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凤,刘永兵,孙凯旋,史宏灿,薛 谨,薛慧萍,侯 苹
(1. 无锡太湖学院护理学院,江苏 无锡 224100;2. 扬州大学护理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1;3. 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1)
2017 年9 月,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提出了“加深医学人文是医学灵魂的认识, 是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首选的一剂良药,需以人为主,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中的医学人文建设”的指导意见[1]。 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威廉·奥斯勒认为,医学教育过程时刻离不开人文教育,还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三部曲,即“由患者开始、自患者引申、于患者完成”[2]。 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核心价值。 因此,高等护理院校需注重在人文关怀视域下,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以逐步化解护患矛盾,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重医卫的良好风气。
1.1 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 护理人文关怀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护理学与哲学的有机融合,是人文关怀本质在护理领域的延伸。 20 世纪70、80 年代,西方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 护理人文关怀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 受当时哲学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1979 年, 美国护理理论家Waston[3]在其著作《护理:关怀的哲学和科学》中首次提出护理人文关怀,指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 她将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 引入到护理学“关怀弱势人群的生命健康”的价值体系中。 2008 年,美国学者Finfgeld[4]通过Meta 分析将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进行整合、 提炼,最终提出护理人文关怀是一种有目的的治疗护理过程,其不仅需要护理专业的技术, 更要求态度层次的共情关怀,在充满关爱的氛围中,实现患者整体健康。 由此引申,这个过程正是护理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1.2 护理职业精神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研究对于护理职业精神的定义不一, 不同学者对护理职业精神也有不同的解析[5-6]。 国外学者主要将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进行研究。 1968 年,Hall[7]提出职业精神就是从业者对其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包括使命感、工作的自主性以及对职业或专业组织的承诺。 而护理职业精神正是护理人员在技能、行为和态度上的体现,是对护理专业团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承诺, 需要护理人员保有职业归属感,并付诸实践。 1984 年,Miller[8]从行为的角度对护理职业精神作出定义, 并提出了护理职业精神的车轮模型。 该模型主要涵盖了9 个方面的内容:护理科学教育背景;遵从护士职业道德;参与主要的专业团体;继续教育和胜任力;发表学术观点与沟通能力;自律与自主性;社区服务;知识理论的发展、运用和评价;科研方面的发展、运用与评价。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护理职业精神也展开了积极的研究。 张桂霞等[9]运用Delphi 法对护理职业精神框架进行研究,确定了关爱、努力提高护理核心能力、将患者健康利益放在首位并尊重其自主权、团结协作4 个维度。吴冰等[10]在生命关怀的视域下挖掘出护士职业精神的内涵是珍视、尊重、关爱、敬畏生命。 而周庆焕等[11]则着重强调了从“他者”意识中审视护理职业精神的内涵。总体来说,国外对护理职业精神的理解较为成熟, 更注重专业组织支持、自主权[12]对护理职业精神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评估个人的职业素养。
1.3 护理人文关怀与职业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疾病的治疗更多地关注循证医学、实证主义,慢慢地淡化了对于有生命的人的整体关怀。对于医疗技术的专注使得人们忽略了拥有丰富社会关系的人的重重属性, 也因此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并未得到真正落实[13]。人文关怀是医学的灵魂,离开了人文,医学便不是真正的人的科学。 而医疗技术是医学的科学性, 离开了科学,医学便显得软弱无力。护理人员需以人文关怀为导向,促进人文与科学的完美融合,充分体现护理职业精神的内涵。陈化[14]也肯定了这一观点,并指出这种融合体现在“知识、精神与技能”三个维度,临床实践是人文与技术相融的重要领域。值得赞许的是,这样的整合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在医学领域的最高肯定。
1.3.1 护理人文关怀与职业精神的内化和外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提出了内化、外化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而在人文关怀与职业精神的培养过程中, 所谓内化是通过人文关怀的被动教育将职业精神培养所需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理念贯彻到学生的内心, 自我和谐并形成新的内在价值观,再外化为一切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自主行为,最终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可以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还能够促进医学的飞速发展。
