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长青 张满林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成果迅速得到实际应用转化,人类文明的全球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每个国家、地区或每个社会成员都已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成为“地球村”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要面对的,任何社会组织或个人都无法脱离于人类社会经济环境之外,每位社会成员不得不面对如何利用现行经济规律解决面临问题的状况。在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明辨性思维”这一新思维方法体系的作用日益凸显。思维主体一旦掌握这种思维模式或思考方式,就会在其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采用较为理性客观的眼光去权衡利弊,进而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就开始把对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相应的学校教育目标体系之中。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将明辨性思维能力培养作为人类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把明辨性思维能力作为未来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明辨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词源自希腊文kriticos,原义是审慎辨识,故有时亦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作为审辩式思维[1]。其基本理解观点是人的思考方式中存有疑问、怀疑、质疑、分析、推断和判断等方式;内在目的是通过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一任务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一种既思路清晰又充满理性的思维模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奇科分校的摩尔(Moore)教授在其《批判性思维:走出思维的误区》一书中指出,明辨性思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外界信息给予批判性思考,从而使当局者做出积极的选择;二是人们可以运用于实践的技能[2]。其实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儒学经典《中庸》就阐明了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审问、慎思、明辨”就是提倡明辨性思维方式。老子《道德经》“有无”之论和庄子《逍遥游》的“小大”之辩也都包含着浓浓的明辨思维之蕴意。如今,明辨性思维不仅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专业教学各环节之中,而且也成为一盏能够为学生指明职业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明灯。
明辨性思维听起来好像很难懂,但当我们真正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并能够用之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时,会发现有些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像解一道应用题,在你自己看来,自己的解法是正确的,可当教师公布正确答案时,却发现自己的思路与正确解法并不相同,这个时候你是否开始质疑教师公布的解题思路?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相信自己的解题思路是正确的。在没有讨论和明辨之前,每个解题思路看似都是正确的。其实这个质疑和考证的过程就是明辨性思维存在的过程,也就是明辨性思维真正的延伸。
创新作为人类发展的驱动力,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助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来说,要想适应国内外环境发展变化以及实现自我突破,创新能力必不可少,因为创新是一个人前进的驱动装置,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紧跟时代潮流的内在驱动力。在当今这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环境之下,如何使新一代大学生能够担负起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命运,是我们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国政府的迫切任务。因此,我国政府推出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等举措,各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课程,一方面是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国家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是对某一现有既定客观事物的延伸发掘,使其延伸出新的能动性。因此,想要进行创新,必须先对现存的客观事物进行深层次了解。而在此了解理解过程中,明辨性思维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通过明辨性思维的眼光去客观辩证地看待现存事物,不但能够深刻把握现存事物的问题,也能察觉到现存事物的时代落后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发掘出其背后的潜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就提出,从某一事物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已经落后这个时代,只不过要经历一段时间。因此,想要进行创新,应找出其滞后于时代的特性,然后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在旧有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创立顺应时代的新事物。而在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明辨性思维就是锻造破除旧有事物壁垒的利剑,只有先锻炼出明辨性思维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大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明辨性思维能力,不但能够让学生自身拥有完善的逻辑思维体系,也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更好地激发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我国在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也愈来愈多,高校基础设施也愈加完善。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物质基础设施的完善同高校管理制度落后。当下,国内大多数的高校存在着教学与管理相分离的问题,这也就导致管理部门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事务,而教学部门仅负责教学。众所周知,学生的培养教育与管理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相互依赖的过程,而现今大多数高校却人为地将其割裂为两个部分,导致教师在规范学生理论知识方面因学生管理的断联与不对称而化为空谈。由于教管脱节,使得上述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致使大学生对自身要求不严,更缺乏创新意识和明辨性思维能力。
