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贸学院)
财务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学习《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软件》《财务分析》等课程的重要桥梁。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与技能,适应会计第一线工作岗位需求,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与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当前,初级会计资格证书是会计行业的入门证书,财务会计是该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学好本课程,将为学生取得初级职称打好扎实基础。同时,该课程直接以核算经济业务为主,涉及出纳、业务核算、纳税申报等岗位技能,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这些技能需求正与各类会计技能大赛内容紧密相关。因此,在课证赛融合的专业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应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职业考证为导向,技能竞赛为突破,树立课程学习——职业考证——-竞赛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新理念,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时,应与初级会计资格考试与会计技能大赛内容适当融合,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以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不断放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学生生源却良莠不齐。以我校为例,会计生源主要有高中生、中高贯通生以及其他三校生,学生基础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态度与效果呈现明显差异。以前传统教学下,上课为一刀切模式,老师讲解统一内容,学生用统一教材,问答统一问题,完成统一作业。这种“一刀切”的陈旧模式,既造成优秀学生感到课程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又让落后学生因跟不上进度,渐失学习信心,最终造成学生出现“吃不饱”与“吃不下”的两难局面。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强、难度较大的专业课,让学生既感实用又感畏难。教学中,老师不能粗暴地只把学生分为优生差生,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摒弃一刀切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差异,以及对课程、考证、大赛的兴趣与能力多少,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考核标准,通过分层递进式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目前,分层教学主要采用分班模式与班内分组模式。考虑到目前我校教务管理限制,要为该课程重新年级分班还不切可行。因此,笔者尝试先在学校探索推行“同班集中授课,小组分层学习”的教学模式。现就该种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谈几点感受与认识。
近年来,我校会计生源主要来自高中生、中高贯通生以及其他三校生。其中,高中生大多学习态度较端正,知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对职业证书普遍重视。中高贯通生主要来自中专会计专业,在中职期间由于已学过《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出纳实务》等课程,所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甚至个别优秀学生在进校前已通过了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自主学习愿望强烈,动手实践能力很强,对参与技能大赛积极性也较高。其他三校生,这部分学生相对学习主动性较弱,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与前两种学生相比有明显差距。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学生大致先划为三个层次:A层是有冲劲,学习快,动手强,知识较均衡的学生。B层是学习态度端正、基础虽扎实,但不够灵活运用、实践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是学习主动性较低,专业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然后,每个层次学生再按照4-6人自由组合为一组,在不同层次范围内开展相互学习讨论与比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收获感与乐趣。
为更好落实从课程学习——职业考证——-竞赛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笔者把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种,基本目标、提高目标、拓展目标。基本目标定为培养学生掌握中小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与报告能力;提高目标定为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力争通过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拓展目标定为:通过校内外技能大赛培训,提升优秀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养,增强未来职业竞争力。
笔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了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对C层学生只设置基本目标,对B层学生设置基本目标加提高目标。对A层学生设置基本、提高以及拓展三大目标。把握好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深广度,以更好地实现课证赛融合下的课程目标。
由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与主动性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也须分层。例如,对A、B层学生,除了制定本课程内的学习任务外,老师可适当安排一些超出课程大纲但与职称考试相关的知识,通过微课小视频、在线习题库、微信打卡小程序等技术手段,分享给学生自主学习,并布置学习任务,开展小组讨论与竞赛。另外,将技能大赛的实操教学视频上传到学校在线资源平台上,供有能力冲击技能大赛的A层优秀学生课后学习,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对这些学生集中培训,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考证与实操能力。同时也能为本校储备技能大赛的学生资源,争取赢得好的比赛成绩,提升本校专业美誉度。而对于C层学生,在制定教学内容上,应从基础知识出发由浅入深。授课时尽量多采用情景分析、案例教学、实践模拟等手段,让C层学生不会感到课程枯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消化与运用所学知识。
在作业方面,同样也要实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任务。例如,对A层学生,可以少些基础性作业,多点案例分析,同时,增加初级职称的真题训练,多安排与技能比赛相关的实训操练。对B层学生,多布置些综合业务的专项训练,作业难度可接近初级资格考试。对C层学生,应放低要求,重点布置基础性作业,难度以接近教材例题为主,对有进步的学生,再考虑作业由易到难递进。通过这样的作业分层,以让每个层次学生都愿意主动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实施分层教学,不仅要靠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还须得到全体学生的紧密配合。要想激励各层次学生主动配合分层教学,最后分层考核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到本校教务管理制度上的限制,目前还不允许期末考试采用多份不同试卷。因此,笔者考虑从总成绩考核标准设计上进行分层,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考核模式,平时成绩则由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技能实训、考证等多项因素构成。对各层学生最后考核时,将这些因素设置不同的考核占比,以引导学生朝着各自侧重方向去开展学习。
例如,对A层学生,应重点培养职业技能与综合运用能力,总成绩由“平时50%+期末5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则按“课堂表现30%+作业20%+考证20%+技能实训30%”计算。对B层学生,应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性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职业能力,其总成绩由“平时40%+期末6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则按“课堂表现30%+作业20%+考证50%”计算。对C层学生,重点要求其掌握好课程基础性理论与知识即可,其总成绩由“平时40%+期末6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则按“课堂表现50%+作业50%”计算。此外,对于积极参加技能大赛以及提前通过初级职称的同学给予平时成绩加分。
综上所述,在当前课证赛融合的专业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是必然趋势。分层教学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班或几个小组就行了,它是需要对整个课程重新进行设计。从学生自身特点与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在理论学习、职业证书、岗位技能三方面实现递进式的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