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羌族释比经典》中的阴阳哲学观

2020-12-28 06:42:37丁木乃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族出版社公母古籍整理

丁木乃

羌族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璀璨的一个民族,羌族是华夏族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王明珂所言:“古今华夏心目中的羌人与羌族历史,事实上并非某一民族实体的历史,而是一个‘华夏边远’的历史。这个华夏边远的历史,是当前羌族的历史,也是华夏历史的一部分。”①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远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368.羌族释比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释比文化作为羌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促成了中国哲学研究“百花齐放”的繁盛局面。哲学思想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认识水平相伴发展,历史经验和社会生产实践被理论化后,形成本民族的哲学思想。释比经典中的哲学思想,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精神智慧,具有明显的矛盾性和两面性。羌族唯物主义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形成了羌族哲学的优良传统,虽然这些思想散见于释比经典中,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但这无损其思想精华。

《羌族释比经典》中有着丰富的阴阳相对、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羌人早就认识到了阴阳的重要性,并区分了世间万物为公母,通过深化对公母、雌雄的认知,形成了朴素的阴阳观念。阴阳哲学观是《羌族释比经典》乃至羌族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它是古羌人对宇宙的认知和思维。古羌人把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分为公母的观念涉入羌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切大自然中都有性别之分,将万事万物分为阴阳。在《羌族释比经典》中,不仅有神公神母、魂公魂母、鬼公鬼母、邪公邪母、魔公魔母,而且有置公置母、别公别母、叶公叶母、赤公赤母、是非公是非母,以及毒公毒母、病公病母、鼓公鼓母、旗公旗母等阴阳相对的哲学思想。阴阳哲学观在羌族释比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更有意义的是,古羌人通过释比经典表现和保留了对阴阳的认知。

一、羌族的百科全书:《羌族释比经典》

《羌族释比经典》不仅是羌族释比文化研究上重要的参考文献,而且对羌族社会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释比经典包含了敬神、解秽、祭祀还愿、婚姻、丧葬、禁忌、驱邪治病保太平、哲学伦理、天文历算占卜、科技工艺、农牧、医药、乡规民约等诸多方面,成为民俗信仰的重要载体。通过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可知,羌族的哲学、医学、信仰与习俗等流传至今,很多程度上都有赖于释比经典的传承。释比经典是了解羌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研究羌族文化的宝贵材料。

上卷主要有“史诗篇”,记载了《羌戈大战》《木吉珠和斗安珠》等四部具有羌族文化代表性的长篇史诗;“创世纪篇”有《造天地》《造人种》《兄妹治人烟》等五部和上古神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神奇诗篇;“敬神篇”主要有《请神》《敬神》等五十四部表现羌族释比在作法时唱颂的经典;“解秽篇”有《解秽》《吉》等十一部体现释比作法时清除不干净的存在物而唱颂的经典;“祭祀还愿篇”有《还愿》《敬天地谢神恩》等三十六部羌族人在举行大型的祭天祭山活动时,释比必要唱颂的经典;“婚姻篇”有《米》《我说喜事》《祝酒词》《教诲媳妇》等十三部释比在婚姻过程中唱颂的经典;“丧葬篇”主要有《伴大夜》《接母舅》《功绩》《离别》《劝慰》等二十四部体现羌族人以歌舞的独特方式送别亲人的场景;“驱害篇”有《召唤乌鸦》《软虫》等四部表现驱赶害虫的经典;“符咒篇”主要有《家里镇灾符法》《安房门法咒》《安土地神法咒》等十部经典;“禁忌篇”主要有《生产禁忌》《婚育禁忌》等体现日常生活和岁时节俗等方面的经典;“法具篇”主要有《砍杉杆》《鼓的来历》等讲述释比法器的经典。

