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仙
摘 要: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作文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地进行文章的写作。新课改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所以教师需要对自身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对分层教学模式的认识、研究和实践,以此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分层
教师要对分层教学模式的含义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为后续的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结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作文写作基础来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科学的作文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一、针对学生水平,进行能力分层
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上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时,要针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有效的分层,兼顾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作文写作水平,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的作文写作技巧,有效提高其写作水平。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分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难度适中的作文写作题目来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并明确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评价标准,以此作为分层的主要依据,以保证分层教学的科学性。比如,如果某学生的习作结构严谨,并且语句优美、运用恰当,那么这一学生应分在第一层次;如果某学生的习作语言平淡,但是能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抒发出来,那么应将这一学生分在第二层次;如果某学生的习作结构不严谨、逻辑性不强、语句不通顺等错误较多,那么这一应分在第三层次。分层之后,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导。
二、针对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教学
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分层,实施科学的分层教学,使教学目标更加贴合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划分教学重点,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应掌握的写作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最低层次学生的水平作为基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防止低层次学生不会写、不能写的情况出现,并要保证教学内容能激发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兴趣。
教师要通过形象化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效率。比如,展示一个小姑娘向妈妈献花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进行写作。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写出有关时间、地点、人物等基础性的问题;对于第二层次和第一层次的学生来说,要思考为什么小姑娘会向母亲献花,由此联想到什么样的问题。
三、针对教学内容,强化课堂分层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时,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将朗读融入其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情感和教师所提供不同风格朗读教学材料,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灵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比如,对于一些富含情感的课文,先让全体学生朗读,然后让第一层次的学生朗读文中情感细腻、思维活跃的部分,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对于一些内容比较丰富的课文,比如戏剧和小说之类的,可以让第二层次的学生进行朗读,要求其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写作中;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阅读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文章,然后写一篇读后感,从而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复述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
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之后,教师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均衡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多样性的活动,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进行多方位的评价,并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后续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
四、针对教学提问,实现问题分层
由于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所以在写作中经常会感到很茫然,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加强学习思路和写作思维的引导,结合写作内容进行辅导,让学生把握写作的关键,促进学生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写作。比如布置写作题目“我的母亲”后,教师可将老舍的《我的母亲》引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该文获得相应的启发,如写作背景、主要情节、蕴含的情感等;然后带领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做的一些小事,让学生结合老舍对于母亲的情感来感受到自己父母对自身的爱,并提问学生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更加理解母爱。教师在对第三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时,要着重地让学生回忆母亲做过最让自己感动的事;在对第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时,要让学生着重思考母亲对自己做过最难忘的事的过程;在对第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时,要让学生从母亲的爱的角度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把控,从而促使这部分学生的习作能融入自己丰富的情感。学生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几名同学到讲台上来分享自己的习作,并对整个学习过程和写作成果进行点评,让学生及时发现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针对作业布置,进行作业分层
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还需要遵循着全面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对课后作业进行有层次的划分,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积累生活中的点滴,丰富写作素材;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课后总结自己作文当中的得失,鼓励其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对写作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使其朝着更高水平迈进;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让其每天写一件周围发生的事,字数在200字左右即可,只要没有错别字,也没有语法上的错误,就算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布置一段时间的课后作业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問题,如果发现某位学生进步比较大,可以考虑将这个学生纳入更高层次中,从而帮助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六、针对课后评价,实行评估分层
为了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习作成果,选择适当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评价第三层次的学生时,教师要更多地使用一些鼓励式的评语,激发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与之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作文写作水平;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使用格言式的评语,告诉他们一些朴实的语言反而更能打动人,从而保证这部分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写作方向,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升华,更上一层楼。
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兼顾学生当前的个性特征、基础条件、写作水平等,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加强引导,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天斌.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9):93-94.
[2]曹秀婷.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19(7):141-142.
[3]吴欣飞.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高考,2016(33):170-172.
[4]戴菊香.语文作文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有效研究[J].成才之路,2016(23):6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