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

2020-12-14 08:46:49曾斌
关键词:语文课堂辅助高中语文

曾斌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代青少年肩负起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才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提升提供推进性的力量。所以高中语文教育应自觉地承担起渗透传统文化任务,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指导。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 关系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8.012

就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较为表象的层面上,如:传统节日、传统服饰等,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部分青少年甚至存在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将传统文化局限在了刻板的印象中,存在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抵触心理。但事实上传统文化其内涵的丰富性与多元化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全面掌握的,与多数青少年固有认知中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差别。想要端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发光发热,就应加强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结合。由此可见,对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的构建历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与学习压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娱乐生活逐渐增多,传统文化逐渐地成为被忽视的存在,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造成的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一现状,国家起到了高度的重视,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将传统文化与教育相结合,力求推动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步伐。但由于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想要实现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教师就必须对当下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教学优化,以下将对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几点分析:

其一,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学辅助类书籍逐渐增多,因其内容的详细性与丰富性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可,渐渐成为每一个高中学生的书单中的必备书籍,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翻译文言文与古诗词等较为复杂的内容的效率与质量。但辅助教材为学生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学生在使用辅助教材时极容易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辅助教材的解析上,独立思考的时间会被大大缩减,最终出现学生离开辅助教材就无法正确有效地翻译文言文与古诗词的情况,极不利于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其二,为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制的过程中就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中,在课堂中为学生着重地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也因此得到了提升。但在对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情感的掌握上依然存在一定的欠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中潜藏的情感的剖析,导致学生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内容,对传统文化精神与情感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接触到的情感类型有限,無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导致学生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较为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价值。

二、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1.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辅助书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

对辅助教材的依赖性是当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想要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对学生使用辅助教材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面对古诗词或文言文等较为复杂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时,以科学的合理的方法使用辅助书籍,进而使其能够在保证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例如:在学习到《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先依据自己的积累进行自主阅读翻译,并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勾画出无法理解的地方、无法确定的地方,以及自己认为值得深究的词汇,让学生的阅读思路清晰地呈现出来。在学生掌握文章的大致意思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利用辅助教材进行翻译校准,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找出在翻译过程中不够合理的地方,解释翻译过程中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帮助学生逐步地掌握语文教材与辅助书籍的使用顺序,养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进而实现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的有效性目的。

2.引导学生对古文进行阅读

书写文章、创作古诗词等是古人抒发情感最为常用的方式,只有透过文字去感受其中的情感才能够达成对文章的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在开展古文教学时,应积极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生动化形象化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古文情境,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导学生对古文中潜藏的情感进行剖析,进而在加深学生对古人的理解深度的同时,让学生受到启发,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实现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到《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孔雀东南飞》的黄梅戏曲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对这一课讲述的内容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带给学生一定的戏曲文化的熏陶。随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文章中的人物角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台剧排演,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孔雀东南飞》的阅读研究中。在一段时间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依次到讲台前表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站在角色的角度,更为深刻地理解《孔雀东南飞》中讽刺的封建内容与传达的思想观点,带给学生一定的启发,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为独到的见解。

3.开展实践教学,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对情感的感知能力是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提升阅读学习水平的关键。但在固有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很难理解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中蕴含的复杂的情感。对此,教师应依据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对教学形式进行一定的调整,时常组织学生展开实践学习活动,带给学生多感官的刺激,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真情实感,进而达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到《离骚》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包粽子的实践活动,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营造出活跃的活动氛围后,教师可以采取引导为主的方式,从诗人的爱国情怀入手向学生提出问题,如:“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寄托着人们怎样的思想情感?”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使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传统民族精神建立起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屈原的精神,有效地内化这一课的知识,实现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是当下高中语文学科迫切需要的,对学生各项素质与能力的构建都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教师应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努力挖掘当下的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整合学校资源,联系社会资源优化传统文化教育,为国家提供更多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循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探析》,《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年第10期。

[2] 费文焕《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科教导刊》2020年第28期。

[3] 杨鲜林《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渊(小学版)》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辅助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汽车文摘(2015年11期)2015-12-02 03:02:53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