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斌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德育的目标是使数学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服务,将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从而实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与美学价值。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高中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 传统文化 数学教学 德育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9.023
一、传统文化德育
德育一般是指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与是非标准,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动力。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道德的内涵以及外延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其核心是经过两千多年发展的道德遗产与道德实践的结晶,对于指导个人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进行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教育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统一,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数学教学与传统德育教学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互动,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相互渗透,实现高效
传统德育认为最具有说服力的教育是无声的教育。数学教学知识相对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抱有抵触的心理。笔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渗透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从而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数学知识,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学会合作——交流的艺术
合作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也是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合作与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讲到必修1《函数的奇偶性》时,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函数的奇偶性,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小组探究。探究一:你能举出奇函数、偶函数的例子吗?探究二:你能举出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的例子吗?探究三:你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你所写函数的奇偶性?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的概念与原理,从而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而且在讨论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将传统文化的德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对策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德育教育
为了做好德育教育,应该发展传统道德中的精华部分,强调有理有据有节的发展传统道德,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进行。比如传统道德中的孝、忠、勇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应该摒除傳统文化的中愚孝、愚忠、愚勇,而应该做到为人忠诚、孝顺父母、自强进取,发挥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2.加强数学教师的职业素养
数学教学对于德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数学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魅力,但是教书育人的目的需要教师达成。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同样的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够达到教育目的,但是在另外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加强职业素养,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意义,从而完成德育教育目标。为了做好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涵、完善德育教学架构,并且将信息技术的优点与数学教学的特点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完成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世纪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