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峰
【摘 要】足球具有“第一运动”的称号。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足球运动,要求中小学将足球训练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体育教师应遵循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的身心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足球回归体育。本文探究了初中体育教学中足球训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足球训练;策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强身健体。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积极落实“阳光运动”,培养学生自主训练的习惯,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足球是一种综合类的团体运动。对初中生而言,有效的足球训练既促使学生强身健体,提高团队意识,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对足球运动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足球运动较为落后,因而足球运动应该引起重视。“少年强则中国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足球训练,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足球训练奠定基础。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足球人才,让初中生爱上足球、爱上体育,教师应从教学实践出发,从学生的身心规律出发,探讨有效的训练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其掌握更多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为学生以后的足球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进行足球有效训练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一、运用串联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新课改倡导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模式,将学生从固化、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足球教学也应如此。一直以来,教师采用“反复讲授足球理论知识——一味“灌输”——反复示范——再实践训练”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注重指导,与新课改的新理念、新课堂模式完全相悖。这就需要教师在足球教学中,注重方法的创新,如采用串联教学法,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足球知识,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串联教学法源自于物理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之一——“串联”。“串联”就是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的方法。在足球训练中运用串联教学法,是指教师将足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个接一个地传授给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足球训练中,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有效辅导,让其自主掌握、形成能力,提升训练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足球理论时,教师除了渗透足球的起源、发展史之外,还对足球竞赛的规则,如比赛的条件、比赛的方法、比赛的规定等不断渗透,并渗透到足球训练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训练时,自觉遵守比赛规则,掌握比赛方法,从而深入了解足球和足球运动,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自觉融入足球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训练技能,发展综合能力,进而有效实现训练目标。例如,在渗透足球比赛规则时,对于“越位”的内容,学生了解了越位位置,明确了队员处于越位位置本身不犯规,队员不处于越位位置等的几种情况,并运用到训练实践中,迅速判断哪些是越位位置,哪些是犯规越位等。这样,学生将理论知识串联,运用到训练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提升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运用针对性训练策略,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用花匠修剪花木进行类比,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足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更有实践意义,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兴趣等都有差异。教师需要采用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强化训练的自信心。
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一刀切”,避免了学生思想的僵化和积极性的束缚,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感受足球训练的自信和快乐,确保训练的有效性,促学生足球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八年级“足球”的教学中,教学主要内容是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以及脚内侧接地滚球。对于这两个训练,笔者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采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有所得。对于足球技能几乎是零的学生,笔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讲解、组织训练,从每一个动作要求、动作要领等方面,事无巨细地进行详细解释,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动作技能,快速融入自主训练中。而对于基本了解这些动作技能的学生,笔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训练的有效性,促学生体能的发展,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当“小老师”,起到“兵教兵”“兵带兵”的作用,而教师只需要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的指导,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有效训练。
三、注重趣味性训练策略,激发学生训练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世界“第一运动”足球的训练而言,多数初中生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对足球训练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鉴于此,提升足球训练有效性,在足球训练中融入趣味性,可以弥补学生兴趣缺失的问题,从而增添训练的趣味性。
在教授足球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理论知识,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抢答,以竞赛性的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训练足球技能时,教师更有必要运用趣味教学,让趣味架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桥梁。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训练的有效性。例如,在八年级的足球训练教学中,在“熟悉球性”的“热身”环节,笔者首先讲解了各种练习方法,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训练,采用自主、自由、创新的训练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足球的兴趣,改善脚对球的控制力度,也激活了训练氛围,为训练的基本部分打下基础。
其次,训练时融入游戏、竞赛等,也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主要途径。例如,在足球训练时,在素质训练练习的环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10m×4往返跑的竞赛性游戏,将学生分成四队进行比赛。竞赛性游戏的融入满足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激活了体育课堂,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在“颠球”训练教学时,笔者融入“脚背颠球”游戏。这类游戏有助于学生体验颠球练习的技术。多样化游戏活动的融入,让足球训练不再乏味。
最后,足球训练中融入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自主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足球训练效果。要想融入趣味性元素,除了游戏、竞赛的有效应用之外,开展对抗赛也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中小学生学习和训练足球,以发展知识、提升身体素质为主,但是,经常性开展对抗赛,也是激发学生訓练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效策略。例如,在“胸部停球”的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的足球赛”活动,以5人或7人为1组,场地为40米×25米,规定比赛不设守门员,进球或者完成一次胸部停球配合都记1分,3分钟1局,得分少的自动退出比赛。比赛活动的开展,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地练习与配合,体验足球比赛带来的乐趣。
在足球教学中融入趣味性元素,为足球课堂增加了趣味性,提升了有效性,实现“寓教于乐”。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足球训练有效性的途径很多,除了本文论述的三个方面,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培养战术意识等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重视力量、速度、运球技术、传球技术等,既发展足球能力,提升足球技能,也培养学生的场地意识和参与意识,为以后的足球学习和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足球训练一直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探讨的问题。为了提高足球训练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调动足球训练的主动性,初中体育教师应把握初中阶段足球训练的黄金时期,并以兴趣的激发为突破口,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设计,既愉悦学生身心,也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的足球水平和身体素质都得到提高,也推动足球教育事业的发展,让足球回归教育,回归校园。
参考文献:
[1]肖鑫.初中体育足球趣味性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
[2]黄种平.解析培养中学生对足球兴趣的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19(4).
[3]栾建国.全新教育背景下的初中体育足球体能训练研究[J].田径,2019(4).