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超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文学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主要方式。为了深入探究小学语文读写融合的策略,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 以读促写;小学语文;学生
以读促写,指的是以文本为模仿的写作训练模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教师既需要开展文本解读,又需要從文本解读中发掘写作训练切入点,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学会写作。
一、改写求新,激发创造
在当前,大部分小学生学习古诗时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很少具备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这些学生很少主动找寻解决办法,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的答案。特别是学习古诗词时,表现得尤其明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关注诗词的语言、传说、插图以及情感,鼓励学生将诗词改写成记叙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发现同一内容不同表现手法的魅力,还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充满创造力。
例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诗人用短短的4句话就表达出了对友人强烈的不舍情绪,看似简单的语言背后却暗藏着深刻的意味,教师不妨以此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将这首诗改写成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的记叙文,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有的学生改写成了这样的故事:“一天清晨,渭城下起了毛毛细雨,就好像给整个城市洗了个澡,道路变得格外干净。旅店外的青草,在春雨的沐浴下,也变得更加郁郁葱葱。我的朋友,请你满饮这杯中的酒。因为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很难再碰见熟悉的朋友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挥了奇妙的想象力,补充原诗中没有提到的细节,让故事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改写课文,能够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原文,用另一种表达方式突出原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丰富内容,激活想象
除了改写课文,实现以读促写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进行融合。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文,从原文中搜寻和生活契合的内容,同时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细节出发,大胆地展开想象,对原文进行多维度创编。通过这种多维度改编活动,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方式,甚至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内在憧憬。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文章揭示了雨来没有死的事实,但是却并没有交代后文发生的故事。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想象一下同龄孩子雨来在以后又会有怎样的经历,试着为《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续写一个符合情理的结尾。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学生都写出了非常精彩、有趣的故事。比如,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在雨来成功地将鬼子赶跑以后,雨来的妈妈再也不反对他游泳了。因为正是游泳这项技能,让雨来捡回了一条命。从那以后,芦花村恢复了往日的欢歌笑语。但是好景不长,另一拨鬼子又来了。这一次雨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和自己的小伙伴三钻儿、铁头利用水上的优势成功地将鬼子再次赶跑,真正成为了村子的‘守护者联盟。”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发挥自身的想象,对原文的情节进行合理的续写,巧妙落实以读促写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方式有若干种。针对文本进行续写是其中最为常见,同时应用最为普遍的方式。续写有赖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实现“以读促写”的关键。
三、智慧领悟,回归心灵
读后感是小学常见的作文形式,更是实现“以读促写”的最直接模式。但是,这种方式常常为教师所忽略。原因无他,和改写、续写以及扩编等模式相比,读后感太过平淡,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太过主观,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作为读后感。但是,对小学生而言,读后感是激发其读写兴趣的重要训练方式。通过读后感,学生将表达真实的看法,也会由此衍生出很多有趣的观点。正因为读后感形式自由,才会让学生感觉亲切,进而提高学生的读写欲望。
例如,在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节选课文后,很多学生表示不可思议,很难想象当一个人置身在荒岛上会有怎样的感受。此时,教师和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试着表达最真实的想法。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有一天真的流落荒岛,不敢想象应该怎样活下去。因为太孤独、太绝望了,根本不知道会不会有一艘渡轮从小岛前驶过,每天都会活得很痛苦、很煎熬。”还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还活着,一切就会有希望,荒岛那么大,肯定有很多没有探索的地方,说不定会有人烟。”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通读名著的节选片段,试着写下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互动、重读课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想对鲁滨逊来说,最绝望的不是流落荒岛,而是忘记时间。当一个人对时间没有概念时,会逐渐忘记自己,所以鲁滨逊才会在树上刻下日期,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自己遗忘。由此可见,鲁滨逊对生活还是充满着希望的。”
读后感是学生对文本最直接的感受,因此最真实,最贴近学生的认知。只有学生对文本产生深刻的理解、认知,才能写出动人的文字,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双管齐下同步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少敏.让读写并蒂花开——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09):131.
[2]张英云.放飞心灵,快乐作文——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趣味性[J].作文成功之路,2020(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