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摘 要:当前,国家提倡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和教学中,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也尝试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实现语文和物理两个跨学科联动交流的同时也能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希望得到一定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 物理教学 教学研讨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8.02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绽放出绚丽的光辉,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没有出现过断层的文化种类。目前我们已知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六艺包含射御礼乐书数,而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君王都痴迷于找到长生之术、寻求方士炼丹,还有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制备工艺,这里面是我国化学的源头。君子六艺里面包含了数学学习、语文学习和音乐学习,看似并没有物理学在内。的确,物理学在中世纪起源并兴盛流行于西方,而当时清朝的闭关锁国使得它难以流入中华,也因此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桎梏。一直以来,我们以为物理在中国的历史中是缺失的,然而最近由于国家号召和无数人的努力,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许多物理知识。我们不是缺乏物理知识的发现,而是疏于总结归纳和深入分析。
一、传统技艺中包含的物理学
说到传统技艺中包含的物理学,我们首先要提到的是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就被带到身边指示方向。最早的两汉时期我们称之为司南,是工部负责生产制造的物品。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是地球磁场和指南针内部的磁石相互作用的原理,西方世界直到十九世纪才将电磁学建立起来,而我国的两汉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六世纪,比西方物理学中关于电磁学的研究早了一千年,我们常感叹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然而看到这惊人的数据才能有震撼的感觉。
传统技艺中包含的物理学,还有炼铁,炼铁是将包含铁元素在内的矿石在高温情况下熔化,再将熔化后的金属水经过滤后倒入模具中,等待冷却后拿出。我们讨论过为什么物理学中使用“熔化”而不用“融化”这一词,发现与之相对的“汽化”“液化”这些词,偏旁部首都是带有水——即其原本物体状态的,而“融化”这一词语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一般专指冰雪融化。包含炼铁在内的冶炼金属,都包括熔化和凝固两个物态变化,也包含熔点高低的比较,在制作模具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其塑型的难易程度,也要考虑其熔点要远高于目标金属,不然容易与目标金属熔在一起,毁坏容器还无法做成目标器具。
二、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物理学
中华文化瑰宝中最绚丽的不仅有多姿多彩的神话故事,还有文采夺目的古诗词,要说古诗中包含最多的物理学知识,那便非光学知识莫属了。譬如“银烛秋光冷画屏”,烛光是光源,本身能发光所以能被人眼捕捉到。物品是否光源这是物理学中光的基本知识,而我们人眼则是一类特殊的透镜,故诗中有关眼睛,尤其是泪眼的描写非常多,譬如“执手相看泪眼”“谱与本经俱过眼”。
古诗中还有关于经典力学的描寫,主要是关于参照物变换的描写,语文中称为换视角或者通感,我们常称赞这种写法,认为它突出了美感。譬如“看山恰似走迎来”是以行人为参照物,充满童趣,令人愉快;“两岸青山相对出”也是独辟蹊径,不说自己在走,而说山动,再说两岸相对出,十分有中国水墨画的质感。
通过仔细研读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发现古人的行动之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不仅描写得当,还十分具有文学之美。我们物理知识传播者应当从自己开始,提倡这种物理知识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们在学习物理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响应党的号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魏志贵《物理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研究初探》,《考试周刊》2020年第32期。
[2] 余文君《初中物理教学传统文化引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22期。
[3] 肖和又《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探究》,《教师》2019年第9期。
[4] 潘义强、曹杰《油层物理教学中加强石油文化教育的尝试》,《科技风》202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