下卷主要有“驱邪治病保太平篇”一百三十六部,记载了释比在各种场面作法时唱颂的经典,如《打油火》《打扫房子》《驱邪魔》《赶瘟神》《送茅人》等;“哲学伦理篇”主要有《尔一部》《拜母恩词》《说孝子和孽子》等十六部讲述人间伦理道德的经典;“战争篇”一部,讲述人们希望消除战争、渴求和平的愿望;“天文历算占卜篇”有《卜算》《释比论干支》等七部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经典;“科技工艺篇”有《铁三足》《找铁》《蜜蜂颂》等六部讲述羌族科技方面成就的经典;还有“建筑篇”六部,“农牧篇”六部,“祝福词篇”五部,“乡规民约篇”二部,“释比戏篇”三部,“医药篇”一部等。其内容涉及羌族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经济、军事、文化、文学、艺术等,堪称羌族的一部百科全书。它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学价值等,我们可以从宗教、哲学、历史、文化、道德、心理、文学、艺术等多个角度加以研究,从而考察并展现释比文化乃至羌族文化丰富多彩的特点,进而将其优秀和先进的成为继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事业进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二、哲学认识论角度下的羌族释比经典

“宗教,是一种人生哲学。”“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赵复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8:1.宗教哲学意指“关于宗教的哲学思考”,宗教哲学,“就是关于宗教对世界的看法,它既涉及宗教对世界的起源的看法,也关涉到宗教是怎样看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神之间的关系。”②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在羌族漫长的历史上,释比文化始终是羌族人民的生活伴侣,在羌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几乎羌族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都与释比文化有所关联,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从一种相对边远的社会存在而逐渐进入主流人群的视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多元发展的标志之一。”③魏德东.宗教的文化自觉——魏德东的宗教评论(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5.羌族社会的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医学等无不受到释比经典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羌族释比经典》在羌族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重大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释比文化思想中包含着合理性因素,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羌族“释比经典所反映的羌族人民的宗教,一直保持着原始宗教的特色。这种宗教思想所反映的,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较少人类社会的状况,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④陈兴龙.羌族释比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40.从宗教学方面看,羌族释比文化体现的核心思想或中心内容,实质上就是羌族宗教文化①邓宏烈.羌族宗教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3:24.。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释比经典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和认识。

宇宙由“气”构成,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在羌族释比在《造天地》中,唱诵了宇宙最初处于混沌无形体状态,无间隔、无声无形,只有气流在流动:“苍宇混沌无形体,苍天大地无间隔,既无声来又无形,只有气流在流动,气流之上多尘埃。”②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上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234.它主要唱述了天神阿布曲格和地母红满西用白鹅蛋和黑鸡蛋来造天地的艰辛历程,反映了羌族先民对天地自然形成的朴素哲学观念。

生命源于“气”。人类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羌族释比在《造人种》中,唱诵了天神阿布曲格和地母红满西造出天地万物之后,用羊角树枝造人种的事迹:“阿布曲格和红满西,送来仙气带来生机……九沟之中折羊角,羊角九棵削人形,每天吹三口气,三天吹九口气,九棵羊角成人形,六天吹气十八口,九棵羊角眨眼睛,不知不觉九天过,洞中羊角已能言,阿布曲格打开洞,洞口跳出九个人,五个男人四个女……自此人间始有人。”③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上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241.人由“气”而生,反映了羌族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朴素哲学观念。羌族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世界是自然的世界和人为的世界,世界可由人劳动创造,强调社会生产实践的重要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羌族释比经典》中的《兄妹治人烟》《遇邪毒》《驱邪魔》《凶魔》《毒》和《病》等,反映了羌族先民对天地自然形成、人类起源的朴素哲学观念和万事万物都有规律的哲学思想,以及包含了雌雄结合、阴阳相配产生万物,阴阳互生的哲学观念。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民族精神的精华。羌族是一个富有哲学智慧的民族,释比是羌族宗教的发展着,是释比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释比文化是羌族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羌族的哲学思想中,释比文化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释比文化具有悠久而漫长的历史,与羌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对羌族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羌族释比经典》中的阴阳哲学观

羌族历代先民把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分为公母的观念涉入羌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切大自然中都有性别之分,将万事万物分为阴阳。羌族释比经典中,不仅有神公神母、邪公邪母、邪怪公邪怪母、魂公魂母,魔公魔母、凶魔公凶魔母、鬼公鬼母、而且有置公置母、别公别母、叶公叶母、赤公赤母、是非公是非母、以及毒公毒母、病公病母、鼓公鼓母、旗公旗母等,这些观念都反映了羌族阴阳相对、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