1.3.2 护理人文关怀与职业精神的主体和客体关系 医学作为主体,以人为客体的同时,又服务于人类主体。而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主体,这就展现出护理人文关怀和职业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主体与客体关系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就要求在护理实践中,作为主体的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维护人的尊严与健康, 同时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去感同身受地体会患者疾苦。
2.1 护理学生对人文课程认知不正确 关于目前的医学人文教育状况, 有研究显示,55.26%的学生选择人文课程只是为了获得学分。 与医学人文相关的课程,包括哲学、护理心理学等常常被认为是辅助的,不如核心课程重要[15]。谢蔚等[16]就护理专业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情况展开调查,发现学生对学校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知评价不一。 只有10.09%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培养护士职业素养,15.12%的学生认为人文课程的知识对学习专业课有帮助。 就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关注度而言,能认真听讲的学生占31.57%, 能课前预习的学生仅占6.18%,有71.28%的学生靠考前突击过关。 学生课堂上的不作为,更不用说课后去图书馆借阅人文社科类图书了。 《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也存在类似的要求,希望护生能够注重人文阅读。 因为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不能仅仅依靠人文课程的开设,日常积累阅读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一个人。 但是护理专业学生普遍缺乏人文阅读。总之,学生对人文课程的不重视,再加上生活中人文阅读的缺乏,可见对于其职业精神的培养任重道远。
2.2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中护理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 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化趋势推动下[17-18],教育部于2009 年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的标准,该标准中对现代护理人才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素质做出要求,强调了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意识[19]。 当前的护理人文教育虽说按照标准作出了一系列有益变革,然而仍存在诸如培养模式单一、教学资源欠缺、人文课程整合不够、院校与临床培养机制脱轨、学生素养不高等问题。
2.2.1 教学培养路径单一,优秀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护理院校大多采用大班制理论教学, 讲课内容晦涩难懂,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缺乏成就感,更是影响了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卢维等[20]围绕护理人文的课程设置、课堂讲授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除有84.5%的学生对课程设置较为满意外,护生对课堂讲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教师水平满意度均不高。 而在人文学科中,共情体验常常比单纯的理论教学影响更深远。 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性、主动性,无法真正做到以情动人,学生缺乏情感上的同理心体验。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优秀教师队伍不足,现在护理人文课程的教师主要分为人文社科教师和护理专职教师两类,人文社科教师更倾向于专攻心理学或社会科学,但很少涉及护理领域。相比之下,护理专职教师也存在诸多不足。有些护理教师不仅欠缺临床实践经验,其人文知识也存在不足。因此,护理教师无法将人文知识与专业实践紧密联系,可想而知,也就不能驾驭整个课堂。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对人文课程不感兴趣,认为人文社会学科不太重要,关注度不够,其整体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2.2.2 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整合不够, 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轨 在中国, 近十年来医学教育改革虽然强调了医学人文学科的专业性, 提高了未来护理人员专业水平, 但护理院校医学人文课程的整合却落后于西方国家[21]。 我国的人文教育课程结构基本上按经典人文课程(如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模糊人文课程(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交叉人文课程(人际沟通、护理礼仪、护理心理学等,即护理人文课程)分类。而国内的护理院校人文教育课程除公共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课程外,其他主要开设有护理心理学、卫生法学、护理礼仪、 护理管理学、人际沟通、护理美学等护理人文课程[22]。据研究报道,国外人文教育课程所占总课程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涉及领域较广,而我国大陆地区不足20%,比例偏低,且内容相对局限[23]。此外,护理人文课程中经典人文课程课时数偏少,随意性大,更多地倾向于单独教学,融合不多,没有全面考虑在课程中的地位。更现实的问题是现行课程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护理院校没有充分意识到医学人文精神付诸实践的重要性。国内的高等护理院校,人文课程讲授主要安排在实习前,没有贯穿整个护理教育阶段。 De 等[24]指出,临床实习期是积累经验最重要的阶段, 是对实习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和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实习阶段人文理念的培养对护生形成稳定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3 医患矛盾频发, 护患缺乏有效沟通 有统计显示,2016 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医疗纠纷比2015 年下降6.7%[25]。虽说形势有所缓和, 医务人员执业环境、 医院就诊秩序得到改善,但其根源并未完全去除,医患矛盾仍然存在。 而医患矛盾的症结在于医患、护患沟通不到位,人文关怀理念不深入。正因如此,护理专业学生普遍感受到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其人身安全的威胁,这种情形严重影响到其对护理职业的认识,从而影响到职业精神的培养。
