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校长 侯俊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先队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更好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纵观这几点,更加明确了少先队教育重在政治启蒙、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教育主要是培养少年儿童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增强少年儿童的政治认同,树立和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目前,很多学校主要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将理论“落地生根”。
新城小学南校区建校仅第7 年,却从建校伊始就牢固树立“利用少先队组织的特殊政治属性开展学校活动”的理念和意识,利用学校“家校融合”教育的办学特色,引导教师和家长深入思考“基于身份认同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家校共育”道路。
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我校2013 年建校之初,迎来了第一批可爱的孩子,由于没有高年级队员,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请家长为少先队家庭辅导员,由他们为孩子带上鲜艳的红领巾。
由此,少先队家庭辅导员制度便应运而生。我校聘请全体家长担任少先队家庭辅导员,通过入职培训、考核上岗,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并定期参加少先队专项培训,引导他们陪伴、带领队员们开展活动,用亲子教育的方式带动少先队工作,让少先队教育融于家庭教育之中,推进少先队活动的扎实开展。
这项制度在全国亦属首创,其基本理念来源于我校提出的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自然融合”的教育研究,是符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具有创新特色的教育理念与做法。
《少先队改革方案》中明确要求“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拓展校外和社区少先队工作。积极依托区域化团建,在街道、乡镇、社区和当地各条战线团组织带领下,整合用好城乡团内外各类阵地,组织开展社区、校外少先队活动,大力发展直接服务少年儿童和家庭的公益项目。探索建立社区少先队组织。”由此,我们更加坚定了要继续完善和推广此项制度,让少先队教育融于家庭教育之中,让家庭配合少先队教育,充分发挥家庭主要成员对队员的教育引导作用,让少先队员光荣感充盈整个家庭。
“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建立少先队家庭辅导员制度之后,培训和引导、加强家长的政治身份认同对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以大队部为单位,组织全体家庭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少先队基础知识学习、少先队技能训练、少先队活动辅导等方面培育一支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更好促进少先队员的基础教育。
学校在此基础上,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家校沟通渠道,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家长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家风,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为孩子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品德基础和人格基础。
学校鼓励家长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协作的平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感悟和成长。如和博物馆、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密切合作,挖掘和用好红色资源、科技资源、运动资源、文化资源等多种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让少先队员们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在开放、互动的广阔空间增长见识,锻炼才能,更激发少先队员光荣感,更好体现少先队家庭辅导员的身份认同。
仪式是形象化的组织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坚持文化育人,建立健全、丰富优化少先队仪式教育,是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重要路径。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的《少先队改革方案》中提出,少先队要规范升旗仪式、入队仪式、建队仪式、祭奠仪式等教育内涵和程序,注重时代元素,提升仪式效果。
我校以“构建家校融合的仪式教育”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主题仪式教育活动:每周一升旗仪式,低年级特别设立“我与父母同升旗”,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教育,勉励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每一次少先队主题队会,少先队家庭辅导员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参与到活动志愿服务中来,规范的队仪式更是主题教育中靓丽的风景;新队员入队仪式上,家庭辅导员为队员们庄严地戴上红领巾、重温誓词的那一刻,少先队的光荣感油然而生;每年12 月13 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祭奠仪式中,家庭和学校共同引导队员们诵读历史、祈愿和平,更激励广大少先队员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富有江苏教育特色的“入学仪式”和“成长仪式”更是学校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窗口,学校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主题,让一场入学仪式变成了一次温情的“家长课堂”,引导家长做好心理、物质、习惯及能力等方面的准备,与孩子共同成长;“十全十美,感恩有你”十岁成长仪式,更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触发点,作为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我们邀请家长以少先队辅导员的身份和少先队员们一同期待未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
学校同时对标《中国少先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要求,引导少先队家庭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严格遵守,由大、中队辅导员在校教学,家庭辅导员在家督促训练,少先队员认真执行,分年级、分时间节点、分层递进,完善少先队组织仪式教育体系,维护少先队标志礼仪的严肃性,深入普及少先队标志标识知识,以此加强政治身份认同,树立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少先队组织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需要协调组织内部以及组织外部的各种影响力量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少先队文化建设更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方法。改变少年儿童政治行为的不稳定性与从众性,完善少先队行为文化是少先队文化建设主要任务。
学校在少先队文化建设中除了规范少先队标志、拓展少先队阵地等固定文化阵地以外,更注重流动的、软性文化的布置和熏陶。由大队部确定教育主题,中队辅导员把握政治方向,家庭辅导员协助指导,少先队员完成展示,全员全面参与,让少先队文化深入家庭、深入人心。
同时,学校借助QQ、微信等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最美孝星”“最美教师”“红领巾诵读学传”等先锋榜样事迹宣讲,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队员积极正向的生长。
综上,强化身份认同,是少先队政治化教育的关键,更是提升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基础,为少年儿童步入社会,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奠定情感基础。新时代少先队组织要依据党中央对少先队和少年儿童的一系列要求,在总结中国少先队70 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融入大中小幼一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发挥家庭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家校协作,持之以恒进行富有少先队特点的政治启蒙、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不断创新少先队工作方式和方法,帮助少先队员树立光荣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