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源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出行效率及享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陆地交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出行需求,航空方式同时具备效率和服务两项主要功能。高校空乘专业的出现为航空服务培养一大批的专业人才,本文从空乘专业教学管理现状出发,从转变教学观念,课程研究、师资力量、校企合作等四方面来阐述如何加强高校空乘专业教学管理。
【关键词】空乘专业 教学管理 思考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8-0001-02
随着航空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空乘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空乘专业则应运而生。随着空乘专业不断创新与研究,也为民航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何保持高效人才培养的优势,使人才的素质与民航发展需求相适应,让定向培养专业能真正为社会所用,人力资源能够有效配置是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空乘专业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航空服务人才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一方面,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近几年来,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缺口都非常大,不少公司,专业需求较强的公司都专门设置人事招聘岗位,对于航空人才来说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人员流动率高。人员流动虽然是正常情况,但是高流动率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对于航空服务领域来说,人员服务范围是有限的,配备相对足量的人员才是保障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对于空乘人员来说,年龄限制也是非常严格,这也是流动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空乘专业教学管理的现状
对于现代民航发展来说,由于其对人才的严格要求,需求量不断提高,因此空乘人才匮乏,供不应求,而高校空乘专业的设置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局面。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1.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理念是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的态度,是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更新的,而不是一成不变。我国航空发展虽然起步晚,发展快,但是往往教学理念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服务的品质和需求有所不同,教育理念也是如出一辙。我国虽然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但是也难以改变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对于空乘专业来说,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空乘人员的要求是表象的东西,只要形象好,个子高就行,殊不知除此之外,还要求有专业技能,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等等。
2.师资力量薄弱
民航在我国相对来说起步较晚,但是对空乘人员需求量大,专业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要求高。有很多高校就趁着这股“东风”开办空乘专业,但是在对师资力量的认识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空乘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很多课程、教学细节都在探索当中,这方面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相对来说也不成熟。
3.教学与实践脱节
教学与实践脱节是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航空领域本身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教学模拟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给民航输送人才的时候,导致还要进行二次深入培训,使得企业增加培训成本。
二、加强高校空乘专业教学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一)转变教学管理观念
好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也是高校校风的一种体现。所以要加强高校空乘专业的教学管理,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1.对授课教师进行教育理念方面的培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都在不断变化,那么高校办学理念也要随之与时俱进。给老师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从根源上加强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其不断改进创新,让新时代的学生享受新的知识教育。
2.让授课老师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与时俱进,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实践中去总结经验,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传授给学生。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纸上谈兵”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毕业后能正确找到个人工作定位,防止其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不知所措。
3.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
传统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对事物已经有了独立的思考,并形成了个人的价值观。老师在教学管理中可以加以引导,给学生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空乘专业本身要求实践能力非常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不仅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其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开发。
(二)加强对专业课程特色研究
开设课程是为了达到设置专业要求来服务的,所以高校是否具备开设专业能力,换句话说,是否能按照要求开设课程。各个高校在开设课程过程中都能够针对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但是缺乏特色和创新研究。
空乘专业开设基本乘务知识课程以及提升类的一些培养个人素养的课程,语言方面还是以英语为主。随着世界发展多元化,国界越来越弱化,世界对中国也提出了多元化的服务要求。就用语言为例,针对不同国家乘客,多国语言服务更能够满足世界多元化服务的要求。那么在开设课程过程中,就应该适当地开设多语种基本的空乘服务语言。在乘务知识课程中虽然有“航空服务礼仪”,但是面对国际乘客怎么更好地服务,就需要了解多国的文化习俗。
(三)加强师资力量的配置
