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燕
摘 要 受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教育理念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逐渐在从“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学生也因此对学习有了积极主动性。根据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产生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其已成为目前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考虑如何将情境教学法有效应用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以及积极情感融入课堂,使学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实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直观情境;合作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060-03
通俗地说,情境教学法是对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效,且可以使学生充分获取知识与技能,归根究底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教学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将学生深深吸引到课堂到中去主动学习知识,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此时若是教师再对学生加以引导,定能够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活动,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益。基于此,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本着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思考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点燃学生学习之火,推动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使学生能够从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最终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关于情境教学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作的一番论述,还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应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方式的有效教学手段,但若要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须得注重问题的合理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时期,大部分教师都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授课,以“题海式”的策略让学生内化知识,这会让有一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感觉数学非常的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势必会失去数学本身的趣味性,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同时也会让一些较为优异的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不妨应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再以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体验,让学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以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真正意义上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自我需要”,最终达到以问题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比如,以教学《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这一节为例,首先,笔者对学生提问道:“相信大家对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有所了解,那么谁知道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回答出了“青藏铁路”这四个字,进而笔者对学生说道:“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然后,笔者在课件上出示了青藏铁路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对其做了简单的分析,对学生说道:“大家能否根据图中提示的信息提出具有价值性的数学问题吗?”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了铺垫。接着,笔者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升华,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做了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了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学生建立了代数思想的基础。之后,笔者以难度稍加上升的问题让学生做了相应的联系,进而根据学生的做题结果有针对性对学生理解不全面的知识点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笔者通过应用合理的问题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以难度逐层上升的优质问题设计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让学生有了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吸收了本节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下充分达到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应用直观情境刺激学生学习欲望
数学被社会群众公认为是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层层递进的优质问题来实现。但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却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做好数学中抽象知识的教学活动更是难上加难。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并在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之下,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中被教师广泛应用。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当知晓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直观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突破数学抽象性这一教学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给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受到学习欲望的支配下引导其充分吸收数学知识,从而实现以直观情境教学法绽放小学数学精彩课堂的目标。
比如,以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节为例,首先,笔者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对旧知识做了简单的复习,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通过动画演示,由平行线自然过渡到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初步感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然后,笔者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与学生交流了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又通过引导学生做观察,帮助学生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而让学生尝试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義,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组织数学语言的能力。之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分析了一些经典例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在节约课堂时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学生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了对应的数学思想。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了梳理,使学生形成了系统性的认识,让学生对获取的学习成果做了交流活动。这样,笔者通过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极大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并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帮助学生充分吸收了本节课的知识,切实在直观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下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彩绽放。
三、应用合作情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施行以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愈发地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大部分教师在思索如何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得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进步与发展。随着教学实践证明,合作情境的应用成为了践行生本教育理念的高效教学手段,且获得极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部分教师传统教学思想严重,始终未曾走出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未发挥。基于此,作为新时代下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应用情境教学法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以求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在该情境之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释放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合作情境发展自己,从而以合作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完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任务。
比如,以教学《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节为例,首先,笔者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将学生划分成了能够互相起到促进作用的学习小组,并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相互交流对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由此和谐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内心已有的数学经验。接着,笔者对学生说道:“看来大家对三角形的了解真是不少,但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就来合作学习三角形的特性好不好?”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黑板上所画的三角形,使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有了充分的理解。然后,笔者在学生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其学习了三角形高的画法,帮助学生认识了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底,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在三角形内画高。之后,笔者为了调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些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三角形建筑,让学生合作思考为什么一些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会存在三角形,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最后,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了学习情况,对学生理解还不全面的知识点及时做了反馈,加强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笔者通过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应用合作情境践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生本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产生了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扬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切实在合作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下大大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应用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众所周知,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将现实生活与教育教学活动做有机结合也是新课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教师重点提出的教学要求。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活元素已然成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有的数学教师沉浸在当局者迷的禁锢之下无法走出,使得数学课堂当中缺少了生活化的气息。须知,数学作为一门和现实生活关联度极高的学科,在课堂上应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所取得的课堂教学效率定当不凡。基于此,作为一名有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仔细研究教学内容,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应用生活情境于课堂之上展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可以拥有学以致用的能力,最终达到以生活情境教学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的。
比如,以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节为例,首先,笔者对学生说道:“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日益加深加厚,如果有同学存在着观察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习惯,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所以咱们不妨就地取材。”接着,笔者让学生思考了数学教材的封面面积、教室门的面积、教室的面积应该用什么样的面积单位合适,从而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而在课件上呈现了“鸟巢”的画面,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然后,笔者给了学生自学“公顷”这部分内容的时间,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初步了解了学生对公顷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思考1公顷到底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了教材内容,让学生说出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又通过在课件上展示足球场、天安门广场使学生更加深入的领悟了公顷的意义。之后,笔者在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的储备上引导其认识了1平方千米,使学生知道了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又以随堂检测的方式了解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有针对性的做出了知识反馈。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将所学过的面积单位做了从小到大的归纳,使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形成了系统性的认识,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在本节课中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笔者通过应用生活情境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使學生感受到了数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有了对本节数学知识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提升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切实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下达到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的。
五、应用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游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能够使学生在经过游戏化的和谐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吸收知识,改变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事情的错误认知,是目前教育环境下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融游戏情境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以游戏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从游戏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游戏情境教学法之下顺利完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任务。
比如,以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节为例,首先,笔者开启了一个数字游戏,即在黑板上贴出了小长方形的卡片,组成了两组数据,一组三张卡片,另一组四张卡片,对学生说道:“黑板上的这些卡片可并不一般哦,每张卡片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们会觉得哪个整数比较大呢?如果我在两组数的中间都点上小数点,又是哪一组大呢?”由此得到了学生并不统一的回答,以解决学生的分歧为目的引入了新课。然后,笔者在课件上出示了某班几名学生的跳远统计表,让学生观察比较如何将他们的跳远成绩进行排名,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思考,引导学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有了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的能力。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回到了课堂初始环节时的游戏,借助游戏对学生提出了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做了思索,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加深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笔者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在游戏体验中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笔者通过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应用游戏情境教学法于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在游戏之中渗透了比较数学思想,让学生的比较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还帮助学生感悟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充分完成了在游戏情境教学法之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任务。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是有效的,但是如何保证落实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性呢?还需要教师在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后对如何展开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思索。基于此,身为优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深入研究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法落实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刺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待学习这件事情始终保持积极的情感,以求能够顺利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与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姜贵良,吕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68-69.
[2]李学明.寓情于境,激活数学思维——例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39.
[3]周春华.身临其“境”,共同参与,快乐成长——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J].教育观察,2019,8(14):117-118.
[4]朱玲.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112.
[5]王敏.巧用情境教学,灵动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155-156.
[6]陈高军.创造体验情境,促进课堂实效——基于情境教学法之上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