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淮海路校区 李 晶
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学科能够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和情商。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必须要依托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收益。“有效引导”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给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带来可行性,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学生能够减轻学习压力,从而更好地投入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效性,帮助学生消化重点、难点知识。
从某种层面上看,“有效引导”是一种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开发逻辑思维、提升运算能力的基础学科,它要求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细致性的知识探索,才能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基于此,“有效引导”便能够辐射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增添更多学习知识的策略。教师通过利用各种各样的问题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使学习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轻松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效创设问题情景,帮助学生养成好学、好问、好研究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直以来,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总是处于模糊、不清晰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认知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需要依托“有效引导”的教学策略,不断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更加快速、稳定地摸索思路,进而解决实质性问题。另外,教师需要借助“有效引导”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通过从浅层到深层的认知,从表面到内涵的理解,不断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学生的进步。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认知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学,通过带领学生挖掘实际生活,不断帮助学生找寻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在学习数学中认知生活。首先,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特点,深入研究数学生活,通过依托有效的实例,不断牵引学生学习数学。例如,教师在教学“千克和克”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班级打造成一个虚拟的超市购物情景。通过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电子秤,带领学生称量实物,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千克和克”,促使学生依托实际生活,解决数学问题。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力度。通过给学生准备更多的生活素材,不断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要进行长期、独立的思维训练。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路,摸索教学套路,通过依托教学互动,充分提高教学引导效用,给学生提供更多内化知识的空间。例如,教师在教学“一亿有多大”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如:学生所在省份有多少人口、有多大的面积等,让学生在网上寻找答案,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万、十万、百万、千万的认识,进而带领学生认知“一亿”的数量级。通过刻画“0”的个数形象,逐步加深学生对“一亿”的理解。
在实际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情况。然而一些学生在教师严厉的教学下,形成了害怕犯错、不敢犯错的心理,从内心深处恐惧数学学习。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认知错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耐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此外,教师应通过依托“有效引导”,不断带领学生发现犯错的原因。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鼓励学生勇敢面对错误,从而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推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进程。例如,教师在教学“运算律”时,可以利用相关的习题,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对计算错误的学生进行鼓励式的教育,让他们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在教师悉心的指导下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实现“有效引导”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实现旧知识到新知识学习的过渡。基于此,教师应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环境,通过利用各种梯度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可以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通过让学生观察长方形、长方体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使学生在平面几何知识基础上理解立体几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