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凤凰城实验幼儿园 赵小娟
幼儿的生活阅历层次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都是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一些危险因素也会随之而来。随着目前幼儿园不断增加的安全事故案例,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生活技能,健康成长。
在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中,首先必须要明确幼儿才是被教育的主体,然后将提高幼儿安全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意识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否则,即使幼儿园制定出完善的安全制度、日常设施再安全,也不能真正避免幼儿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提高幼儿安全意识以及培养幼儿更加了解安全知识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进行安全常识教育
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需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到与自身安全相关的知识教育过程中。为了帮助幼儿更好记住与自身相关的基本信息以及安全常识,可以通过采取相关的模拟安全活动来实现。例如:模拟新的交友情境,让幼儿进行自我介绍,从而加深幼儿对自己父母、住址以及电话等基本信息的记忆;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让幼儿明确在发生不同安全事故(如受伤、火灾、偷窃等)时该拨打什么号码的求助电话,即急救电话“120”,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可能存在危险的行为以及物品等,教师可以采取亲身示范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到管制刀具等这些尖锐的东西能够伤人,比如剪刀、针等能够轻易穿透皮肤,从而提高幼儿的危险防范意识,远离危险物品。
2.扫除幼儿思想盲区
幼儿的生活经历与经验远远不足,教师应在保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为其扫除在安全隐患方面的认知盲区。幼儿园在实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要让幼儿明确生命的珍贵与脆弱性,每个生命在伤害和死亡面前都是平等而渺小的。
例如,广受幼儿欢迎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其中有灰太狼被喜羊羊用炸弹炸上天的一幕,并伴随着灰太狼一句“我会回来的”最终消失不见,然而在下一集当中,灰太狼又安然无恙地出现在小朋友的视野中,这会导致小朋友们意识不到烟花炮竹的危险性,并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用烟花去捉弄其他朋友,造成自身与同学的人身伤害。因此,教师应教导幼儿关于这些危险物品的危险性知识以及培养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又如,奥特曼作为幼儿心目中超人的存在,即使从高楼上飞下来也没事,但若是幼儿模仿此行为从自家阳台跳下的话,那么生命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更甚至会失去生命。因此,作为教师应合理采取方法与手段,将安全基础知识教育落实到幼儿思想上,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1.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件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常发生的典型事件作为实现安全教育的良好渗透,对事件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提高幼儿对此事件的安全意识。例如,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喜欢追赶打闹,很容易摔倒,教师通过告诫以及播放相关视频的形式,让幼儿了解不良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危害,从而促进幼儿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应少做,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受伤实例采访
从具体实例中抓住事故的教育性,对幼儿进行情感引导,让幼儿了解事故造成的各种伤害性后果。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往往呈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如果仅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导,很难真正让他们引起重视,但是通过采用分享幼儿身边发生的受伤害实例,却能增加幼儿的情感体验,深切理解事故伤害的后果。比如,某幼儿因为贪玩爬高,一不小心摔到地上,膝盖、手臂都有磕伤,因为疼和害怕,他立即嚎啕大哭起来,其它幼儿看到这种情形,会意识到爬高是个比较危险的行为,不应毫无防护地进行尝试,否则可能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从而逐渐树立起自身保护意识,认真学习教师关于安全知识的教导。
生命安全应处于每个人防范意识的第一位置,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同样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通过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幼儿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做到持之以恒、细致具体。
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师应从日常生活中抓起,适时进行教育引导,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在今后生活中再次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
教师应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幼儿的每日生活学习中,对已经发生的不安全行为或是在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引起警示,努力从根源上杜绝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及时教育与随机教育。例如在幼儿入园的时候,教师逐个检查幼儿的鞋带是否都已系好,免得摔跤;书包或口袋里是否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尖锐物品,以免在与同伴玩耍过程中伤害到他人;出于一种幼儿的好胜心,幼儿在吃饭的时候会与同学进行比赛,看谁吃得更快,这样不经细细咀嚼大口吞食的行为,极易造成消化不良或是食物哽塞;下楼梯过程中嬉戏打闹。以上仅仅只是列举了几件常见的存在安全隐患例子,教师在做安全教育时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或是以做游戏的方式渗透安全教育,制定出合理的安全规则,教育幼儿在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先静下来想一想,然后在尽量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的前提下去做。
习惯是一种后天养成的行为方式,幼儿正处于一种人格塑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抓紧这一重要阶段,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将习惯的养成与生活技巧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幼儿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生活技巧渗透安全教育,从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比如,在喝热水的时候,先观察是否仍有热气冒出,然后摸摸杯子外壁的温度,再采用吹气的方式加快热水的散热速度,这样三种方式可以保证幼儿喝到适合饮用温度的水;再举一反三,引导幼儿在吃东西时采用先看看、再闻闻的方式,以避免吃错东西;过马路时停停看看,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另外,注重幼儿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教育,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多鼓励幼儿自主劳动实践,提高幼儿的独立意识与能力。例如:在天气寒冷时,可以正确增加衣服,并能根据温度的升降合理进行衣物的增减;在跑步活动中懂得瞻前顾后,避免肢体接触到他人造成伤害,即使摔倒也知道运用哪种姿势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在这样类似的实践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得到大大增强,也更加主动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在安全问题上拥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由于幼儿的年龄层次所限,其心智发育都还不成熟,在自身安全保护上的意识不足,使得其在很多危险事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将安全知识教育贯彻落实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