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策略分析

2020-12-14 19:23:54吴周斌
关键词:中华生物素养

摘 要:文章分析了生物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策略。首先指出了生物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即有利于学生以客观、严谨且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其次指出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入经典文学故事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巧妙地渗透到生物课堂之中,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之中挖掘生物知识,在生物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生物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物教学 初中生物 中华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9.042

中华传统文化是历经千百年,由中华民族所积淀的优秀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纽带。在传统文化之中,医药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文化及信仰文化等等的形成、发展,都与生物学息息相关。可以说传统文化对生物的保护、物种及群落、生态系统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教师要加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生物知识中发掘传统文化的身影,以此来增添生物教学的趣味性与影响力,激发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有效提升。

一、生物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之下,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所以身为初中生物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生物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同时,从教育层面上来说,初中生物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課程,其教学目标在于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生物技术的掌握,以便学生能够在生活、生产之中灵活地应用生物知识及技术。而生物知识中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思想,如果教师恰到好处地将其渗透,更利于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及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以客观、严谨且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兴趣。而这对学生的健康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创新的发展意识。

二、生物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想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就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去调动起学生参与生物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生物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生物教学内容,为学生穿插一些古诗词,创设出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让浓郁的人文气息充满整个课堂,以此来实现生物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同时还能丰富生物教学的内容,点燃课堂的氛围,增添生物课堂的生命力与生趣。这样一来,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诗词歌赋引起情感共鸣,以便解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物知识及原理,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生物素养的全面提升。

比如苏教版中的《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描述两栖类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能举例说出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让学生了解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加强关爱与保护,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要与动物和谐相处。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传统文化的诗词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去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诗词是借助动植物抒发情怀的”,借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选出关于青蛙的诗词,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继续提问学生:“诗词中的青蛙作为两栖类动物,都写出青蛙的什么生活习性?青蛙分雌雄吗?怎么区分?”等等,从而通过古诗建立起青蛙的形象,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地思考与探索,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

2.引入经典的文学故事

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之中蕴含很多经典的文学故事,而一些故事与生物存在很大的联系。因此,想要加强生物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就需要教师了解更多的经典文学故事,并且从中充分挖掘其与生物知识的契合点,以便作为生物教学的映衬与支撑,吸引更多的学生聆听故事,从而借物言志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在故事的激发之下,更利于产生积极、主动探索生物知识的兴趣,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与感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培养生物素养。

比如,苏教版中的《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课,需要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过程。因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著名的《红楼梦》,借助“黛玉葬花”这一故事片段,引导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思考分析林黛玉将百般情怀寄托在一朵朵桃花上的原因,挖掘隐喻的人生,即她眼中的花从花开到花谢都是美好且脆弱的。而这个故事能够呈现出植物的生命历程,更在无形之中揭露生命的短暂易逝规律。由此一来,学生从故事之中能够产生对这些花的使命的探索欲望,自然而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促使学生去自主探究植物的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去认识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并理解果实和种子成长的特点及意义,从而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本节课中既学到自然规律、文学情趣,又能感知到人情世态及生命哲学,最终促进学生的生物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生物素养的全面提升,这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教师根据具体的生物教学内容,为学生恰到好处地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展生物课堂的内涵,营造出充满人文气息的生物课堂,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之中去挖掘生物知识,在生物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以此来培养学生探索生物、探索自然的兴趣。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让生物课堂开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之花,以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生命观与健康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陈雪华《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学生物课堂的结合》,《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年第9期。

[2] 何小霞《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学生物教学》2019年第12期。

[3] 姚文明《生物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探究——二十四节气文化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启示》,《创新人才教育》 2020年第1期。

(吴周斌,1988年生,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中华生物素养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 01:12:54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8
上上生物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6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第12话 完美生物
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 14:36:20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