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 聂春梅
初中阶段,学生进入叛逆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思较为敏感,思想较为迷茫。写作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在检测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其进行情感表达,教师应积极根据作文教学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开展作文教学,在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形成积极引导的前提下实现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开放期主要指初一到初二上学期,该阶段学生由于受到本身生活认知与社会经验的制约,其写作内容与写作手法与小学阶段没有明显差别,其思想特征仍然较为幼稚,不具备深刻思想深度,不能真正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初中生由于不具备成熟社会认知,其思想较为自由、活跃。同时,该阶段学生具备丰富想象力与优良学习能力,模仿能力较强。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进行扩写、改写、仿写等方式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闭锁期通常指初二下学期到初三上学期,该阶段学生已经发育出第二性征,其生理与心理上都趋于成熟。该阶段的学生不再满足于对他人写作内容的借鉴与思考,而是更倾向于抒发自身感受。因此,根据该阶段学生心理发育特征,教师应选择更具深度的作文训练方法,引导其写作哲理性文章,使其思维能力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满足学生进行事物深刻思考的心理需求。
学生作为写作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心理需求对整体教学效果具有深刻影响。而为满足学生心理需求,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使其了解写作对自身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影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使用灌输式方法向学生传递写作理念,而应选择更自然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写作动机,从而激发其写作积极性,令学生主动开展写作,实现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写作之后,针对学生写作优点进行鼓励性书面点评,通过赏识学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写作中的闪光点。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能力层次不同选择不同评价鼓励方式。比如,针对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评价:具有独特看法,描写生动形象。而对于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可以评价:语句通畅,真情流露。教师应毫不吝啬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主动写作,推动作文教学有效性提升。
“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因此在实际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培育学生的写作情感,通过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帮助其自然而然地进行文字表达。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起积极写作氛围,以缓解学生对写作的抵触情绪。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以“感动”为题目的作文写作时,可以首先带领学生讨论自身生活中与“感动”相关的事物,使其对感动具有初步理解。其次,教师通过座谈形式令学生说出自身对感动的实际理解,积极表达自身情感,从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文字表达的欲望,从而消除以往对写作的恐惧抵触情感。
作文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目前,在初中生的认识中,写作只是根据题目进行语言组织。由于其不具备正确写作认识与良好写作能力,其容易对写作产生心理障碍。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的作文命题设计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将写作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而非作为一项强制性学习任务。教师在进行命题时,应贴合学生生活实际,避免学生出现素材缺失的情况,对写作产生更大的心理障碍。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件小事”作为主题,令学生根据自身生活实际对日常事件进行剖析,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充分表达自身想法,自然而然地表达想法,从而使其认识到写作并非难事,帮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惧心理,从而实现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实际心理状况开展教学。同时,教师应根据新课改要求选择合理写作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在开展实际写作教学时结合学生心理状况,提升学生写作兴趣,从而将其引入实际写作学习中,实现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