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有效的研究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过程,要提高对于英语文学作品典故来源的分析能力,要重视提高翻译认识,从而才能够不断总结更加高效的翻译技巧。通过进一步实践研究,本文笔者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希望分析能够全面提高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水平。
【关键词】英语文学;典故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王艳芳,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物流技术学校。
在研究英语翻译技巧过程,要重视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要加强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从而才能够不断提高翻译技术水平。本文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为研究内容,科学地总结了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具体分析如下:
一、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的来源
1.源于寓言故事和某些作品。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大多来自寓言故事,所谓的寓言故事,就是以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故事表现出来。例如,典故中常见的“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讲述了一个农夫,捡到了一只会下金蛋的天鹅,但是农夫并不满足于天鹅只下金蛋,为了快速获得更多的财富,杀了鹅取金蛋却没有任何收获。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不能过分贪婪,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同样,蛇和铁锉的故事是著名的寓言故事之一,其来源于伊索寓言的“snakes and iron files”。其中文翻译是一条蛇将铁锉误认为是实物,但铁锉却对蛇说从来不被人咬,而是咬别人,即俗语所说的“骗人反被别人骗”的道理。而这也告诉了我们在生活中,不要自以为是耍心机,反而被别人所利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较多,而其也逐渐演化成了英语言,在不同的作品内都能够学习到。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集中,即可看到这些文学典故。
2.源于圣经故事和神话故事。在英语言国家,圣经相关的故事和作品也广泛流传,例如诺亚方舟就是响彻中西方的故事,由于圣经的深远影响,在诸多的英语作品中都能够发现。所以,为了更好地翻译英语典故,适度对圣经进行学习、了解,明确文学作品的背景,是提升翻译质量和阅读效果的关键。此外,西方的神话故事也被经常化运用英语的文学典故作品之中,例如AMALTHCA' S HORN。其含义是受人敬仰的女神,通过羊乳哺育年轻的神宙斯,而宙斯为了报答女神的养育之恩,赠予了她一只羊角。而不论是圣经还是深化故事,都对英语言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了解才能更好翻译。
3.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习俗。历史有着很强的学习与回顾价值,尽管英语言国家没有中华文明如此源远流长的文明记载,但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也形成了諸多的成语等,被运用在其文学作品的典故之中。例如,water gate指代的是通过一切方法来获取地位与权力,没有做人基本的原则与规则,常使用欺骗、贿赂等方法来谋求额外的利益,而在中文翻译上将其翻译为水门,反映了负面问题与声音。
二、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需考虑的因素
1.文化背景的不同。即使是同样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每一个国家其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客观原因,而造成了在文化背景上的发展差异,尤其是在习俗和人文上,所以在其温煦作品的典故上也会存在明显的区分,在翻译的时候要多加注意。典故中包含着独特的国家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等。所以,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时,需要尽量多地了解典故产生地的文化背景、地域背景、国家背景等,再结合自身的文化习惯,将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用最贴近原意的译文翻译出来,从而真正实现文学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2.典故的对应情况。尽管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内涵,而同样作为重要的文明起源,中华文明与英语典故之中势必会有一定的关联、相互对应,所以在进行典故翻译的时候切忌照本宣科式地进行翻译,而是要将其进行与中华文明典故的对比,使得翻译能够更好地达到精确目标。具体可分为这样的情况,进行具体的翻译工作:针对典故存在对应和相互类似的问题,即可采用互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工作。主要是遇到英语言典故与中国典故在大意、用法上相互对应的现象,即可采用互译的方式。但同样也需要注意的是,在翻译的时候还是需要结合实际语境等,在有差异的环境中进行更改调整。
3.文章的整体性。典故尽管篇幅总体较短,但在文学作品的时候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良好的典故运用,能够提升文章的文学色彩,并且同步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所以,在翻译典故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准确性,还需要把控其在整个作品中的成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充分了解其前后历史背景。同时,也要加强典故对文章的整体性作用价值,不仅进一步强化细节上的问题,在翻译上也要循序渐进地完成,以保障文章能够通顺、完善的进行阅读。翻译并不是机械性地一项任务,而是要在不破坏其原本意义的基础上进行中华文明的迁移,良好的翻译能够切实帮助文学作品进一步提升文学价值。
