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2-28 17:38河南省内乡黄水河骨科医院473000王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摘除术罗哌卡因

河南省内乡黄水河骨科医院(473000)王超

目前,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术式,具有微创、疗效良好等优势[1]。但手术属于较为强烈的应激源,可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剧烈疼痛,需给予合理、可靠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属于单一麻醉方法,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存在明显局限性。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具有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双重优势。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82例拟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旨在明确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5月82例拟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分两组,各41例。对照组女18例,男23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2.11±4.26)岁,ASA分级:Ⅰ级15例,Ⅱ级26例。研究组女19例,男22例,年龄32~60岁,平均年龄(43.05±5.01)岁,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27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均具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指征、适应证;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均知情,签订知情承诺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腰椎疾病者;存在手术禁忌或无法耐受手术者;妊娠期女性;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均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于进入手术室后开通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穿刺部位选择T12~L1间隙,穿刺成功后,将硬膜外导管于头端置入(长度为3~3.5cm左右),给予3ml罗哌卡因(0.75%),观察患者反应,5min后分次给予10~16ml罗哌卡因(0.75%),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研究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部位选择T12~L1间隙,穿刺成功后,将硬膜外导管于头端置入(长度为3~3.5cm左右),固定处理;于L2~3位置实施硬膜外穿刺,置入腰穿针,于蛛网膜下腔注入1.5~2ml布比卡因(0.5%)+回抽的脑脊液(共3ml),将穿刺针退出,通过改变患者体位,调节、控制麻醉平面至T8以下。5min后,麻醉平面未达到T8者,于硬膜外注入3ml罗哌卡因(0.75%),观察患者反应,待患者麻醉平面至T8以下后,调整患者体位为俯卧位,术中通过硬膜外管给予罗哌卡因进行维持麻醉。两组术中若心率降低至50次/min以下,则给予阿托品;若出现血压下降幅度>30%,则给予麻黄素。

1.3 观察指标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罗哌卡因使用剂量。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 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3.02±0.68)min,完善时间为(6.11±0.83)min。对照组分别为(6.71±1.22)min、(15.34±1.52)min。两组比较,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较对照组短(t1=18.575,P1<0.001;t2=34.126,P2<0.001)。

2.2 罗哌卡因使用剂量 研究组罗哌卡因使用剂量为(5.65±1.10)ml,对照组为(16.69±2.51)ml。两组比较,研究组罗哌卡因使用剂量较对照组少(t=25.795,P<0.001)。

3 讨论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作为主流术式,临床认可度较高。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需给予麻醉干预。单纯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规麻醉方式,但在髓核摘除术中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幅度较大等不良现象,术中显露椎间盘突出物、神经根等操作时,可能引发难以忍耐的激惹痛。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双重优势,不仅具有腰麻起效迅速、镇痛确切等优势,还便于调节麻醉平面,避免麻醉平面过高等现象发生,且术中可依据手术实际需求通过硬膜外导管追加局麻药物,防止出现阻滞平面或阻滞时间不足[2]。此外,腰硬联合麻醉中血浆中局麻药物浓度较低,有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罗哌卡因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腰硬联合麻醉可明显加快起效与完善时间,减少罗哌卡因使用剂量。

综上可知,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可显著缩短感觉阻滞起效与完善时间,还可减少相关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猜你喜欢
摘除术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分析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两种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厚度变化的OCT观察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关于“牙髓摘除术、根管治疗术”二词的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