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
【摘 要】 本文立足小学体育教学的真实情况,从“运用体育课堂规则,加强文明意识培养;倡导理想教育,增强学生终生锻炼意识;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倡导正确人生观教育;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养成学生良好体育素养”四个方面出发,对如何促进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教育的开展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 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文明意识;健康意识;责任感
体育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对于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德育教育观念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所谓德育教育,就是指综合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心理健康等方面基础素质的教育方针。对此,任课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顺利实现德育教学的重任。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从体育规则入手,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加强责任与安全意识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素养。
一、运用体育课堂规则,加强文明意识培养
体育是一门规则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课堂规则的重要性。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规则对于提升课堂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课堂规则的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投入体育锻炼中严于律己,避免触犯体育课堂常规,进而顺利完成体育项目的关键要点,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同时,学生要通过体育课常规约束自己,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德育意识,这也十分符合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在小学体育课堂锻炼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活动做引入,如,进行两人三足团队游戏,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大组,一大组内学生自愿结合,两两分成一小组,两位学生将其中一条腿捆绑在一起,哪一大组先走完操场一圈就获得胜利。不难发现,有些小组完成进度较慢,已经完成的同学开始对别的小组进行干扰,企图影响其他小组的游戏进度,使自己获得游戏胜利。这一做法是错误的,在游戏完成之后,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行为进行指正,奥林匹克精神讲究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同学之间更应秉承相互帮助的理念。这样的教学指导对于学生文明意识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教师要告诫学生想要取得胜利就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身的体育硬实力。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严格体育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文明成长,让新一代的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二、倡导理想教育,增强学生终生锻炼意识
保尔·朗格朗说过:“必须抛弃那种认为体育只是在一生的一个短暂的时期内进行的观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发育并不成熟,对于高深的体育理念或许无法理解,但通过具体理想人物进行讲解,学生则会掌握其中的关键因素,理解体育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更好地将理想教育与终生体育意识结合起来。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生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可以运用理想教育让学生明白终生体育的重要性,以代表人物为学生的理想目标,从而在根源上养成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体育任课教师可以引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例子,七十二岁高龄的主席还能游泳横跨长江。伟大的科学院士钟南山先生年过八十仍然每周锻炼三到四次,一次保持在四十到五十分鐘。这并不是无稽之谈,经科学研究表明,参加锻炼的人在智力、体力、精力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同年龄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这并非要学生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进行锻炼,而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从身体素质与生理状况方面出发,养成终生锻炼的意识习惯。除此之外,理想教育方式运用理想的力量,让学生深度了解终生体育的重要性,这对于养成自身健康意识具有重要帮助。依据终生体育的观点,体育将伴随人的一生,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生体育的教育全过程,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会积极投入体育锻炼,对于提升自身素质具有重要帮助。
三、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倡导正确人生观教育
德育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优秀的新一代学生,弘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体育与其他课堂教学不同,实践教学多集中在户外,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这对于学生的造成的影响是一生都无法挽回的。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密切关注学生运动进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心,体育课程教师起到的监督作用并非万无一失,只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才能保证体育课堂的高质量与安全性。针对这一环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说一说怎么做到对自己与伙伴负责。有同学说:“要提醒伙伴集体活动时要严格遵守规章秩序,避免进行跑操活动,相互推搡很容易引起大规模的踩踏事件。”有同学说:“做具有危险性的运动,如标枪、实心球、铅球时,提醒伙伴不可自己尝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还有学生补充:“在进行猛烈的对抗运动之前,我们应该进行暖身活动,使身体处于备战状态,这样不仅能降低运动伤害,还可以间接提升各部位肌力的训练效率。”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的一种口号,更应以教师为代表向学生传递德育理念,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念。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不仅提高了安全意识,还有利于学生严谨对待生活,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四、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养成学生良好体育素养
集体主义精神作为德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所谓集体主义教育,是任课教师通过特定手段,培养学生对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与规范的认识。在这一教学引导下,学生自身也会形成一种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另一个大家庭,在体育教育中渗透集体观念,有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自身价值观,更好地投身学校的集体学习氛围当中。在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体育活动,如拔河比赛。拔河作为一项典型的体育运动,不是只靠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比赛的胜利,需要班级同学共同努力。在训练拔河的过程中,学生姿势要正确,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整体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绳子两侧的运动员要分配均匀。通过班级与班级的比赛,调动了学生的求胜欲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隐去自己个性,为集体荣誉感做出让步。这一意识的养成对于学生终生发展有重要作用,集体主义并非让个体做无谓的牺牲,而是养成学生的大局观念,引导学生站在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
总而言之,在体育实践教学中引入德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这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学生也要通过体育课堂锻炼促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成绩的进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小学体育课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这一课题,为体育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从春,杨琼.大中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实践探索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1):59-62.
[2]沈麒.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4):185.
[3]许丽清.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7(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