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0-12-23 04:56纳丹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开展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在第二章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章前三节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等平衡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要求学生继续以平衡的思想研究一种新的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关键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平衡建立;平衡移动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开展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如何以知识教学为载体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习得是每一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1课时》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内容,学生在第二章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相关内容,第三章前三节又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等平衡知识,本节课要求学生继续以平衡的思想研究一种新的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通过探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已经具备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从教学意义来说,本节课可以完善学生的平衡思维体系,巩固化学平衡基本概念,深化学生的认知体系。从社会意义来说,由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用途与影响,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一、学情分析

通过本书第二章和第三章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平衡思维,只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还是不能运用平衡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学生的思维中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比如“难溶电解质是不可能溶于水的”这样的认知误区,极大阻碍了溶解平衡的构建,只有在教学中随着误区的突破,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才能顺利地构建起来。另外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缺乏深入和全面的思考,模型思维意识淡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进一步提升。

二、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建立以及应用,而教学难点为溶解平衡的建立。基于以上目标,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见表1)

本节课立足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真实的情景引入,引导学生以实验证据主动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问题,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思路的整理,学生建立起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模型,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了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在外界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发生的移动,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溶度积常数的学习,相较于知識的学习,思维的构建更加困难,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不能再简单的交给学生知识,这样下去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仍然不能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不能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虽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肯做愿意做一定会让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开出美丽的花。

参考文献:

[1]宋彦梅,衣守志.氢氧化镁的生产及应用技术发展[J].海湖盐与化工,2006(02):15-20

[2]晏泓.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

[3]郭如新.氢氧化镁生产应用现状及研发动向[J].化工科技市场,2001.24(11):5-7,25.

[4]黄永强,游小艇,杨铭.氢氧化镁对水质、底质改良的研究与应用[J].渔业研究,2017,39(2):139-146

作者简介:纳丹(1983.01-)女,民族:回族,籍贯:云南省玉溪市,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