(一)阴阳相配

阴阳哲学观在羌族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阴阳哲学思想早已蕴含在羌族的“生育崇拜”之中,又直接体现在“阴阳二元”或“男女二元”上。人类由雌雄结合而生,雌雄交配实质上是交配的双方形成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统一关系。比如,释比在《兄妹治人烟》中唱诵道:“滔天洪水猛高涨,一片混沌山川地,人烟淹没天空下,只剩兄妹水漂浮,天神抛筐救兄妹,洪水涨得与天高,七天七夜没有退……天空下面没人烟,兄妹认真商量后,始觉地界无人根,你我兄妹治人烟,治得凡间人丁旺,兄妹能否成夫妻,不成夫妻人何来……不知不觉睡九年,床上枝丫有热气,哥睡床上热气飘,妹睡床上灵气飘,两气相融敷妹床,床上枝丫蠕动了,枝丫蠕动四方撒……看见四方人烟起,人间人根从此传。”④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上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252 -253.远古的时候洪水滔天,万物俱灭,只剩兄妹两人,兄妹为能否成为夫妻而苦恼,敬请天神来指点,天意造化让兄妹结婚,从此人烟传播。羌族的阴阳观念显然发源于生殖崇拜,并以男女两性关系为模型推及开来,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将万事万物分为阴阳两性。羌族神话中的神灵不仅有具体的含义:夫妻、兄妹等,而且有了初步的抽象意义:象征男和女、阴和阳等,包含了雌雄结合、阴阳相配产生万物,阴阳互生的哲学观念。

(二)神和魂分公母

1.神分公母

神灵有公母之分,释比在《铁》中念诵道:“神分天来神分地,天地万物已分毕,分物经典已唱完,该敬神灵已敬了,接着该唱什么经,过后再唱狩猎经,先敬猎犬细多比,又敬母犬得尔免,之后又该唱啥经,接着又唱五谷经,五谷神公谷比波,五谷神母霍汉免,五谷经文已唱完,现在又要唱铁经,铁公之神吉多比,铁母之神扎尔免,天上落下铁矿石……”①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2108.天地万物分公母,神灵也分公母,五谷神分公母,铁神分公母,还有各自的名字,五谷神公叫谷比波,五谷神母叫霍汉免,铁公之神叫吉多比,铁母之神叫扎尔免。

神灵又有黑白之分,《神分黑白》曰:“大山连小山,山上撤树种,大树连小树,树叶做窝巢,窝里生二神,颜色分黑白,白神是好神,黑神是坏神,黑神问白神,你有什么用,白神回答说,人间需要我,有我人烟旺,牲畜也繁殖,白神问黑神,你有什么用,黑神回答说,我与妖魔伴,与鬼相交往,到处兴风浪,夫妻不相和,婆媳常吵闹,牲畜害瘟疫,家庭难顺遂,白神发怒道,祸首原是你,白神撵黑神,黑神问白神,撵我阴山后,于你有何益,白神严辞道,我是保护神,理当佑羌人,厌恶作祟者,撵你阴山后,人间百事顺。”②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上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840.在羌族的神灵观念中,神一分为二,神分黑白,白神是好神,黑神是坏神,白神与人类友好,而黑色则作祟与人。在羌族的黑白颜色观念中,黑色代表坏的、恶的,白色代表好的、善的。例如,《举白旗》曰:“黑牦牛头有白色,黑黄牛头有白色……黑绵羊头有白色,黑山羊头有白色,黑猪头上有白色,黑公鸡冠有白色,白色纯洁多吉祥,白旗还愿多吉祥。”③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138.由此看来,羌族的世界观中,世界分黑白,有黑则有白。神既分黑白,又分男女,黑神白神,公神母神,世界万物,相依相存,阴阳相对。

2.魂分公母

人的灵魂也分公母,释比在《魂归来》中吟诵道:“魂公姓名俄车母,魂母姓名俄逼母,魂睡醒已飞回来,魂魄飞向自家房,魂一招呼站住了,迷途之魂歇息了……歇气坪上唤魂了,身体周围唤魂了,巷道之中唤魂了,房子周围唤魂了,门前巷中唤魂了,门槛之处魂回了,堂屋之中魂回了,上方位置魂回了,火塘四周魂回了,魂魄唤回皆安息,神灵成千来护估,魂魄歇息勿再动,众人魂魄已安定。”④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154 -1155.释比作法诵经,通过高山低谷、上方下方等象征阴阳之处将其一一招回,魂归则人安康。羌族的灵魂观念中,魂分公母,魂公魂母,且有各自姓名,魂公姓名俄车母,魂母姓名俄逼母。

