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伟
【摘 要】 科学教学中,以科学探究为依托,运用教学策略,让科学思维真实发生,落实在科学探究各环节中,让科学思维方式成为一种习惯,铸就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科学素养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科学教学要基于思维。科学思维是科学学科最本质的特征,科学教学要实施基于思维的科学探究,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思维,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突出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和迁移。科学课应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习惯呢?
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和途径有很多,我们可以在科学探究各环中让学生的科学思维真正的发生。每次的科学教学,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尽可能的让科学思维真实发生落实在科学探究的各环节中,使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在频繁的科学探究学习中得到训练和发展,让科学思维方式成为孩子的思维习惯。
(一)运用教学策略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是由问题产生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并在不断的质疑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锻炼思维、发展思维的目的。如设计探究任务单中,要求每个人都要提出可供研究的问题,组内进行讨论并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要求学生养成提出猜想时,附上猜想依据的习惯。
推测与猜想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根据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做出的一种猜测性的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做出的假定性解释。而面对我们的小学生,为了避免学生做无根据的猜想,我们在科学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落实猜想环节,达到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如在学生提出自已的猜想时,教师可追问:“生活中观察到哪些现象支持你的猜想?或你的猜想依据是什么?”
(三)留足时间让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这个环节是最易被忽略,可这个环节是最容易让学生从同伴的思维中获得茅塞顿开的感觉。交流和讨论是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学生思维的活动往往是在交流与讨论中最为激烈。通过学生间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语言充分展示出来,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就会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发展。
(四)养成尊重事实,遵循逻辑的习惯,形成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模拟科学家探索科学真理,为了让学生了解科学真理的发现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因而,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事实,实验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如《铁生锈了》一课中,有些小组发现在通过油封只与水接触的铁钉也生锈。对于这样的与其他小组不同发现时,需要引导学生遵循客观事实,如实记录。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并发现问题,在控制条件上是否严格做到只改变一个变量。
(五)对探究中获得的事实证据作客观的分析,发展科学思维。
如《下沉物体有浮力吗》一课中,其中一个小组数据引起大家的注意:研究大小不同的同一种石块完全浸入水的數据中发现排开水量几乎不变,就认定排开水量不变,浮力数据还是大的石块浮力大,小的石块浮力小;于是小组认为大小不同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越重浮力越大,越轻浮力越小。此时同学们并没有简单忽略它,而是把这组数据单独拿了出来做客观的分析。大家讨论一直僵持不下,有个小组将目光聚集到它的实验器材上,发现他采用的是大烧杯做容器,大小不同的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引起水位的变化在大烧杯中就不明显了,自然测得的排开水量几乎不变。
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不仅明白下沉物体也有浮力且大小与排开水量有关,而且知道实验器材的正确选择及使用会对科学现象的揭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实验的严谨性由此得到升华,科学思维也得到发展。
(六)运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锻炼科学思维。
如比较体积相同两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我们引导学生思考判断浮力大小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自然想到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排开水量(浸入水中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学生自然想到比较两者的排开水量来比较浮力大小。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做到每一步思考都是有据可依,让科学思维真正发生。
李霞老师在《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讲座强调: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落实到每一次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关注思维的进阶研究,关注学生思维状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尝试与实践,让学生的思维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升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