师资力量配置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开设的每一个专业来说也是一样。空乘人员需求量大,人员技能要求高,那么对于高校输送人才的要求也就相应的非常高。保障专业能够有效性开展是与雄厚的师资力量分不开的。
1.加强空乘专业教师的配置
首先,在引进老师时,对其专业性进行严格考核。空乘人员不仅对个人素质要求严格,对专业知识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最好引入空乘相关专业的老师。在外行看来,很多人都认为空乘人员最重要的是颜值,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其实不然,空乘行业虽说是一个服务职业,但有其特殊的专业性,比如空中应急救援、乘机服务、语言学习、医疗常识等等。
其次,老师数量按照正规化编制配置,避免老师短缺造成课时不足,足量配置教师是加强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将合适的人员配置到适当的岗位上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学校因为教师资源短缺或者为了节省成本,就一味的压缩老师的数量,这种做法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学校都得不偿失。由于每一个人的能力与经历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老师管理幅度过大,难免管理学生的精力受限,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配置足量的老师也是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保障。
2.加强空乘专业硬件设备的配置
先进的教学设备不仅是老师教学的好帮手,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空乘专业是专业性、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可以说是定向培养,服务中有特定的情境。引入先进的实训室是非常必要的,比如VR实训室,它能够模拟真实的航空服务情境,让学生就像在亲身经历中学习专业知识。在引进先进设备时,要与时俱进,要根据现时的乘务发展去更新硬件配置,避免引进陈旧设备,既增加成本还起不到预期效果。
3.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师资力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質。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对于教师来讲这几项要求也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不管是从个人还是社会角度来说都赋予了不平凡的义务。
另一方面要加强老师的专业素质。在上述中提到了从人才引进上要重视老师的专业度,在此要说的就是加强老师的专业化培训。因为科技是不断进步发展的,教师的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更新,否则不仅观念陈旧,所授学生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职业要求,让学生步入“知识无用”的误区,挫败其积极性。老师不能本本主义,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技能,不管是教学设备,教材内容,还是空乘技术发展等等,都要时刻关注。
(四)加强校企合作
空乘专业已然成为一门专业的技术服务专业,不管理论学习的再扎实,都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上来。高校学生如何掌握技能成功毕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几张苍白试卷的成绩上,要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校企合作已经不是新的话题与创新,但是这种方式在操作过程中确实能够让学生顺利从学生角色转换成员工角色,让校园与社会接轨。但是也有很多高校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
1.展开校企互动,达到资源优势互补
学校和企业本身场地不同,培养的侧重点不同,两者能够优势互补,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学校和企业正好都有着各自的优势来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专业技能,空乘专业中,理论与实践都同样重要,不可偏废。而学校侧重的是理论学习,理论达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所以空乘专业的最后一个学期一般都会安排学生去实习。而企业就是学生实践的“基地”,通过岗位的实践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还能树立学生初入社会的信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加强频繁合作,学生每一学期都有理论学习重点,最好在每个阶段学习完毕后就开展实训学习,促使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
2.定向培养,减轻学校就业压力
定向培养并不陌生,顾名思义就是企业提前与学校协商,预定毕业生,通常是将实习与正式留用结合起来。学生实习表现良好企业就会转为正式员工留用。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压力,但是也要关注那些专业知识不强未被留用的学生,学校最好能对其进行二次培养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增强走向社会的能力。
3.学校引入企业的反向模式
空乘专业本身实践性强,人员的灵活性与能动性要求很高,企业也可以比喻为一个实践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并不断对专业有更新的认识。学校直接引入企业的模式换言之就是在企业开办学校,让学生一边掌握理论知识一边加强实践学习。这种反向思维模式能够长期为企业输送并培养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还能充实企业文化,让企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但企业办学,不管是从师资、还是时间成本来讲都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支出。所以,企业在选择校企合作的方式上,不能盲目而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最适合企业发展的途径。
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负担,但是又削弱了学校的作用与知名度,仅凭一纸文凭是无法让学生在社会上立足的。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学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学校也可以建立专业的空乘实训基地,培养一流的空乘人员给社会输送专业的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摇篮”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现在民航发展的形势,如何提高教学管理,让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是高校与民航机构都应该重视的问题。随着我国交通领域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交通方式可供人们出行选择,民航发展虽然面临着考验,但也是一种机遇。高校空乘专业教学不仅要转变思路,加强专业课程研究与师资力量,还要开拓新的思路,加强校企合作的多样化,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雅靓.空乘专业学生人性化管理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08):70-71.
[2]倪子钧.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民航英语课堂焦虑与应对策略[J].校园英语,2018(51):41.
作者简介:
陈希源(1989-),女,空乘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空中乘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