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研究

2020-12-23 04:18张明斐
学周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张明斐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领导下,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话题开展的一种班会形式。在小学阶段,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排解学生的心理隐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教授学生知识。基于此,文中笔者将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以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为例,从班会的形式、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小学高年级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5-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83

經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在我们享受着科技的便利的同时,也会遇见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诱惑与陷阱。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展不成熟,其更容易被迷惑,因此让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及正确的思想至关重要。其中,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认识、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就可以根据“立德树人”的要求及德育教育的相关培养理念,以班会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做人的方向,以此促进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成长。

一、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高度重视[1]。在小学高年级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班会是一项极其有效的教育模式,可以利用集体性的力量带动学生个体更好的成长。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仍有一些教师热衷于采用单一的活动模式,这种没有新意的活动很难唤起学生的心理认同,因此我们应该主动探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多种可用形式,让我们的班会活动活力四射、熠熠生辉。

(一)咨询交流

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会遇见许多问题和困惑,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就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每名学生遇见的问题各不相同,为了让我们的主题班会活动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就可以通过咨询交流的方法设置答疑类的班会,以此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的困惑说出来。另外,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我们还应该锻炼学生的自我调控与自我辨别能力。在这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咨询交流类班会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通过小组间交流的方式解决小组成员的困惑。这种模式中,教师可通过踱步指导的方法为学生小组提供科学的建议,利用学生的集思广益与教师的专业引导,唤起学生自主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的同伴感情,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表演竞赛

班会活动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因此在组织班会活动时,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意愿,通过更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此切实发挥出班会的教育价值。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表演的方法,将学生成长中可能遇见的问题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唤起学生的心理认同,继而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竞赛的方法,通过主题演讲比赛、主题辩论赛等形式,借助学生的好胜心与竞争意识,唤起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主动寻找相关资料的意识,继而助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节日感受

班会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纪念日、节日等,通过主题宣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具体道德品格。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等培养学生的孝道精神、利用雷锋纪念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等。另外,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移情心理发展并不完全成熟,因而在此阶段的主题班会活动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模拟体验的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别人的想法。例如在母亲节的班会活动中,我们就可以采用让学生换位扮演的方法,引导学生站在母亲的角度思考自己的问题,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专题讲座

每个学生各有各的不同,但是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群体间一定会有很多共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解决。如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或者学校中专门的心理课教师就主题问题以讲课的形式进行讲解,其中,对于网瘾问题、叛逆情绪、厌学心理等学生群体中较常出现的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主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普及。在讲座完成以后,为了提高学生对讲座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我们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法,与学生一同对讲座进行深入分析,以此集中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

二、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采用的多是主题班会的形式,经过实际教学研究,我发现这种以班会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2]。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设计一场合格、生动的主题班会呢?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氛围的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打开学生的心灵,放开学生的认知,因此在班会氛围设计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以轻松、愉悦的基调为主。另外在座次安排上我们也可以采用如圆形围坐等方式加深师生之间的亲和感。

其次,我们还应该注意过程的设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一般是以讲述为主,而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渐渐发现那种单纯讲述的方法很难唤起学生的认同。因此在新教育理念之下,当我们设计班会活动时,就应该采用更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组织手段,以唤起学生的高度参与欲望。如我们可以通过空椅子游戏,要求学生以扮演角色的方法体会冲突、化解矛盾。如当我们需要解决学生之间的纠纷时,就可以在主题班会中设计空椅子活动:先在教室中摆放两把对面而坐的空椅子,然后让学生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以“我”的身份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坐到另一把椅子上以“对手”的身份进行辩驳。

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对象的设计。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学生才是主角,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需要安排特定的主题,在班会活动中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在处理学生考试焦虑之类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特点,采用系统脱敏练习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出所有让其觉得焦虑的原因,然后将这些原因进行大小排序,最后通过放松、想象脱敏、实地适应等方法逐渐解决学生的焦虑问题,以此切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小學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注意事项

主题班会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推进课堂育人的有效载体,但是在小学高年级段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时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班会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一些教师将主题班会上成了主题批评会,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心理;班会活动的材料没有说服性,很难唤起学生的重视;有些教师选取的主题班会切入点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心理认知,也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组织班会活动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其一,在小学高年级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在实际组织时,我们可以选用的方式远不止一种,但是并非所有的方式都适合我们的学生。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我们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实际生活及心理特点,在保证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心理认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当然,在设计时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更加多样、更加有趣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活动形式,以此唤起学生的参与欲望。此外,在活动设计前,为让班会活动更具针对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家校联系、调查访问、同学交流等方式总结学生的具体问题、分析可行的教育对策,以此让我们的班会内容能够更加有效。

其二,在班会活动设计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认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有可能会设计一些游戏类的活动,在设计这些活动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一些既没有条件邀请心理专家又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的学校中,我们就应该对专题讲座这一形式进行合理改进。与此同时,在班会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尽量挖掘学校资源,充分地利用学校及学生生活周边的特点。例如对于临近敬老院的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尊老精神,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地理特点通过敬老主题班会的方法,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校的教育优势。

其三,新教育理念指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升对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因而我们应该加大对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我们应该避免如下七个问题:

1.避免一次班会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2.避免在主题班会活动中披露学生隐私。3.避免主题过于广泛,活动没有针对性。4.避免活动设计得过于随意,不具备层次性和条理性。5.避免过于重视活动而忽视了育人,从而使主题班会流于形式。6.避免教师不能跟随学生的实际反应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或进行活动计划修正。7.避免因教师盲目自信、虚荣而导致学生的反感。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段的主题班会设计中,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正确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地面对挫折与问题的态度。因此,为发挥出主题班会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设计合理的形式、选用合适的方法、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此让主题班会切实起到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守杰.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基本模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3):55.

[2]文学燕.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2019(2):58.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