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加强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养成能够让学生自身客观理性地分析这种问题带来的危害,同时学生能够通过明辨性思维去明晰专业知识掌握和考试诚信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好处,进而发自内心地改变个人态度。各高校应通过明辨性思维能力在学生管理制度与道德观念上的审辨运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使之能够接受并适应外界所存在的明辨性思维模式,真正提升学生的明辨性思维能力,尽可能地实现与国际人才培养的对接。
我国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主动教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学生自身很少会问“为什么”[3]。而国内高校教师倾向于结论式教学,学生也因此更加习惯接受结论,而缺少独立思考推理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长期影响下,学生逐渐形成了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和注重结果的思维习惯,这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培养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明辨性思维在大学课堂的引进却恰恰能扭转这一现状趋势。在大学课堂中引进明辨性思维,一方面能够让大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改善之前填鸭式教学造成的固定化、被动化的思维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进行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逐步扭转学生被动性思维,激发主动性、探究性思考。
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仅考虑自身的切身利益,以功利性的心态去参加各项活动。部分学生是为了获取学分而不是根据自身的爱好去参加社团等活动;也有一些学生从步入大学那一刻就给自己定下考研目标,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以此当作大学的唯一目标,就造成了本末倒置。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其更为理性地审视自己做的一系列选择,进而弥补自身的缺陷,纠正自身的错误,较为科学客观理性高效地促进自身目标的实现。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爆炸推送,对于还未拥有成熟客观思维体系的大学生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正确甄别有用信息的过程中,明辨性思维必不可少。更为现实的是,当代大学生想要在纷杂的网络环境中坚守自我,保持一颗清醒的客观的理性的本心,则必须依靠明辨性的思维。高等教育培养学生掌握明辨性思维能力,一方面使学生们面对多样的外界信息反馈时,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明辨性知识,做出理性的客观的判断;另一方面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剔除时,真正汲取对自己有利的那部分,完善自身独立的人格品质。
首先,从“追问”开始,不断追问,从追问中获取经济学专业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明辨性思维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对于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发问:你了解经济学吗?你能给出几个与经济学专业相关的例证吗?你以后打算在本专业就业吗?你对本专业的就业岗位了解吗?如果你打算在本专业就业,你应该具备哪些专业基本素质?第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带领学生走进经济学的殿堂。其次,采用追问教学法,带领学生走进经济学专业。再次,通过经济学家在两个以上领域的实例讲解,让学生们了解经济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接下来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学生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以及国家出台的经济政策法规文件等,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最后,从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演进中,对经济一词给予专业的解读,运用对比分析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明辨性思维实现去伪存真。
如何将明辨性思维引入专业课教学呢?下面以经济学原理为例来做说明。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经济学本身就是理论与实际、抽象与具体的融合统一。因此,在教学课堂上可以利用“角色赋予,情景再现”的扮演方式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论方式将明辨性思维能力融入经济学理论知识讲授之中。
例如,在学习关于“通货膨胀的成本”这一重要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在提前设定好的情景下,让学生自行组队并分为买方卖方两个小组。通过市场交易的模拟,使其更为深刻地体会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就像这次的模拟,对于代表买方而非卖方的同学来说,通货膨胀带来了皮鞋成本(shoes costs);而对于代表卖方而非买方的同学,通货膨胀带来了菜单成本(menu costs)。在结束情景模拟之后,教师一是让学生对通货膨胀的类型、动因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概括性总结归纳;二是让学生们根据在情景模拟中所展现的实际情况,提出自身的关于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三是要求其小组成员进行精准化的分工,使其对本次模拟所得出的一系列理论原理、现象及措施建议形成系统的整体的方案;四是由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探讨质询学生们自身得出的结论,再将其与教材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学生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其根源所在。在整个环节中,各个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进行思考并参与探讨,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专业的经济学知识与明辨性的思维体系,不断地对学生们的计划进行引导质询。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逐步实现明辨性思维的理论性、客观性、开放性、公正性、求真性。
当然,教师也并非是万能的知识库,在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非本专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求助于其他专业课教师,进而获取较为专业的外部资源的帮助,更好地促进完善明辨性思维能力在经济学课堂上的运用。
学生本应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在学习“智商税”的理论知识时,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分别举例。其中,一个小组组长的观点为“智商税不单单是头脑问题而让你付出代价,如果仅仅是那么简单的理解,这个世界未免就太简单了些。智商税就像在风和日丽的一天,他登上了一座山或者是跑过了一段羊肠小道,在终点他看到了世界上绝美的风景,你要是不去看看真的很可惜,但是如果你想去看,你得给他一些费用或者是请他吃一顿饭,最后他来指路,带领你去瞧一瞧那美不胜收的风景。这费用和一顿饭就是你在这件事情上支付给他的智商税。”对于这段话,任课教师也应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不是缺乏明辨性思维能力,而是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禁锢了他们的思维。而通过此次小组讨论发言之后,许多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解不再是通过单纯而传统的理论讲解、模型推导、句型和语言知识运用的听课方式,课堂也不再是教师的“战场”,而是转变以学生为主;教师通过各种话题的引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批判性思考,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主动求知的过程中学习。