(三)邪怪魔鬼分公母

1.邪分公母

邪分公母,《遇邪毒》曰:“吃的不好中邪毒,喝的不好中邪毒,云雾之中遇邪毒,山沟之中遇邪毒,道路之中遇邪毒,灰尘多处遇邪毒,天宫阴沉遇上邪,寨子周围遇上邪,做活之地遇上邪,放羊坡处遇邪毒,邪一遇上把病得,邪公名叫企罗母,邪母名叫企邪母,高山之上遇了邪,山包高处遇上邪,杉林高处遇上邪……病人头上旗绕出,释比用旗绕出去,一步一步叫你走,邪气邪恶快出去,狗撵猎物撵上堑,释比将邪驱出门,邪没吃好全撵走,邪魔邪怪撵出门,百病邪恶撵出门,邪气全部清除了。”⑤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164.邪是一种恶的,而且会传染,人一旦遇上它,会使人生病,释比行仪式,用旗在病人头上象征性将邪毒绕出去,清除邪气,以此治愈疾病。

关于邪的长相,释比在《驱邪魔》中唱述道:“邪公名叫阿豁母,邪母名叫阿夸母,来的正是你邪根,到的正是你邪根,脑袋长得像牛头,肚子就像那大桶,双脚长得像木叉,眼睛就像花椒籽,释比今天来发话……东门口尼阿术基,今天请你到来了,全沟能人请过来,天下能人都请了,习武之人请来了,有德之人请来了,有能释比请来了,我的祖师请来了,请到我的祖师娘,我走哪儿你跟上,我转哪儿你跟上,刀头敬酒来收上,竹做扫帚扫出去,狗撵猎物撵上堑,释比撵邪出了门,一步一步撵出去,瘟疫病疾全带走,邪魔鬼怪莫回头。”①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167 -1168.邪的长相十分奇特,释比请各类能人前来相助,将邪驱走,从此凡间无瘟疫疾病。

2.邪怪分公母

释比唱诵《邪怪》曰:“作邪怪公毒比博,作邪怪公吉罗比,作邪怪母措罗免,凡民家中来作怪,一串一串溜人间,猎人哈夏在这天,云雾散开天晴朗,麦面馍馍背上了,肩上挂着打猎弓,打猎箭儿手上提,手上拿着牵狗绳,十九山梁去打猎……猎人妻子接着说,今天出现了怪事,怪事尽在家中出,家中的确有邪怪……猎人要子发了话,向着猎人哈夏说,要说哈夏实在愁,要说哈夏实在笨,到了明天你又去,割草镰刀背上背,白铁弯刀背背上,撬石杆子肩上扛,十九山梁再过去,唤人坪上又去喊,再向天宫唤锡拉,再向天庭请锡拉。”②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733 -1735.释比做法请来锡拉祖师,驱除邪怪,从此邪怪勿现形。

邪怪分公母,《驱除家里怪物》曰:“邪怪也分公和母,需将此怪说清楚,怪公进屋做怪事,怪母进屋做邪事,门外怪物窜家门,野外邪魔扰家庭,天上飞乌飞进来,带来鬼怪作祸祟,此怪不是家中怪,此怪乃是野鬼怪,猫头鹰歇木梯顶,声声凄厉叫不停,此物不是凡间怪,比物乃是妖精怪。”③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909.羌族人认为一些异常的现象是邪怪所为,释比将邪怪祛除,主家安康平安。

