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28 01:53高建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建英

【摘要】纵观当前小学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了,也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当今社会形势下,教师必须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努力,并且作为一个重点课题来研究.基于此,本文针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启蒙阶段,数学是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一门学科,必须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是数学知识涉及的范围较广,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抵触和厌烦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策略加以研究,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要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每一门学科都具备独特的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创新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一般来说,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以此来推动数学教育体系的进步.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认识

1.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下的新的教育要求,针对现阶段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制订的要求,主要为了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核心素养下,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在文化知识传递的方面,要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思维,全面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2.小学数学中的核心素养

文化知识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智慧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应用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布置,更要启发他们发散思维的产生,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利用数学知识的教育优势形成全面的认知.

3.核心素养对人的重要性的分析

核心素养是指人类进行社会生存、生活、生产的基本能力,也是进行文化知识积累的前提条件,更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保障.在信息时代下,文化知识的更新较快,其内容在不断地分解和重组、创新和创造,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一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的分析

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资源的部分,而且要重视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部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活动愿望,让教学内容适应他们的人格特点,辅助和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人格特点进行分析,在使用教学方法的同时,发挥自身的引导和领导职能.

1.好奇心

小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充分、不彻底,依然处于启蒙阶段,对客观事物抱有充分的好奇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布置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参与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好奇心是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因素,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学生表现出较大的文化需求.教师在小学教学中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也有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能动性

小学生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以及对游戏、活动和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上.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选择合适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构建和谐课堂模式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教师也要重视引导的部分以及外界事物的影响,如课堂问题、内容等,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主动、自觉地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3.依赖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生活经验匮乏,导致他们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并且没有文化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始终呈现出“依赖性”的学习特点.在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帮助,并根据他们的文化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热情.

三、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进行,各种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层出不穷.教师只有拥有一双慧眼,明辨各种教学方式的使用方式和价值作用,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成长需求,使用适合现阶段教育工作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现阶段教育工作更加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从主观上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做到“教育为了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创新为了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才能让现阶段的教育工作符合教育要求.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此核心发展下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数学作为一门较为困难的学科,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极其重要.因此教师要借助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将静态教学转化为动态教学,生动形象地将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这部分内容时,这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很多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拼接能力.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借助动画的形式将几何体“动”起来,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实现空间几何体之间的拆分、重组、重合等.学生通过这种动态的学习方式既能够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够通过情境的创设来理解数学理论知识.

2.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學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背景下能力培养的重点.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出现的典型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针对部分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组建共同学习小组,一方面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空间.例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按照不同类型应用题的难易程度面向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采取搭配原则,即将应用题分析和解题能力较强的一两个学生分入普通小组,在交流和学习中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分数应用题是一部分重点内容,不同应用题的难度也不同,教师也可以结合难度标准进行分组,为切实取得讨论学习效果提供保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研究几种解题方式,培养其举一反三的数学学习能力.

3.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问题教学法是将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在优化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上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当一个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环节时,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已经成功了一半.通常情况下,在课堂教学的引入阶段就提出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引入教学的方式.当学生遇到一个实际问题时,其个人的思维灵活性和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和数学思考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提出问题:(1)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角?(2)同学们对于角的认识有哪些?包括角的分类、角的特点等.这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会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此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

4.组织数学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处于亟待发展的阶段,对客观世界中的新奇事物有着充分的好奇心,具有探索精神.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教师应该注重启蒙思想、启迪智慧、启发思维,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获得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并启迪智慧.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必须启发他们的智慧,全面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让他们形成独立的思考立场,并拥有逻辑严谨的表达.通过组织游戏活动、文化活动等,教師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帮助学生获得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发展.

同时,教师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应该时刻发挥出自身的引导职能和辅助作用.在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及时的正面评价,让学生收获到情感的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下成长和发展,而且使他们保持学习的自信心,丰富情感世界.因此,文化活动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特点,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打好学习基础,重视积累效应

学习基础对于数学课程而言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后续难度更大的数学知识内容学习时才能顺利完成.教师要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点进行整合,找到知识的本质根源支撑概念,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力度的加强稳定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其中,思维导图是一种可用的教学工具,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建立一个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出不同学生在学习中知识点的盲点和薄弱点.教师提出针对性的加强练习方案,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内容.在打好基础后,学生进入思维能力的训练环节.具体来说,数学课程学习中的思想方法包括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化归思想等.学生需要具备灵活应用数学思想的能力.例如,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一个较广泛的知识体系,其中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和琐碎的知识点,教师只有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从细节入手进行讲解,并用文字的方式准确表达出不同概念的合理方式,才能避免学生出现混淆概念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达到梳理和学习知识点的目的.

6.数学故事的导入,获得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观念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文化基础和生活经验也不同.学生对客观事物充满好奇,又有着极强的学习依赖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性并通过故事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数学故事的导入,学生能够减少在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抵触心理.在故事导入以后,教师要进行提问,保证教学的效果,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故事选择上,教师既不能选用思考难度较大的故事,也不能让问题设置过浅,而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生活经验,选择符合他们学习难度的故事和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的锻炼.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故事问题的梳理,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使其在问题的引导下产生更多的文化知识需求.

7.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全面评价机制

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主要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能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小学生缺乏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客观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弱点和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的鼓励和奖励也是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获得学生尊重和认可的直接因素.

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下,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素质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在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进行知识传递,保持文化知识的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行.在评价时,教师要重视评价的有效性、客观性、公平性,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新课程教育要求不断改革的社会趋势下,教师必须要加强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符合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为学生数学学习增添趣味性和价值性,改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固有印象,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加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傅文峰.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四至六年级为例[J].新课程(教研版),2019(2):96.

[2]史明芳.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8(30).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