3.1 加强护生对人文课程的重视度,鼓励人文阅读 在鼓励学生养成人文阅读习惯上, 除了为其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 也应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更好地阅读人文读物。 这种情况下,叙事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叙事护理教学是护理人文教育领域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 主要借助叙事素材的激发性和感召性来培养学生人文阅读的能力[26]。 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去筛选合适的叙事护理素材,以此运用到课堂上,通过真实故事情境的自我感受,促使学生结合护理实践反思,撰写反思日志并分享感悟。 朱红珍等[27]通过叙事医学模式对湖北省14 家护理院校的实习护生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多途径、多形式、多框架的人文教育课程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品质的提升有积极影响, 无疑为国内护理人文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3.2 护理院校注重教师综合能力培养,协调人文课程比例 针对护理人文课程的特点, 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聂光辉等[28]基于学生评价探讨医学人文课程现状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PBL 教学、 临床情景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颇受欢迎。故教师应着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全新的思维去践行人文理念。 而学校在选拔教师的时候,最好选择具备丰富临床专业实践经验及人文知识的临床教师来讲授。因为最终学生的人文知识还是要在临床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为的是能够与今后的临床实习一脉相承。 当然, 学校也应鼓励护理专职教师不仅要到临床上去锻炼,而且还要从事人文社科类相关教学改革研究。 在课程设置上,陈睿等[29]建议压缩政治理论课程等经典人文课程,将护理人文课程比例增加。 故要求护理学者从多学科的视角将人文与其他包括哲学、伦理学、人际沟通、社会学、法学等学科进行融合,促进护理人文课程的发展,从而形成指导人文护理实践的理论根基。 但是关于如何将人文课程真正落地,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话题。王大军等[30]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探讨人文关怀教育效果,研究显示其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因此,护理院校还需与临床医院建立起一体化的人文体系,将人文理论实践贯穿护生整个学习生涯。 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医院两种教育平台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护生职业素养,促进其快速适应护理工作岗位[31]。而现今人工智能、护理保险等蓬勃发展,无疑是给人文护理开辟了新的实践方式。因为只有真正将医学人文融入到实践之中,才能唤起护理人员对人文精神的探讨欲望,培养其职业精神。
3.3 改善护患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现今,医患矛盾已经成为大众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如果要改善护患关系,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首先,国家已经从政策方针上给予支持。其次,护理人员需注重培养人文关怀理念。 著名理论家华生在她的人性照护理论中提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要求,是需要双方共情、有效沟通才能完成[3]。 在繁重浮躁的医疗环境下,患者的感受往往被忽视,医务人员更多地对患者怀有同情心,并没有以共情的角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共情亦可作同理心、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以平等、尊重的姿态,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32]。 护理学生是未来的实践者,王云翠等[33]在护生同理心培养的过程中以健康赋权为理论框架, 将此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同理心通识化体验阶段、 同理心专业化培养阶段、临床实践阶段、经验分享阶段,由患者对日常生活和疾病管理作出重要决策,这种做法在提升患者应对疾病积极性的同时,也帮助护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适当地赋权给患者,通过患者视野提高护患双方对人文关怀的感知力,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共情、同理心,从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护患关系。
加强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影响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会影响到“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鉴于医学人文学科急需发展,可见护理职业精神这个领域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始终相信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 护理职业精神将会向着更深层次发展,实现人文与科学精神共同腾飞,服务人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