作祟分公母,《祛病驱邪》曰:“煞经唱后又唱啥,煞经后是驱邪经,作崇公名置比波,作崇母名置吉珠,作邪放邪置比波,带来邪病置吉珠,天上落下一邪怪,落到凡家置比波,置来到后做邪窝,邪窝里面生邪蛋,邪蛋里面生邪恶,邪就在此做邪巢……邪落到托牛头顶,托牛头角不沾邪,尾巴沾邪打转转,一股落到马身上,马的头上皆干净,邪没停留没沾染,马蹄光洁无沾染,山羊身上掉了邪,羊角角处不沾邪,羊蹄将邪踢出去,叫出邪送走邪魔,叫出邪来关住邪,驱赶邪怪我白头,驱邪使我须变黄,驱邪我把祖师请,祖师帮我把邪驱。”④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710 -1711.作祟分公母,作崇公名置比波,作崇母名置吉珠。

绵虫怪分公母,《绵虫》曰:“煞未离去等来啥,煞未离去等来赤,邪公邪母驱山外,赶到八梁九沟外,邪未离去等来鬼,鬼公名叫玺多比,鬼母名叫色尔免,赶到八梁九沟外,驱除鬼怪我头白,驱除鬼怪我须黄,佛祖师母协助我,鬼怪未走等来啥,鬼怪未走等来绵,作崇公像那牛角,作祟母像鸡脑壳……”⑤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697.释比诵经请神驱除绵虫怪,不仅有邪公邪母、祟公祟母,还有鬼公鬼母,鬼公名叫玺多比,鬼母名叫色尔免。妖怪分公母,《说妖怪》曰:“大地之间有妖怪,妖怪也需分公母,魔公名叫质陆比,质陆米亚是魔母,不肿之处肿一块,不痛之处忽剧痛,必有妖怪作祸祟。”⑥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897.魔鬼四处作祟,释比手拿磨石赶走邪魔妖怪。妖怪也分父母,魔公名叫质陆比,魔母叫质陆米亚。

3.鬼邪分公母

“置”分公母,《置》曰:“我唱完了驱魔经,又该来唱诵置经,凶魔和置隔三沟,凶魔和置隔三山,驱魔一段才唱完,又该诵经来驱置,置公名叫置窝母,置母名叫置辖阿,在外坪上有猪屎,猪屎堆上生了置,草堆缝处钻了置,母鸡出来创草堆,几刨将置创出来。”⑦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881.文中的“置”是一种鬼邪。释比请来祖师爷神灵,将“置”驱除出城寨,从此村寨平安和谐。“置”分公母,置公名叫置窝母,置母名叫置辖阿。

“别”分公母,《别》曰:“扯未离开在等啥,扯未除去等来别,扯和别隔三条沟,扯和别隔三道梁,扯刚驱走别来了,别公名叫别窝母,别母名叫恶窝母,别公别母常作乱,释比皮鼓圆又圆,现在要将别来装,此鼓自有来源处……师伯出力帮助我,师叔帮我来助阵,邪魔妖怪四散逃,诵经完毕鼓声息。”①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853 -1854.文中“扯”和“别”都是给人带来意外危害的鬼邪。“别”分公母,别公名叫别窝母,别母名叫恶窝母。

“得”分公母,《打整房子》曰:“得哇不云等啥来,得哇不去等来什,什不肯去在等啥,什不肯去等来病,病不肯去等来赤,赤不肯去等来别,别不肯去等来魔,魔不肯去等来置,置未肯去等来得,得公名叫得欧厄,得母名字叫魔吉,斜纹麻布叠不起,猎狗狂跳踩麻布……”②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890.文中的“得”是一种鬼邪,“得”分公母,亦有姓名,得公名叫得欧厄,得母名字叫魔吉。

“叶”分公母,《解除邪魔》曰:“助乐比是叶之父,助协来亚是叶母,叔父名叫叶比波,叔母名叫叶古卓,叶鬼还有三弟兄,它们四处害凡民,主家有人患疾病,需要请人寻病根,一户人家有三子,寻找病根皆能手,寻出病根用火烧,病鬼一炬化灰迟,从此主家病根除,九年九载不生病。”③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899.文中的“叶”是一种鬼邪,“叶”分公母,叶父是助乐比,叶母是助协来亚,叔父名叫叶比波,叔母名叫叶古卓,叶鬼还有三弟兄。

