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庆 何楠
摘 要:目的:通过对酒泉市肃州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卫生行为的现状分析,了解酒泉市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学生健康教育防治策略与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问卷,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酒泉市肃州区中小学生认为吃早餐重要的占95.04%,有吃早餐习惯的占93.25%,40.53%的学生有节食的习惯;有3.13%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有13.01%的学生回答不知道;只有41.42%的学生回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提高文化测试成绩;仅有25.25%的学生学习中能做到正确的坐读写姿势;能做到学习一小时就让眼睛休息的占36.26%;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的学生只占57.29%。有53.37%的学生常常感觉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的调查中,有43.35%的学生感觉常常有,47.97%的学生感觉偶尔有;有23.16%的学生偶尔感觉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结论 酒泉市肃州区绝大部分中小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吃早餐的益处,养成吃早餐的习惯。但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学生认识不够,对如何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好眼保健操坚持不够。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心理卫生问题,面对学习压力和应对考试、挫折等方面,有紧张焦虑等情绪障碍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生;知识及行为;调查
学校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可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通过健康教育,要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个人行为与健康密切相联,提高相关健康知识素养,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学生常见病及学生慢性病。为了解酒泉市肃州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卫生行为掌握情况,全面认识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的现况,为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16名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首先确定调查点学校,再以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共抽取酒泉市肃州区六所中小学校201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方法
由调查员采用自行设计的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问卷,在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面访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行为形成情况3 个部分。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共调查中小学生1206名,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年龄为6-18岁学生,分为6-9岁年龄段人、10-12岁年龄段人、13-15岁年龄段人和16-18岁年龄段人。结果各年龄段、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认为吃早餐重要的占95.04%,有吃早餐习惯的占93.25%,但有63.01%学生很在意自已的体型外表,40.53%的学生有节食的习惯。体育锻炼是否会耽误学习的调查中,有3.13%的学生认为会,有13.01%的学生回答不知道;调查文化测试成绩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什么变化调查中,有3.57%的学生回答会变差,有55.01%的学生回答不变,只有41.42%的学生回答提高;在回答坐读写姿势中,你能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缘一拳,指离笔尖一寸”的调查中,回答能做到的仅占25.25%,不能做到的占12.85%,回答经常能的占15.13%,回答偶尔能做到的占46.78%;你能做到学习一小时就让眼睛休息的调查中,回答能的占36.26%,回答不能的占21.18%,回答经常能的占10.86%,回答偶尔能的占31.71%;调查每天做眼保健操的调查中,回答每天都做的占57.29%,回答偶尔做的占37.31%,回答每次都不做的占5.41%;调查你的保健知识从哪里获得,回答从老师获得占42.96%,从父母获得占23.17%,同学占5.41%,从广播电视、报纸获得占30.36%,从课本获得占10.02%,从其它获得占11.91%;你觉得你最需要关于健康的哪些知识,回答预防疾病的占41.12%,回答生理卫生的占15.43%,回答个人卫生的占24.81%,回答爱眼护牙的占20.39%,其它占1.74%。
(三)行为调查情况
在有无任何原因的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调查中,调查偶尔有的占50.79%,常常有的占37.75%;有33.33%的学生偶尔有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的调查中,有43.35%的学生感觉常常有,47.97%的学生感觉偶尔有,只有8.68%的学生感觉完全没有;53.37%的学生常常有感觉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37.05%的学生感觉偶尔有;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的调查中,有23.16%的学生感觉偶尔有,只有59.87%的学生完全没有感觉;有38.74%的学生偶尔感觉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担,畏首畏尾,只有47.72%的学生完全没有感觉。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吃早餐的益处,养成吃早餐的习惯。但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学生认识不够,对如何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好眼保健操坚持不够。有些学生无任何原因偶尔或常常感觉心慌意乱,坐立不安,睡眠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心理卫生问题,面对学习压力和应对考试、挫折等方面,有紧张焦虑、害怕失败等情绪障碍问题。
学生对健康教育存在明显的渴求,反映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的观念正在不断深入,学生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从老师、广播电视、报纸和父母处获得。而学生最需要获取如何预防疾病、个人卫生、爱眼护牙、心理卫生行为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三、讨论
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健康危险因素,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本次调查结果反映出学校在涉及疾病预防、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认识等方面依然存在缺陷,在提供有关青春期保健的有效知识和技能上明显薄弱。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和管理,将学校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疾病预防策略。在制定学校健康教育政策(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培养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等)时应针对年龄、性别、地区等给予适当的倾斜和指导。主要集中在有关青春期发育与保健方面、饮食营养、合理生活制度安排、用眼卫生、学生常见病防治、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導等方面。学校要把营养知识纳入学校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应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避免盲目节食并合理选择零食,减少在外就餐频率。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严格执行作息制度,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并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从而降低营养不良和超重、视力低下的发生率。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降低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加强宣传力度,加大学生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定期开展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