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应遵循专业培养目标(PLO)→课程培养目标(CLO)双向循环原则,即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过程中必须使用的,要对正反双向都给予评价,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明辨性思维能力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培养方案的科学设计关系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而培养目标是否突出提升明辨性思维能力决定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否真正践行起来。因此,在设计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融入明辨性思想,把培养明辨能力和专业能力结合起来,借此培养经济学应用复合型人才。
设计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并加以完善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并评价学生成绩和教学成果的重要展示和度量教师为人师表的一把重要的尺子。它不仅涵盖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点以及明确注明了讲授、实践、课后作业的时间与内容的分配等,而且体现了教学范围的广度与深度,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明辨性思维融入其中。一是要用明辨性思维理念引领教学大纲设计,通过明辨性思维教学开发出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再融入追问、设问、讨论、辩论、模拟等环节,使得教学大纲更加清晰、系统,参考国外的教学经验并总结,删减烦琐的内容及课时规定;二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计中,强化对学生明辨性思维的训练和养成培养,使得课堂趣味性变浓,在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的同时使学生养成明辨思维习惯,可以说这是新一代大学生创新学习的前沿。
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由知识汲取全部来自教师变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动手实践[4]。改一卷定成绩变为过程加期末的综合性评价,由传统的满堂灌到辩论、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的引入不仅能够将明辨性思维贯穿于整个课堂当中,也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真正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离不开彼此的明辨,师生互动的过程其实就是明辨的过程。实践结果证明,多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成果与传统灌输式不可同日而语。从教学方式改革的角度来说,师生不仅要了解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而且需要知道在经济学学科中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意识到只有循序渐进地汲取文化知识的营养,才能不断形成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一种性格。
在现实的教学环节过程中,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该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学科知识,用清晰的逻辑思维展示每个公式、每个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明辨思维把专业知识体现在现实生活中[5]。在经济学里有这样一种观点,当供大于求时,供给方降低自己的价格就会相应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反之则减少,最终,会在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实现均衡。当下,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相对于企业和政府需求来说明显过剩。而企业只会根据自身的成本、收益和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确定聘用人员数量,各级政府部门在招聘公务员时也是按照人员结构和不同职位需要来招聘相关专业人才。那么,作为供给方的大学毕业生,在现实情况下是否降低自身的工资期望本身就是一个明辨的过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一方面要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巩固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进一步提高思维素质。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期末考核两者并举,有利于形成对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客观真实有效地评价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目的在于通过过程化考核使得每个学生能清晰地找到自身的不足。传统的期末一张卷不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对每个学习成果真正掌握程度,应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展示、小测验、期中报告等考核方式。这些考核方式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是对学生明辨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当然,各种考核方式也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是一个量化评价工具,它准确地阐明了在一次考核中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期望,并将不同等级的期望设定了明确的标准,以便于教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表现给予量化评价。一个考核标准呈现的是对学习者的评价,同时也向学习者清晰地提供了一个说明,这个说明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是对明辨思维能力的提升[6]。
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世界经济风云突变的复杂形势对国内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未来人才的竞争,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竞争,更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一名卓越的复合应用型经济人才,除夯实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外,高校更应在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式选取及教学过程开展等环节增加对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