4.魔鬼分公母

凶魔分公母,《凶魔》曰:“凶魔公名阿窝比,凶魔母名瓦跨免,凶魔之子公猪鬼,凶魔之女母猪鬼,天光照亮满山顶,黄色鼓来驱凶魔,驱赶凶魔出房屋,地不洁净云雾罩……又在这天这时候,凶魔公和凶魔母,半夜三更上高山,凶鬼喝水黄水塘,凡民饮水青苔塘,凡民若到黄水塘,喝下此水凶魔缠,时日又过了一天……从脚到那眉头上,凶魔之邪全消除,凶魔公名阿窝比,凶魔母名瓦跨免,若在家中房外去,若在塞中塞外去,神路之处凶魔除,大树底下凶魔除,雨伞下面凶魔除,这家之中这地方,永不再沾凶魔邪,从此凶魔不回头。”④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745 -1747.人喝下凶鬼喝过的水,就会被凶魔缠扰,凶魔无位神有位,释比作法请神驱除凶魔,手持弓箭射凶魔,用石磨压住凶魔,用烧红铁器驱凶魔,从此凶魔永不回头。凶魔分公母,凶魔公名阿窝比,凶魔母名瓦跨免。

凶死鬼怪分公母,《赶走鬼怪》曰:“凶死鬼怪非一个,凶死鬼怪有一家,鬼父名叫阿勿比,阿夸米亚是鬼母,鬼儿名叫毕基米,鬼女名唤毕吉若,凶死鬼怪窜家里,家里一定出凶事,明亮之处摆法鼓,房中开坛撵鬼出,释比撵鬼惊动神,释比请神来帮忙。”⑤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901.鬼分公母,亦分儿女,还有各自的名字,鬼父名叫阿勿比,鬼母叫阿夸米亚,鬼儿名叫毕基米,鬼女名唤毕吉若。

鬼分公母《鬼》曰:“煞未离去等来邪,邪公名叫俄哟比,邪母名叫哈锡免,等来金银驱邪公,等来金银驱邪母,邪怪未走等来啥,邪怪未走等来赤,赤公名叫且窝比,赤母名叫且吉珠,赤吉珠被赶走了,赤不离去等来啥,等来一个是非怪,是非公叫勒初比,是非婆叫勒匣免,现在来唱是非经,唱经驱走是非怪,驱走是非啥又来,驱走是非病魔来,病魔公叫阻罗比,病魔母叫阻邪免,病魔不去等来啥,病魔不去等来魔,魔公名叫哈窝比,魔母名叫瓦垮免,魔鬼未走等来啥,魔鬼未走等来邪,邪公名叫切罗比,邪母名叫措罗免,邪怪未走等来啥,邪怪未走等来鬼,鬼公名叫夕多比,鬼婆名叫迫尔免,年年驱鬼还天愿,驱鬼要唱驱鬼经。”⑥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687.该经典中的阴阳哲学观比较丰富,不仅有邪公邪母、赤公赤母和是非公是非婆,而且有病魔公病魔母、鬼公鬼母,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名字,每次出现的姓名也不同。

(四)毒和病分公母

1.毒分公母

毒分毒公母毒,释比在《毒》经咒中唱诵道:“唱了连接唱啥经,唱过连接经文后,又唱消除毒的经,毒公叫吉略母尔,毒母名吉邪母尔,吃的不对受了毒,喝的不对受了毒,迈步不对受了毒,脚踩不好受了毒……山沟沟处受了毒,山梁山包受了毒,道路之上受了毒,坪坝之处受了毒,凡人房上受了毒,人人房内受了毒,巷道之中受了毒,矮土墙处受了毒,房内门处受了毒。”①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172 -1173.毒与邪一样,分为公母,受毒会使人生病,让人头昏眼花口无味,全身心疼痛,释比祛除毒,消除病痛。毒分公母,毒公叫吉略母尔,毒母名吉邪母尔。

毒药也分公母,《毒药放咒》曰:“毒药妖父姓什么,给我释比说清楚,毒药妖母姓什么,给我释比说清楚,毒药妖儿姓什么,给我释比说清楚,毒药妖女姓什么,给我释比说清楚,要说清楚勿多说,要看明白勿多看,毒药妖父姓都窝,毒药妖母姓都刺,每药妖儿姓日规,毒药妖女姓于日,要说清楚勿多说,要看明白勿多看,白天看去笑死人,晚上看去吓死人。”②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816 -1817.释比施法念咒驱除毒药,砍掉毒药根和毒药种,毒药分公母,还有姓名和子女,毒药妖父姓都窝,毒药妖母姓都刺,每药妖儿姓日规,毒药妖女姓于日。

