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2020-12-14 08:46张家良
关键词:传统教材初中语文

张家良

摘 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而语文学科作为国学知识的重要学科,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树立学生良好“三观”的重要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明确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必要性,从而增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7.009

在既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在阅读课的开展时,多数教师只注重经典著作的阅读讲解,却未做出系统化、全面化、针对化的传统文化阅读的讲解,忽略了民族文化。此外,初中阶段学生是形成“三观”意识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而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初中语文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承接点,则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重点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传统文化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民族文化气息较为浓郁,在该氛围的影响下,诞生出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见证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学作品中涵盖了较多素质文化,文明发展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渗透于课堂中,通过大量文学教材的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还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程度,沉淀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2.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阶段的教材中,所涵盖的文学作品是根据该阶段学生群选取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树立该阶段学生的“三观”意识,所以所选择的文学作品中多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内容,需要中学生掌握,从中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内容,明确国家的不断发展下,作为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认真研读教材,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而语文作为初中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承载着传承文化,继承文化的作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很多是真实反映社会现象,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教师要想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深度剖析教材,研读教材,将初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挖掘出来,从而在初中课堂中渗透给学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例如初中教材中的《苏州园林》,作者是叶圣陶。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可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找出文章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说在文章中所写到的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等,这些均属于古人所遗留下来的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课程开展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本篇课文中的内容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为直观化的掌握阅读中的重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人的智慧赞叹。

2.积极转变学习方式,深刻解读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增进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可以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找寻最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当下,应用较为广泛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及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知识的探寻中去,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程度。

例如教师在讲解故宫博物院这一课文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人数为4~6人。教师分配小组后让学生们进行相互的交流,一起分析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特色,有哪些可以弘扬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以组为单位总结出故宫博物院的魅力所在,展开相应的演讲。通过这样的方式,各抒己见,能够让学生全面化地认识故宫博物院独特的地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凝聚力,实现语文阅读的高效性。

3.不断创新学习活动,增強学生的文化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传统化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学生在该氛围中学习,兴趣感无法得到提升,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为了打破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性。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去探寻有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化的模式,或者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多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教师在对《安塞腰鼓》一课进行教学时,为了增进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时就是可以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找到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然后可以举办有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比赛,将学生阅读的结果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进学生的兴趣感。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内容,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由来,对传统文化有全新的认识。同时,通过阅读比赛的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初中语文阅读中,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受年龄及理解程度的影响,有些知识点无法更好地吸收,从而会影响到语文阅读的水平。因此,要想增进学生的语文理解程度,则可以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更为直观化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文化的背景,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增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当然,在为学生进行创设时,一定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针对《木兰诗》一课展开教学时,教师通过我国的经典文言文、诗歌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开展该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语言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对话情境的创设。从而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中作者的创作背景。然后教师再加引导,如:大家还知道有哪些相关的人物吗?木兰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意识?如花木兰身上具有不贪图名利的精神,以及爱国、勇敢、机智、勤劳、坚强的高贵品质,而这些品质均是国人应学习的。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进行引导,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语文阅读内容中的知识点,同时,可以学习到木兰身上的良好品格,为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5.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

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从传统节日中体现出来,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有关于传统节日的阅读内容,不断熏陶学生。让学生在有关于传统文化节日的阅读内容中,掌握民族文化、传统习俗,这对学生传承文化,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时,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通过读文章后,教师可为学生介绍有关传统节日如国庆节,庆祝祖国的发展。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使其能够明白祖国的发展是前人的不断努力,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然后,学生在阅读课后,可到实践中去,了解民族风情。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合理化地渗透传统文化,在语文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阅读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程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成为具有优秀品德意识、文学素养的新一代传统文化传承人。

参考文献:

[1] 陈许生《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2期。

[2] 张金红《论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传统教材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