的行为。图6.34直观反映了水土流失与植被多少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提出怎样防止水土流失?大部分学生会回答植树种草。及时展示图6.36,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图,找出坡脚建挡土坝、护坡;陡坡地植树种草;缓坡地建梯田来防止水土流失。这些措施效果如何?通过图6.37、图6.38的阅读打坝淤地、林草护坡增加了土地面积,减少表土的流失,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图6.39关于退耕问题的讨论,退耕要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图上人物的对话得知如今的黄土高原环境变美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富裕了,人地关系趋向和谐。
初中地理课本中插图量几乎占据了整个课本篇幅的一半以上,地理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理圖和相应的地图册,指导学生学会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及进行思维的习惯,学会图文互换、图图互换、图表互换,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绘制简单图的能力, 从地理的视角观察周围的地理事物,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建军.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区域认知的培养[J].中小学教育,2017(4)
[2]郭芳英.中学地理教学应该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
[3]方丽妹,赵燕妮.浅析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 理实践力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
作者简介:
王树鹏(1970-),男,甘肃武威人,藏族,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地理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