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在体外循环转流膜肺吸入中的应用

2020-12-19 07:45:50刘金碧
吉林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氧合器氟烷体外循环

罗 凯,曹 海,刘金碧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贵州 遵义 563002]

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术中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夹闭后再开放的过程会导致患者心肌细胞缺血出现再灌注损伤,从而发生心律失常、心室功能减退等并发症[1-2]。有研究显示,吸入麻醉较静脉麻醉降低患者心肌梗死的作用更大,减少肌钙蛋白的释放,对心肌有一定保护[3-4]。本研究通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探讨七氟烷在体外循环转流膜肺吸入中对心肌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36.4±1.5)岁;体重45~68 kg,平均(57.4±2.8)kg。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1~64岁,平均(46.7±1.8)岁;体重47~69 kg,平均(58.1±2.9)kg。所有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在Ⅰ~Ⅲ级,ASA分级在Ⅱ~Ⅲ级,射血分数(EF)在30%以上。所有患者排除糖尿病、心肌梗死、高血压、严重呼吸系统、肺动脉高压、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采取相同麻醉诱导方法:静脉推注依托咪酯0.1~0.3 mg/kg、芬太尼5~10 μg/kg、阿曲库铵0.3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将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维持在30~40 mm Hg(1 mm Hg=0.133 3 kPa)。

转流期间对照组予以丙泊酚3~6 mg/(kg·h)持续静脉输注。

治疗组则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操作步骤:应用国产希健膜式氧合器(带有独立排气口),先将七氟烷挥发罐进气口与希健膜式氧合器的供氧导管连接,然后将氧合器进气口与挥发罐出气口连接,由氧合器排气口经麻醉废气回收罐与含有七氟烷的废气的导管连接。转流期间,七氟烷挥发罐开启至0.5%~2%,依灌注压高低对七氟烷浓度进行调节,麻醉机开始工作时,停止使用氧合器进气口连接传统氧气供给,氧合器出气口开放。

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急诊患者的住院天数、主动脉阻断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转流时间。于术前(T0)、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后(T2)、术后即刻(T3)记录患者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2 h后(T1)、心肺转流(CPB)后即刻(T2)、CPB后24 h(T3)采动脉血4 ml,经离心后(时间:10 min,转速:4 000 r/min)静置待检。

血浆检测:应用酶法测定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应用化学发光发测定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应用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主动脉阻断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以及转流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转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各时间点cTnI、CK-MB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与T0比较,两组患者cTnI、CK-MB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从T1~3时均先升高再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指标升高和降低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各时间点CVP、MAP、HR以及SpO2比较:两组患者T2、T3时MAP较T0时明显降低,HR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T2、T3时MAP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主动脉阻断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以及转流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cTnI、CK-MB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CVP、MAP、HR以及SpO2比较

3 讨论

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大量芬太尼会被隔离在体外循环设备中,舒芬太尼也会被氧合器吸附,使得在此期间麻醉维持变得棘手,镇痛往往变得不足[5~7]。有报道称,七氟烷具有循环抑制轻的特点,可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8~9]。

本研究中,通过转流期间对患者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发现患者cTnI、CK-MB、炎性细胞因子、HR以及MAP水平均有升高,但其后逐渐下降且较丙泊酚麻醉患者更为明显。说明将七氟烷通过改良管道经氧合器吸入,不仅安全、可靠地维持了应有的麻醉深度,大幅度降低心脏直视手术的术中知晓发生率,而且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有研究显示,七氟烷血气分配系数较小,有利于经氧合器的吸收和释放[10~12]。本研究中应用中空纤维制造材料为硅橡胶制作的膜式氧合器对患者行七氟烷吸入麻醉,其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明显更短,证实其确实有利于吸收和释放。同时,由于其硅橡胶材质的特点,其对醚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相容性。

综上所述,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加强心脏功能的恢复,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猜你喜欢
氧合器氟烷体外循环
一种新型氧合器的设计、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对EMO氧合器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有机氟工业(2019年4期)2019-03-16 07:15:3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8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主动脉夹层术中心包大量积血回收导致膜肺氧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3
曲美他嗪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