三、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
1.直译法。在完成对英语文学作品的来由、典故的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需要秉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而出发。而最为普遍也是最为基础的方法,即为直译法。所谓的直译法,就是在理解英语表达得原本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中文上的白话文一一对应的直观翻译。这样直译的翻译方法,能够在不曲解任何典故的前提情况下,进一步保留英语原汁原味的特色,帮助中文更带有一定的英语言文化。尽管英语文学的典故与中华文化之间没有之间的联系,在文化上也存在一定的隔阂,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互通,但在典故的表现手法上往往大同小异,因此直译法也能够表现出典故背后的意义与价值。直译法不仅仅是对待英语言文化尊重的表现,更能够帮助中文翻译更为具象化。如,当前许多中西互通的喜闻乐道的典故翻译:“to 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被直译为中国的“亡羊补牢”,这就是一种直观的翻译例子,按照字面的意思可以保留原义,但因结合了中国典故而使得翻译更加生动化。而其翻译的时候,并不会出现“一只羊走丢以后,再进行羊圈的修补”这样浅层次的翻译。所以,针对喜闻乐见、被广泛认可的典故、故事,都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使得翻译结果更为浅显易懂的同时,帮助加深理解和学习。
2.意译法。众所周知,由于地域、历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文化势必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区分,所以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的典故翻译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难以直接进行翻译的情况,如果仅仅采用直譯的方法,则会导致只呈现出表象的含义,但典故背后的真正注解并没有显示。如,“Damon and Pythias”仅凭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可能会按照罗马民间传说中的主要人物Damon和Pythias进行翻译,仅仅是将两个不同的人名直译了过来。但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这一句典故表现的是两个人之间深厚的信义,对此更为贴合、更为准确地中文翻译,应该借用中国成语“生死之交;刎颈之交”,而此时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即为意译法,而并非常规的直译法。如果仅仅进行直译的方法翻译,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势必会产生困惑,不仅没有传达正确的意思,还会在阅读的时候出现理解不清的含义。典故是一项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阅读难度较大的作品,良好的意译能够降低阅读难度,提升阅读的成效。
3.直译加注法。直译法和意译法,是当今英语文学作品之中,最为常用的两种中文翻译方法,除了上述两种翻译方法以外,直译加注法也是常见的翻译方式。这样的方法主要被运用在包含人名的英语典故的翻译工作上。例如,针对典故中出现的“谁做了什么”,即“某人do sth”。如果照本宣科地将其翻译出来,则会非常容易引起读者对其误解,针对人物的事件等没有了解充分,其认知也只是名字的了解和知道。针对这一问题,即可采用直译加注法的方式,进行英语典故的翻译。以中华谚语故事“东施效颦”为例,如果仅仅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的时候,会将其翻译为“Dongshi imitate(模仿)Xishi”,但这样反而不利于其理解,尤其是针对东施、西施不了解的读者,会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到迷茫。而此时,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对“Dongshi imitate(模仿)Xishi”的前后语境以及人物进行额外的简单说明和补充,针对东施对西施的模仿原因也进行相应的分析,使得读者更为充分地了解背景故事,并为后续的典故深入阅读,以及典故背后的价值意义共鸣,奠定良好的基础。
4.意译加注法。与直译加注法相对应的翻译方法,即为意译加注法。顾名思义,所谓的意译加注法,即为采取意译的方式,进行额外加注,以达到翻译的效果。与直译加注法相类似,都是在基础的翻译方法之上,再额外进行一定的补充和说明,使得读者能够更为直观、更为充分地了解到典故的含义。意译加注法的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不破坏原本典故的阅读感受,采用更为流畅的方式进行阅读。因此,在进行英文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西方文学,在理解原来历史典故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一定要以贴近原意为主要目的,同时不能过多地采取加注法,那样可能会影响文章整体翻译的协调性、流畅性,因此还是要以实际情况为主。
四、结语
总之,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过程中,要掌握有效的翻译技巧,通过对直译法、意译法等多种翻译方法的分析,本文总结了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对策。希望通过实践研究,能够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蔡红艳.浅谈英语典故的语言特征及翻译方法——以源于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为例[J].科技视界,2019(34):212-213+211.
[2]王佩瑶.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海外英语, 2019(16):72-73.
[3]李旸.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3):106-107.
[4]白玥.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J].文学教育(上), 2018(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