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彤彤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肺部感染是临床上常见和高发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肺炎在临床上,根据致病菌可分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发生在医院外,也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入院后发病的肺炎患者。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自身免疫能力逐渐降低、器官逐步老化,且多伴有不同类型慢性疾病,因此肺部感染后容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1]。本次研究收集选取本院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46 例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目的为明确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能够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收集选取本院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46 例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排除一年内有过器官移植史患者、内脏功能(心、肝、肾脏)不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患重症获得性肺炎患者。本次研究中男性患者32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区间为52-84 岁,平均年龄(57.85±7.46)岁,患者中包括:冠心病8 例、高血压12 例、心衰6 例、2 型糖尿病患者15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10 例。根据预后结局设置分组,存活患者为A 组(n=30),死亡患者为B 组(n=16)。
研究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整理本次研究患者所有治疗,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生命体征情况(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和体温)、疾病症状、影像学检查详细结果、生化检查(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心肌酶、血尿常规)、生活指标、住院时间等。将治疗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保存。通过病例详细了解患者入院后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同时明确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进行机械通气,患者预后情况等,从而分析对疾病预后相关影响的危险因素,并对列举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和研究。另外,还需要分析单独对两组患者预后结局存在影响的危险因素,并明确各个危险因素相互间的水平差异,研究患者预后和各类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详细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明确两组患者不同预后情况,通过分析比对找出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可能存在影响的各类因素,进行对比研究明确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
本次研究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 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对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性酸中毒、低钠血症、年龄、性别等因素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性酸中毒、低钠血症和年龄为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各组患者因上述因素差异造成的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性别差异和患者预后之间不具有关联性或是关联性极小(P>0.05)。详见表1。
表1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n(%)]
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是在院外因各种微生物引发的,例如病毒、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临床中引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病原,主要包括军团菌、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和结核分歧杆菌等。从致病细菌分析来看,军团菌和结核杆菌能够以飞沫形式进入到肺部、假单胞菌能够在气管外直接定居,其他细菌可进入咽部后被患者吸入体制导致。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胸部疼痛、咳嗽、咳痰等,疾病前期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鼻炎症状较为类似,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干咽痛、头晕头疼、眼胀眼痛及不同程度咳嗽等,不是所有患者都伴有前期症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除了发生严重缺氧、改变呼吸系统、诱发毒血症外,还会导致神经、循环和消化系统功能异常,疾病相关组织较为严重,且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呼吸内科一种常见且危重病症,疾病死亡率高,老年患者为疾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及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衰竭,且随着年龄增加免疫力不断降低,因此老年患者患病后死亡几率更高。本次研究中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死亡率为34.78%(16/46),和文献中的结果差异不大。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临床中对于探究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持和参考。本次研究因素包括: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性酸中毒、低钠血症、年龄、性别等[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有创机械通气、是否出现呼吸性酸中毒、低钠血症、年龄等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具有显著差别(P<0.05);性别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不大(P>0.05)。表明性别差异和患者预后之间不具有关联性或是关联性极小;其他因素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是否出现呼吸性酸中毒、低钠血症、年龄等均为本病预后的相关影响危险因素。
主要原因为:症状肺炎患者需要进行通气治疗缓解呼吸困难和缺氧等症状,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有创通气,容易引发气压伤或是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尽量降低使用几率;肺炎患者通常会发生电解质紊乱,会伴有低血钾、低血钙和低血钠等症状,和预后显著相关的为低血钠症,相关研究表明[3],如果血压降低高于80%时,严重的低血钠症会对预后带来消极影响,临床中恢复器官功能治疗和纠正低钠血症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处于疾病状态的老年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较为严重,表现为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二氧化碳潴留等,容易影响机体内环境,导致体内酸碱度失衡,此项程度能够直接反应老年患者的肺炎病情严重程度,也可用将其作为判断患者预后标准,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血电解质和血气进行动态监测,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提升治疗有效率;年龄越大,老年人的咳嗽反射越低、纤毛粘液清除能力降低、肺组织弹性衰退,同时免疫功能骤降,在加上老年人呼吸中枢对高二氧化碳和低氧状态敏感性较弱,因此加大了临床诊断的困难,也对疾病有效治疗具有消极影响[4]。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性酸中毒、低钠血症、年龄等,临床中需要重视上述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治疗和干预措施,确保治疗有效率,保障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