2.病分公母

病分公母,《病》曰:“煞未离去在等啥煞未驱走病来了,煞和病隔三重山,煞和病隔三道梁,病和煞这里相会,现在来唱病魔经,病公名字叫做啥,病公名字叫叶巫,病母名字叫做啥,病母名字叫俄巫,从天而降病来了,从此凡民疾病缠,从此煞病同扰民。”③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848.病由天而降,病分公母,病公名字叫叶巫,病母名字叫俄巫。《祛病》曰:“病公名叫祖努比,病母名叫祖邪免,病魔公是耶比波,病魔婆是那古珠,家有大小三兄弟,老大翻山寻邪怪,没有寻到回了寨,老二也去寻病魔,找遍岩角岩台处,没有找着往回转,老三寻怪进了山,大石洞中把魔见……释比我把祖师请,祖师驱邪多劳累,祖师师母除病魔,祖师师母驱病魔,一个病魔算个啥,赶出八山九沟外。”④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719 -1720.病和病魔都分公母,均有姓名,病公名叫祖努比,病母名叫祖邪免,病魔公是耶比波,病魔婆是那古珠。

(五)鼓和旗分公母

1.鼓分公母

鼓分鼓公鼓母,《释比击鼓作法》曰:“左手握住羊皮鼓,右手拿着击鼓槌,今天释比来作法,敬天敬地说缘由,木比留下一段经,各堂均须将它用,左边站的是经公,右边站的是经母,左右两边对立行,木比留下两段经,从古到今都遵循,太阳不明天下雾,月亮遮蔽夜不明,星星不亮夜空暗,菩萨不灵人心散,释比作法不离鼓,鼓有鼓公和鼓母,鼓声一响邪魔避,鼓声一响神灵来,千千师祖临现场,万万师祖来协助,今日作法斩妖魔,除恶辟邪免灾祸,世人得以大安慰……短斤少两有罪过,斗满秤旺善良人,除恶扶良得民心,家家安宁享太平。”⑤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793 -1794.释比击鼓作法,祛除山川草木的污秽,使人间皆为洁净,从此六畜兴旺人安宁。鼓分鼓公和鼓母,经也分经公和经母,左右两边对立而行。

2.旗分公母

旗分旗公旗母,《坐禅招魂》曰:“前面一面是公旗,后面那面是母旗,公旗男子专用旗,母旗女子来专用,人睡觉时旗不睡。”⑥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155.羌族释比在做仪式中,会用到旗法器,旗分公母,其用途也不一样,公旗男子专用旗,母旗女子来专用。

总的来说,羌族的阴阳哲学观,其基础是二元分类,即公母二元,这是羌族的哲学核心思想,是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基本方法与特征,“羌村人的二元认知分类特征,反映在宗教思想上,就表现为现世和虚世的对立……一方面是出于梦和现实的类推,一方面是出于生和死的类推,羌村人构造出和现实世界十分相似的神鬼世界,这是羌村人宗教思想的基础。”⑦徐平.羌村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78.羌族释比经典中,不仅将世间万物分为公母,而且有不同的姓名。羌族的二元哲学思想除了体现在上述内容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邪公邪母的观念,如《遇邪毒》曰:“邪公名叫企罗母,邪母名叫企邪母。”又如《驱邪魔》曰:“邪公名叫阿豁母,邪母名叫阿夸母,来的正是你邪根,到的正是你邪根。”①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167.

