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0-12-27 13:56王金玲杜宇彤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集体主义

王金玲 杜宇彤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集体主义作为我国社会弘扬的主旋律,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引领社会风尚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0月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由于“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1]。因此,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通过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引导社会成员明确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根本一致性,从而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坚持党的核心领导,时刻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如此,全党全国人民才能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其时代必然性

集体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主张通过集体来实现个人自由的一种价值观,“集体主义是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2]。集体主义的要义在于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才能形成代表着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真正集体,进而才能形成集体主义思想体系,指导社会成员真正践行集体主义。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集体主义必然成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就要对社会成员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明确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热爱集体的强烈情感、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行为习惯。

(一)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离不开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集体主义思想是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根本理论依据,“集体主义教育”相关理论为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南。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提出了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以集体利益为导向处理集体与个人利益关系、集体主义的概念等丰富思想。他们认为,集体主义思想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集体,就是基于相似的社会境遇(比如大致相当的经济、政治地位和由此所带来的相似的需求和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在处理社会实践问题时具有相似价值取向的群体。对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3]。”也就是说,每一个个体要想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都必须通过他人的帮助,在互相帮助中共同利益才能产生。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是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主义的发展,从而达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使每个人的利益得以全面实现。1877年,恩格斯在写给意大利社会主义者的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集体主义”概念,提出集体主义是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应该坚持的价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集体主义思想为开展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对于广大社会成员明确集体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内在关联、调动和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人在维护和实现集体利益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为我们进行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提供了直接理论指导。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马卡连柯在《教育目的》一书中论述了集体主义教育的三个理论:“一是平行教育影响理论。即教育要针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集体主义精神。二是前景教育理论。即教育者通过向集体提出新的目标来激发集体的活力。三是平等教育理论。即只有平等,大家才会齐心协力,集体的力量才会壮大[4]。”这就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时,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全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成集体主义合力,才能众志成城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一书中论述了集体的教育力量。他认为,“只有人们参加共同的活动,并展现出从事劳动的高尚思想面貌时,集体才会成为一种教育力量[5]。”由此可见,想要增强集体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就需要社会成员有一致的目标并参与到共同的活动中去,通过集体活动来培养社会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必须依靠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这就需要教育引导社会成员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将“小我”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大我”之中,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奉献自我的过程中书写每个人的人生华章。

(二)新时代中国发展必须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必须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并在此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不断强化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建国一百周年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这是党中央向全体中国人民发出的新时代号召,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仅需要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6]。”只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不断夯实和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集体主义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才能为新时代中国发展提供最深厚和最持久的力量支持,才能凝聚起14亿中国人的集体力量,推动我国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7]。”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遵循。集体主义所主张的个人与集体和谐共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同步协调发展,恰恰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体现的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集体和谐的价值追求。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一方面社会集体要为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在实现自我发展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发展需要,自觉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强调公平和正义的统一、他律与自律的一致,这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本质要求,而且也完全符合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通过加强集体主义宣传教育,使广大社会成员了解、认同并接受集体主义原则,并引导他们将集体主义原则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和实践中,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彰显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培养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道德提倡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8]。”社会主义道德观不是自动生成的,它的形成需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引领,因为道德观是一种社会性、全局性的价值取向,而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受到个人动机和利益的支配,与社会价值取向不完全一致、甚至出现矛盾。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一元导向,但同时也是多样化个人价值取向的总指针。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既要教育引导社会成员树立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先的价值追求,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每个社会成员对正当个人利益追求的权利。只有科学把握集体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才能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宣传工作,培养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二、新时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国家间联系的日益密切,西方国家一些错误思潮不可避免地传入我国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严重冲击和动摇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流社会意识地位。对此,国家要加大对集体主义教育的政策指导,学校和社会要承担起对学生和广大社会成员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主渠道责任,而广大社会成员也要自觉提高集体主义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探索出一条“统筹协调、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从国家层面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政策引导。《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新时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最直接的政策依据,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为弘扬,但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全体社会成员在道德建设中,要始终遵循这一原则,要自觉培养集体主义意识,要将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相融合。在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成员要自觉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结合,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建功立业,真正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强化集体主义教育价值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集体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国家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强化对社会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和引领,尤其是要结合集体主义的新时代内涵,科学揭示其与西方价值观的本质区别,明确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致性,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凝聚每个社会成员力量、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方面的重要精神动力作用。

树立集体主义教育典型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9]。英雄模范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代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英雄模范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平凡人,却又在强大精神动力的指引下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因此对其他社会成员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国家通过树立典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不平凡成绩背后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此来教育和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像英雄模范那样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去坚守、去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

(二)从学校层面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开发集体主义教育集体活动。学校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多开发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并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进而提高他们对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开展课上小组协作学习、课下集体劳动、集体进行实践学习等素质拓展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个人才华、体现其自身价值,同时更可以教育引导学生们在集体活动中形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自觉,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丰富集体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以“团结”“集体”等为主题的班会、演讲、观影等教育活动。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或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述,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分享关于“团结”“集体”的事例,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来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拓展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社区进行志愿者服务、到养老院和福利院进行捐助和慰问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多角度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增强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在社会和集体中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只有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集体使命,才能真正树立起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奉献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从社会层面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建好集体主义教育社区阵地。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新时代加强公民的集体主义教育需要更好地发挥社区的宣传教育主阵地功能。社区工作人员要利用社区展示板、公示栏等,多展示典型事例和人物以营造集体主义文化氛围;要多在社区娱乐场所、社区广场、服务中心等场地开展集体主义主题活动,并调动和鼓励社区成员参与其中,帮助他们在集体主义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中真正树立和坚定集体主义意识。

优化集体主义教育新媒体平台。新时代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离不开新媒体网络平台。在信息化时代,利用新媒体来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需要加强对相关主题网站、APP以及公众号的建设和完善,持续推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利用官方认证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大力宣传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社会大众进行集体主义典型人物及事件评选、主题作品征集等活动,从而增强社会成员集体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强化集体主义教育社会机构载体。各地要重视建立并完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教育机构,并鼓励社会成员多走进各类文化教育场所接受社会历史文化教育。社会公共教育机构要主动发挥在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集体主义教育内容融入社会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中,使社会公众在接受文化熏陶中提升集体主义意识、增强集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四)从个人层面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提高集体主义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措施引导,培养社会成员养成集体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社会成员要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认真学习和科学把握新时代集体主义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坚持以集体视角看待个人利益,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社会、集体的关系,在实现集体奋斗目标中不断提高自我价值,自觉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深化集体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是社会成员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加以培养和深化。我国目前有很多社会公益团体,而绝大多数公益团体的成立宗旨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当社会成员参与这些公益团体组织的公益活动中(例如志愿者、义工等)时,不仅帮助了他人、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也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因此,鼓励更多的社会成员自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深化社会成员集体主义情感的有效途径。

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信息化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每位社会成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辨别各种反动、消极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多获取主渠道、主旋律社会意识信息,坚决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从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事业发展中为国家、社会和集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集体主义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论中国语境下集体主义的教育意蕴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大鱼海棠》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冲突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为马克思的集体主义辩护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