其二,毒公毒母的观念,如《毒》曰:“唱了连接唱啥经,唱过连接经文后,又唱消除毒的经,毒公叫吉略母尔,毒母名吉邪母尔。”

其三,释旗公旗母的观念,如《鼓》曰:“解秽之时旗来了,前面来的是旗公,后面来的是旗母,前面旗公是男子,后面旗母是女子。”

其四,魔公魔母的观念,如《凶魔》曰:“凶魔公名阿窝比,凶魔母名瓦跨免,凶魔之子公猪鬼,凶魔之女母猪鬼。”

其五,是非公是非母的观念,如《评理》曰:“是非公名勒措比,是非母名勒邪也,挑起是非生祸端,挑起是非来害人。”

其六,赤公赤母的观念,如《赤》曰:“现在就来唱诵赤经,赤母名字叫赤辖,赤公名字叫巴尔。”

其七,铁公铁母的观念,如《铁三足》曰:“铁公名字俄地母,铁母名字俄配母,火塘修得很端正,火塘修得很平稳。”②“其二”至“其七”引文均在前文中出现,这里不再重复标注,参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

其八,神公神母的观念,如《铁》曰:“接着又唱五谷经,五谷神公谷比波,五谷神母霍汉免,五谷经文已唱完;现在又要唱铁经,铁公之神吉多比,铁母之神扎尔免……”③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下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2108.

这些羌族释比经典都反映了羌族阴阳相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也叫两分法、两点论,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作为方法论,体现的是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所以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释比经典中的一分为二的阴阳哲学观对羌族人完整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面分析问题、防止孤立片面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的研究从过去划分唯心、唯物二论对立的窠臼中走出来,在受到“以西释中”方式的全面影响之后,又经过激烈的自我认同和合法性的反思,进而逐步摆脱在观念和方法上对西方哲学的依赖,探索和建立中国哲学学科主体性建构、走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过程④夏金华.改革开放40 年中国哲学的历史进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羌族释比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性宗教文化,有一定的宗教哲学思想作为其理论基础。羌族释比的宗教哲学是一种以宗教人论为核心的世界观。“羌族释比的哲学范畴归根是人的神圣亲和现实实践的范畴,是理性的生态发展发达的实用功利范畴。”⑤赵曦,赵洋.神圣与秩序:羌族艺术文化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364.在世界的本源问题上,羌族释比哲学观基本上是二元论,既承认物质根源,又承认神和灵魂根源。在《羌族释比经典》中,有诸多的内容反映出世上万物皆为一分为二,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阴阳二气相结合,雌雄相交配和阴阳相对的哲学思想。羌族释比经典中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如“鬼公名叫切略母,鬼婆名叫切喜母。邪公名叫阿豁母,邪母名叫阿夸母。毒公叫吉略母尔,毒母名吉邪母尔”。明显表现了一种阴阳相对的哲学思想,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有性别、公母,世间万物由雌雄结合、阴阳相配而产生。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兄妹治人烟》经咒反映了羌族先民阴阳相配、阴阳互生的哲学观念,还有《遇邪毒》《鼓》《赤》《凶魔》等反映了羌族阴阳相对的哲学思想。

羌族历代先民把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分为公母、雌雄或阴阳,这种观念贯穿于整个羌族传统社会文化,从而构成了羌族先民关于宇宙万物的存在、产生、发展为一体的对立统一的阴阳辩证观。羌族一分为二的阴阳观思想,不仅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存在,而且在《羌族释比经典》中非常丰富。释比经典中有精华,亦有糟粕,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应对其科学的做出价值判断,为羌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羌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在羌族哲学,羌族哲学的主干在释比,释比的阴阳哲学观在《羌族释比经典》,《羌族释比经典》的哲学思想精髓在阴阳和谐。阴阳和谐贯通天地人三界,人与人和谐、人与鬼神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并使之达到万事万物和谐的境界。

猜你喜欢
民族出版社公母古籍整理
梨真的分“公母”吗?
果农之友(2022年11期)2022-12-08 13:19:06
斯盐最灵,此籍可餐
——盐业古籍整理新成果《河东盐法备览合集简注》出版
不同保姆鸽生产效果比较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
科学大众(2021年6期)2021-07-20 07:42:46
论“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丛书”古籍整理工作
西藏研究(2021年1期)2021-06-09 08:09:50
互联网时代民文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出版科学(2018年4期)2018-09-13 11:31:30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出版人(2017年7期)2017-07-20 16:24:54
The Analysis of Teacher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东方教育(2017年3期)2017-05-18 01:24:38
民族出版社责任编辑的工作职责刍议
传播与版权(2016年4期)2016-03-28 09:29:48
水果无公母
科学养生(2014年3期)2014-07-09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